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究

2012-09-23祁小波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高职

祁小波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广东 肇庆 526040)

一、引 言

2011年,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2011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实现连续两届较快增长[1]。

目前,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现状令人担忧:一是一味的企业化,使得高职教育文化失去了自我,完全变成了企业文化;二是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教育文化模式,鄙视和丢弃企业文化,导致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三是高职教育文化,特别是民办高校教育文化受创办者的影响,变成了老板文化、董事长文化。

我国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待加强,尽管有高职院校的学者、教师、管理者和教育界专家对此课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但很难见到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后续研究者而言,急需对“校企文化对接”问题进行深入而具突破性的研究。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高职教育现状和企业文化现状为背景,结合作者多年的高职教育体会和思考,试图探讨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更有效的途径。

二、理论基础

高职教育文化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教育的主题,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倡导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2]16-17。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了走出发展瓶颈更加注重“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3]。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是实践性文化,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目标是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率和效益。

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同有异。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以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但是,高职教育文化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4]49。

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企业文化的引入增强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改变了高职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现状。其次,通过企业文化的陶冶,使学生更加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企业文化进入高职院校,可使其能更好地完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使命[5]69-70。

三、存在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要解决好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育人性的矛盾;也要解决好“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高职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欠缺的矛盾。校企文化对接中的冲突主要体现为价值冲突和存在性冲突。

校企文化的价值冲突使高职院校在价值选择上陷入两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技能发展之间的矛盾,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短期就业之间的矛盾,代表两种价值取向,即企业需求本位与学校学生发展本位。前者强调高职教育必须为企业培养直接可用的、实用的人才,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价值目标;而后者以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协调进步[5]70。

学校与企业之间有存在性冲突,而高职院校认为学校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规律,完全追求企业的需求,则势必迷失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定位[6]25-26。

然而,从历史和现实发展来看,企业和学校谁也替代不了谁,同样两种文化也是谁不能替代谁。学校提供的实践只能是通过模拟形式的仿真训练,很难达到真实工作岗位的效果,学校不是完全的企业;而企业培训与工作岗位中学到的知识,也只是实用的、片段性的知识,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企业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学校。

四、分析方法

对于校企文化中存在的冲突,笔者认为校企文化中的冲突是局部的、次要的,而二者之间更多地存在可以借鉴、吸收、融通的地方。基于此,对上述问题运用职业性与实践性理论进行分析。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其所有教育教学的开展必须围绕职业性的属性来实施,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随着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高职生择教主要考虑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理想工作岗位三个方面。学生自身对就业和职业的认识的改变,使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为文凭为学”为“为生存而学”,这股动力推动高职教育理念发生转变,高职教育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进行适当对接。

同样,这种教育大环境与学生职业发展的特点也间接地督促高职院校要及时、准确地、主动地化解校企文化的冲突,求同存异,构建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本体,学生需要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获得相关技能。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如表1所示。

?

五、研究结果

由分析可见,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性的需求多于二者的冲突,二者融合为双方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从本质上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并不矛盾,且可以将二者的局部矛盾转化为整体上的融合,实现双赢的结局。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而言,可经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融合。

第一步是前融合。首先,企业制度、风貌、文化率先进入学校。通过认知教育的前移使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真正做到精神上的融合。企业制度、风貌、文化作为讲授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也可以提前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团队精神”、企业“职业品格”等。在校企文化前融合管理模式上可以引进企业先进的ISO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体系这样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之中,使学生不仅了解、熟悉企业文化而且要适应、认同企业文化,最终使自己有意识地参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其次,实行校企合作,办厂中校。通过行为教育的前移构建校企之间的全方位、高深度的工学结合,以学生的顶岗实习为主要途径,使学生带着问题和疑问进入企业,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实习阶段讲师,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厂中校”,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掌握真实的业务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再次,利用企业文化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外在的企业形象,内在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具体的做事行为与方法,将诚信文化、竞争文化、吃苦实干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在具体的管理中以及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遵守企业的职业规范、道德要求、团队精神等,帮助学生尽快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7]。

第二步是融合。首先,加强校企课程体系建设。校企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企业文化的讲解和渗透,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对相关企业文化的理解感悟。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要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加大顶岗实习的比重;在专业课教学手段上,尽可能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产生“零距离”的感觉。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邀请企业能工巧匠结合企业实践与经验,共同开发适应于某一工作领域的教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其次,设立校中厂(店),让学生做代理人。以创业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励、发展,促进学生在教育文化中主动接触、学习、践行企业文化。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淘宝班”招生共计120位学生。学校给这届学生订立了三学年内月收入需达到2000元、5000元、10000元的三阶段目标。目前,120位“淘宝班”的学生人均月收入达8000多元,已有多位90后百万富翁。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12月9日,创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这在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尚属首例,开创了广东省高职创业教育的先河。目前,学生共组建模拟公司160多家,有资格进入中心内办公的规模公司9家,参与培训、经营的学生达1500多人。这样,通过企业中的创业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热情,这些措施无疑是推动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一针强心剂。再次,工学结合建立“企业定向班”。“企业定向班”是以企业“师傅”或“能工巧匠”为主讲教师,以工作岗位的任务过程及相关要求为学习内容,以定岗、定员、定内容为特点,为企业相关岗位一对一地培养急需人才的培养方式[4]。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式。例如,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与东莞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联通定向班”于2012年10月开班,专门为通讯企业培养“零距离人才”,招生30人,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培训课程与考核体系,受到学生欢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定向班”这一结合点上做到了很好的融合。

第三步是后融合。首先,培养学生以职业化方式毕业。其次,以校友文化延续校企文化的融合。高职毕业的校友是最能体会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的践行者。特备是经过多年的企业历练,小有成就的校友更能够理解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而校友成才又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返聘本校优秀毕业生为客座讲师,定期回校为在校生讲授最新、最真实的企业经验,使得学生毕业后仍能受益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双重教育。

[1]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中国教育报,2012-10-18.

[2]周岩.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机械职业教育,200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R].北京:2012-9-29.

[4]李守可.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耦合[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吴凤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企业文化渗透[J].现代企业文化,2008(26).

[6]武文.高职教育改革中文化价值冲突及对策的思考[J].高职教育研究,2010(1).

[7]薄其红.融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开放型校园文化[EB/OL],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news.jingpinke.com/details?uuid=26ccc29e-1309-1000-85ca-f9bd00bff4d12011-06-17.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