APP下载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诊治分析

2012-11-05李天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阿托品灌流

李天琳

(长春师范学院校医院,吉林 长春130032)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药应用广泛,特别是有机磷农药,此类农药对人畜有一定毒性,一旦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诊治方法是临床工作中非常必要的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42例,经口中毒41例,皮肤接触中毒1例,其中敌敌畏中毒25例,敌百虫中毒2例,乐果中毒8例,辛硫磷中毒3例,氧化乐果中毒1例,甲拌磷中毒1例,混合中毒2例,服毒量20ml-350 ml;男12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2.5;年龄15-57岁,平均38岁,以20-35岁中、青年女性最多;服毒后到就诊时间为20min-24h,平均为12h,其中2h以内就诊者17人;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毒蕈碱样、烟碱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2 诊断标准 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7版,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呼气和呕吐物有特异的蒜臭味,面色苍白、流涎、多汗、瞳孔缩小、肌束颤动、呼吸困难及肺水肿等临床表现。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减低。

1.3 治疗方法 洗胃、药物治疗、血液灌流。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上述三个治疗环节中只应用1-2种或者联合治疗时超过12小时,B组为中毒后12小时内上述三个治疗措施均应用。全部患者均给予吸氧、抑酸、保肝,支持对症治疗。其中行血液灌流患者12例,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1.4 疗效判断标准 毒蕈碱样、烟碱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患者72小时血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值的50%以上为治疗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病例是以口服中毒为主,发病年龄主要为中、青年女性,B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见表1。

表1 两种疗法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毒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M样)、烟碱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尽可能确定是否存在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并确定接触杀虫药的名称及接触时间、方式、剂量等。特异性表现:呼气和呕吐物有特异的蒜臭味,面色苍白、流涎、多汗、瞳孔缩小、肌束颤动等。重症病人可有呼吸困难及肺水肿等表现。急检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减低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检查手段,尤其对于无法确定病史的病人意义重大。

尽早、迅速、反复的彻底洗胃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关键,可将残留在消化道内的毒物清除。血液灌流可将部分入血毒素进一步吸附,清除部分炎性细胞因子[1],防止部分有机磷农药通过“肝肠循环”再次入血,引起反跳现象,出现中毒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抗胆碱药阿托品能有效解除M样症状及呼吸中枢抑制,在有机磷中毒中必不可少,但用量不宜过大,达到阿托品化即可,要防止阿托品中毒的发生,阿托品化应小于6小时[2]。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有机磷中毒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治疗的根本所在,及早、合理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提高中毒的治愈率,减少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及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治疗中,不可盲目的应用大剂量阿托品而忽视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有些观点指出,血液灌流与氯磷定冲击治疗可防治中间综合征[3]。我们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考虑为中毒后至就诊时间较长,未能及时洗胃清除毒物,胆碱酯酶老化,达到不可逆状态。因此,一旦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及时就诊,积极综合治疗,预防反跳及中间综合征的发生,争取尽早治愈。

[1]张 莉,徐继扬,杨 燕.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73.

[2]张建军,雷球英.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治疗方法的再认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2):85.

[3]李 玲.血液灌流术与氯磷定冲击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J].临床与实践,2008,12(12):1093.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阿托品灌流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HPLC测定洋金花中阿托品的含量
体外筛选中药胆碱酯酶抑制剂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参附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