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睫状体脱离

2012-10-15郗淑红徐玉香路永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睫状体脉络膜巩膜

郗淑红 徐玉香 路永智

宁夏医科大附属医院眼科,宁夏 银川 750004

1990年超声生物显微镜 (uitrasoundbiomicroscopy,UBM)的诞生是超声史上的一大进步。它采用40~100MHz的高频探头进行检测,能够清晰显示眼前节的解剖结构,对眼前部病变的诊断有极大帮助[1-2]。本文应用840型UBM检测睫状体脱离的病人,以评价其在该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随机抽取宁夏医科大学眼科门诊病例50例,其中视网膜脱离25例 (包括人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2例),视网膜脱离术后20例(玻璃体切割术,术后5~10天),顿挫伤5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 (19~66岁),右眼22只,左眼28只。平均视力0.09(HM~0.7),平均屈光度为-5.5DS(0.00~-18.00DS)。所有病人均经过眼科一般检查 (眼压计、裂隙灯与眼底镜)及B超、UBM三种检查,记录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的情况。其中6人因瞳孔散不大,玻璃体混浊而不能检查眼底。这三部分由不同医生完成,每一种检查均由同一人完成,检查时不知另外两种检查结果,记录资料分开保存,最后汇总。三类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行χ2检验。眼内压测定值与睫状体脱离宽度行回归分析。

1.2 以20例正常眼为对照,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 (16~64岁),右眼11只,左眼9只。平均视力1.0(0.9 ~1.5),平均屈光为 -1.0DS(2.00 ~ -2.50DS)。被检测眼无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或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病变,亦未接受任何眼部手术,无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肺结核等病变。

1.3 B超诊断应用Humphery A/B-Scansystem 835型,探头频率为10MHz,扫描范围包括垂直与水平中轴位及四个象限的周边部切面。UBM为Humphery UItrasound Biomicroscopy840型,探头频率50MHz。检查时从12点开始,每隔45°作一切面,共8个方位,从角巩缘尽量向后检查,保留图象并测量睫状体脱离的宽度及范围。

2 结果

UBM图像分析:正常眼巩膜回声较高,睫状体回声较低,二者由于回声高低不同而有明显的界限。睫状体与巩膜紧密相贴,中间没有间隙。睫状体脱离眼睫状体上腔清晰可见,为宽窄不等的液性暗区,较宽者可见板层状分布的小板。本例有异常发现的35只眼中,睫状体脱离的宽度为 0.066 ~2.530mm,平均 0.309 ±0.142mm; 脱离处距巩膜突0.20 ~2.60mm,平均 1.46 ±0.523mm; 脱离部位在上方及鼻侧较多,分别为51.4% (18/35) 与45.7% (16/35);脱离范围累及一至二个象限最多见,两者相加占71.4%(25/35),累及四个象限的仅占 17.1% (6/35)。睫状体脱离的形态可分为三种:裂隙状、条带状及楔状(表1)。这三种形态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眼中,与病种无关。在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中发现周边玻璃体机化条索粘连并牵引睫状体脱离。一例外伤眼下方检测到睫状体截离。50只眼中UBM发现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35只眼,而其中临床发现脉络膜脱离仅6只眼,B超有阳性发现的为8只眼,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 (χ2分别为34.8、29.7,P<0.001)。在临床或B超检查有脉络膜脱离的病例中UBM均有阳性发现。相反在UBM检测的阳性病例中,临床或 B超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7.1% (6/35)与22.9%(8/35)。B超检测阳性的8例图象中,7例为周边脉络膜脱离,1例为赤道后球形脉络膜脱离。其对应的UBM图象中睫状体脱离的宽度均较大,平均1.162±0.370mm(1.109~2.53mm); 累及范围均在三 ~ 四个象限之间; 距巩膜突较远平均为1.84mm ±0.28)(1.50 ~2.60)。其中睫状体脱离为楔状的检出率最高,为60%,其它两种形态的检出率较低 (表1)。在35例阳性病例中,临床确诊的只有6例,除去眼底不见的4例,检出率也只有19.4%。这6例中5例为周边花边状脉络膜脱离,1例赤道后球形脉络膜脱离。这些病例除了睫状体脱离范围较大以外 (均为条带状及楔状,见表1),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屈光介质较清晰,瞳孔可以充分放大。

本研究发现,眼内压与睫状体脱离的程度密切相关 (r=0.43。P<0.05)。50例受检侧眼中眼内压 >20mmHg者,无一例发现睫状体脱离;而眼内压<10mmHg者,UBM检 测90%以上有阳性发现 (表2)。

表1 UBM测定睫状体脱离形态分类

表2 不同眼内压睫状体脱离的阳性检出率

3 讨论

超声波用于眼科检测已数十年,由于它检测方便、快捷、图象直观,且无组织创伤且便于反复检查,深受广大眼科医生的青睐。但是目前我们用的超声探头仅7.5~10MHz,且大部分置于眼睑外操作,眼前段往往成为盲区,因此,检测靠眼前节的病变易出现假阴性。自90年超声生物显微镜用于眼科以来,以其高于传统B超仪探头5倍的频率,将组织分辨率提高到50μm,扫描深度为4mm,因此对眼前节病变的检测十分有利[3-6],而且多次检测重复性高[7],是目前较理想的检测方法。初步应用UBM研究表明,它对睫状体及其周围组织的分辨率极高,不仅可以测量睫状体脱离的范围与宽度,对病因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是以往方法不可比拟的。组织学研究表明[8-9],正常眼睫状体与巩膜之间存有潜在间隙。由于睫状体是脉络膜向前延伸的部分,因此这个间隙又称为脉络膜上腔。正常时,巩膜内层与脉络膜外层密切接触,脉络膜上腔是闭合的,因此UBM中是不可见的。本研究的结果与之相符。如果图象中检测到脉络膜上腔积液,即说明有睫状体脱离。许多病变可以伴随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常见的有视网膜脱离、外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术后等。严重的脉络膜脱离往往表现为周边脉络膜花边样或球形隆起,眼压较低,眼底或B超检查大多可以发现。但较轻或较靠前的脉络膜脱离以往的检测方法不敏感,如果屈光介质不清,则眼底检查的检出率更低。与之相比UBM不受屈光介质的混浊影响,可以清楚显示睫状体脱离的形态、部位,并可以定量测定脱离程度,利于随访观察。较小的睫状体脱离局限于睫状体,不向后发展,表现为裂隙状脱离,眼内压可以正常,临床无阳性体征,可以不治疗。条带状脱离,眼内压略低于正常,部分病人有阳性体征,并且有向楔状发展的趋势,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可用些激素治疗。楔状脱离多有明显阳性体征,眼内压较低,虽然B超检查可能为阴性,但仍需积极治疗。眼内压的降低与脉络膜脱离有密切关系,眼内压低于正常是睫状体脱离的一个征象。当然,是眼内压先降低还是先有睫状体脱离,目前还无定论。但是,对持续较低眼内压的病人做UBM检查,可以了解睫状体脱离的情况,为临床的随访观察与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另外,UBM对睫状体脱离的病因研究亦有极大帮助。对外伤性低眼压病人可用来检查睫状体是否脱离,一旦发现,可对症处理,并能行术后随访。本组病例中发现一例人工晶体术后继发网脱者,其前部玻璃体明显增殖,并粘连牵引致睫状体脱离。这种病例中许多患眼术前找不到裂孔,除去介质混浊,眼底检查困难以外,UBM很可能为我们揭示另一个重要因素:前部玻璃体增殖牵引,当然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UBM由于扫描深度较小 (仅4mm),对锯齿缘以后的结构很难显示,因此还需结合B超与临床观察综合考虑。

[1]Pavlin CJ,Sherar MD,Foster FS,et al.Subsurface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maging of the intact eye.Ophthalmology,1990,97:244-250.

[2]Pavlin CJ,Foster FS.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f the eye.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5:30-60.

[3]Gentile RC,Berinstein DM,Liebmann J,et al.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f the par plana andperipheral retina.Ophthalmology,1998,105:478-484.

[4]Gentile RC,Liebmann J,Fello C et al,Ciliary bodyenlargement and cyst formation in uveitis.Br J Ophthalmol,1996,80:895-899.

[5]Tello C,Chi T,Liebmann J,et al.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n pseudophakic malignant glaucoma.Ophthalmology,1993,100:1330-1334.

[6]Potash S,Tello C,Liebmann J,Ritch R.Ultrasoundbiomicroscopy in 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Ophthalmology,1994,101:332-339.

[7]Tello C,Liebmann J,Potash SD,et al.Measurement o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mages: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IOVS,1994,35:3249-3552.

[8]倪卓.眼的解剖组织学及其临床应用[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33-147.

[9]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2-144.

猜你喜欢

睫状体脉络膜巩膜
近视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治疗观察
睫状体的生物测量参数在青光眼中的改变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