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2012-09-20孙凤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阴转率胸片胸腺

孙凤艳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加剧了结核病的流行,出现高患病率、高耐药率特点[1],标准化疗方案不能完全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WHO在上世纪90年代结核病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化疗与免疫疗法相结合。我们在使用标准化疗方案同时联合胸腺五肽对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痰细菌学及胸部X线病灶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选择标准:①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X胸片证实有活动病变,初治或复治[2]。②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5.5岁。无心、肝、肾疾病,无精神病及糖尿病,非孕妇,抗HIV阴性。

1.2 分组情况

筛选符合标准的192例患者,其中初治100例,复治92例。随机分为初治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复治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

1.3 治疗方法

初治对照组化疗方案2HRZE/4HR,复治对照组化疗方案2HRZE/6HRE,初、复治治疗组均联合胸腺五肽(由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mg日1次静滴或肌内注射,疗程为6个月。

1.4 观察项目

①初治组第2、5、6个月末各查痰3次,复治组第2、5、8个月末各查痰3次.记录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结果。②初、复治组疗程结束时均做X线胸片检查,与治疗前对比,记录病灶变化情况。病灶和空洞结果判定标准分别为显吸、吸收、不变、恶化和闭合、缩小、不变、增大。③每2个月验肝功、肾功、血尿常规1次,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痰菌阴转情况

初治治疗组和对照组第2月末阴转率为88.0%和72.0%,χ2=4.0,P<0.05,有显著差异性;疗程结束时分别为96.0%和80.0%,χ2=6.03,P<0.05,有显著差异性。复治治疗组和对照组第2月末阴转率为87.2%和68.9%,χ2=4.54,P<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89.4%和73.3%,χ2=3.92,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表1 痰菌阴转情况

2.2 X线胸片病灶改变情况

初治治疗组和对照组吸收率分别为96.0%和84.0%,χ2=4.0,P<0.05;复治治疗组和对照组吸收率分别为85.1%和66.6%,χ2=4.30,P<0.05。两者均有显著差异性。见表2。

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缩小率:初治治疗组为88.0%(22/25),对照组60.0%(12/20), χ2=4.71,P<0.05,复治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组55.0%(11/20),χ2=4.78,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

2.3 不良反应

肝功异常3例,胃肠道反应1例,经对症治疗未影响用药。

3 讨 论

胸腺五肽是胸腺激素的一种,为细胞免疫调节剂,可使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并可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还能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因而可增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临床应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3]。肺结核病人外周血CD3下降,CD4下降,CD8T淋巴细胞增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构成肺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提示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病情严重的患者,其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处于劣势,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低,不利于组织修复,因此,应用免疫调节剂作为结核病人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以利于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化疗与胸腺五肽结合,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愈合、缩小,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不失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1]马玙,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3-594.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87.

[3]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010.

猜你喜欢

阴转率胸片胸腺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