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血中药的研究进展

2012-09-20李书渊朱少旋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中草药中药

陈 溪 李书渊* 朱少旋

(1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广东 广州510515)

出血是伴随着许多病症出现的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复杂,可造成阴血亏虚,机体衰弱,出血严重还会危及生命,因此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症,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止血药物的深入研究是众多医药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中药止血药应用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本文对迄今为止报道的止血中药和止血有效成分进行了综述,为止血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1 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

出血是临床上的多发病症。表现为溢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应用止血药主要是针对上述的临床表现,产生收涩,化瘀,凉血,温经等作用加速血凝的作用。能加速血液凝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或促进血管断端收缩,致使出血停止的药物被称为止血药。止血药可通过影响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具有止血活性的中药材有上百种,从中医的理论上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收敛止血药4类。见表1。

2 具有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

到目前为止,中药中报道的具有止血活性成分包括氨基酸,生物碱,萜类,酚类,醌类,苯丙素,有机酸等各类化学成分。表2归纳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具有止血活性成分及其植物来源。见表2。

表1 具有止血活性中药一览表

表2 具有止血活性的化学成分一览表

3 讨 论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多种止血作用植物的原药材、有效部位、活性成分作为主要成分被制成各种剂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有40多种中药复方制剂批准应用于临床[16],在临床上起着良好的防治作用。目前止血药物品种繁多,产生止血作用的机制也不尽相同,有些止血药体内甚至可能诱导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因此合理选用止血药物十分重要。但对传统止血中药、复方制剂的活性成分及止血机制研究较少,常以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作为判断止血活性的标准,未能系统地揭示中药活性成分与止血药理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导致许多止血中药缺乏客观的控制指标,制约了止血中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植化分离分析技术、现代药理学、临床药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对一些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一些止血药物的作用机制已被阐明。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中药止血的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江雪平,陈科力.江南卷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 (2 ): 96-98.

[2]李惠兰,秦剑,何洪静.滇紫草、新疆紫草和露蕊滇紫草提取物药效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2,56(2): 174-176.

[3]王树松,王晓风.柿叶止血成分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2005,27(1): 67-68.

[4]吴培楠,段宏泉,姚智,等.蛇莓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三萜类成分[J].中草药,2007,38(9): 1311-1313.

[5]柳润辉,孔令义.斑地锦的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1): 60-61.

[6]蔡建秀,黄晓冬.乌蕨总黄酮及水提液的药理试验[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1) : 13-14.

[7]陈屏杨,峻山.蒲葵籽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5): 665-667.

[8]刘晓秋,李维维,华会明,等.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6,37(10): 1476-1478.

[9]李兰芳,佟继铭,吉力,等.赤雹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10): 1478.

[10]陈青,杨小生,朱海燕,等.贵州产白刺花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6,37(7): 986-987.

[11]戴忠,王钢力,王身,等.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草药,2005,36(6): 830-831.

[12]张继,张燕,姚建,等.湿地蒿挥发油成分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4,41(6): 1287-1289.

[13]崔明宇,冀有良,苏连杰,等.蓬子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23(3):112-114.

[14]陈永宽,索有瑞,李聪,等.岷山毛建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60): 473-474.

[15]孙亦群,曾惠芳,麦思慧,等.薄层色谱法鉴别紫地合剂及四种止血方剂中的地稔[J].现代医院,2010, 10(11): 83-84.

[16]刘海洋,沈月毛,何红平,等.中药紫珠中的二萜[J].有机化学,2004,24(1): 138.

[17]梁纪军,徐凯,李留法.裸花紫珠总黄酮的抗炎、止血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 3161-3162.

[18]曲筱静,张家骊,周新华.藕节促凝血有效组分的筛选及凝血作用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2): 259-261.

[19]李恒.棕榈制炭工艺与临床疗效[J].国医论坛,2002,17(6): 45.

[20]褚小兰,廖万玉,楼兰英,等.地锦类中草药的药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 : l93-194.

[21]陈铁寓,龙盛京.秋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西北药学杂志,2006,21(3): 137-138.

[22]姜建萍,陈晨,蓝仁青,等.滇桂艾纳香不同提取物凝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 16(1) : 104-106.

[23]祁东利,贾天柱,廉莲.黄柏炮制后化学成分转化研究[J].中成、药,2010,32(03) : 443-447.

[24]熊呈琦,张红生,康利平,等.圆锥菝葜的化学成分研究[J].军事医学,2011,35(02) :128-130.

[25]张笑颜,詹丽茵,曾祥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中落新妇苷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 90-91.

[26]胡学军,甄松峰,林朝展,等.补骨脂药材不同有效部位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05): 380-382.

[27]武美兰.三裂蟛蜞菊的化学成分研究[D].广州:广东药学院,2010.

[28]Ronlan A,Wickberg B.The structure of mezerein,a major toxic principle of Daphne mezereum[J].Tetrahedron Lett,1970,49 (23):4261-4264.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中草药中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