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2012-09-18陈心涛杨毅博张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
关键词:活素利钠左心

陈心涛 杨毅 博张姝

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陈心涛 杨毅 博张姝

目的研究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1年急诊收治的急性左心衰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新活素组,新活素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负荷量后静脉泵入48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新活素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及血浆NT-proBNP降低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上未显示出优势;结论新活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新活素;急性左心衰LVEF NT-proBNP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科和心内科常见病之一,病情危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心脏骤停。VMAC研究[1]证实: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降低肺毛细管楔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起效快,优于常规扩血管药物,且安全性高,无耐药性,该研究是重组人脑利钠肽在美国上市的主要依据性试验。本文旨在研究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商品名: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33)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

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因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NYHAⅣ级)在我院住院的患者48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心肌炎4例。排除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瓣膜病及肺部感染。随机分为新活素治疗组及和常规治疗组。其中新活素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病程、年住院天数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1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好转,其中新活素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8%。常规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因心脏骤停死亡1例,总有效率83.3%,与新活素组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新活素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3)。

2.2 治疗1周后复查心脏超声及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后两组间同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治疗1周后新活素组与常规治疗组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治疗1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小时)及住院天数±s,d)

表3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小时)及住院天数±s,d)

注:*与常规治疗组比(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P<0.05)

组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小时)住院天数(天)新活素组24.12±12.38*9.16±3.34# 35.24±18.9612.24±5.86常规治疗组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及NT-proBNP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及NT-proBNP比较±s)

注:#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P>0.05),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P<0.05)

组别治疗后LVEF(%)NT-proBNP(pg/ml)LVEF(%)NT-proBNP(pg/ml)治疗前新活素组36.3±7.27310.12±1590.1242.6±3.6#1324.12±490.47*953.21常规治疗组37.2±5.47295.16±1610.3443.3±5.51864.16±

3 讨论

内源性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在心室容积负荷(前负荷)和压力负荷(后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分泌,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及拮抗肾索-血管紧张索-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SNS)的作用[2]。心力衰竭发生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但是与体内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相比,表现为相对不足[3]。因此补充外源性的脑钠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研究发现新活素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亦优于对照组,体现出在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方面的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改善LVEF方面未显示出优势可能与观察时间过短有关。

近10年来,临床关于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和报道逐渐增多,国产新活素临床应用亦将近10年,随着相关实验结果和临床观察的的发表,其临床疗效得到充分肯定,尤其是治疗急性或重症心力衰竭。近期,有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召集专家组成工作组,公布了关于急诊科处理急性心力衰竭的科学声明[4],声明推荐急诊科使用B型利钠肽(BNP)和N端脑钠肽前提(NT-pro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但我们仍然要看到,到目前为止,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衰患者再次住院率、远期预后及死亡率的影响方面,尚缺乏相关大型、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

[1]Young JB,Yasue H,Morita E,et al.Vasodi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VMAC).JAMA,2002,287: 1531-1540.

[2]Cynthuia MB,Pasqualina S,Robert M,et aI.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phar-macological and hematologica factors affecting BNP and NT-proBNP.Clinical Biochemistry,2008,41:231-239.

[3]樊冤桥,何建梓,陈艺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08,36(12): 1097-1100.

[4]Weintraub NL,Colins SP,Pang PS,et al.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s:emergency department presentation,treatment,and disposition:curr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aims: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2010,122: 1975-1996.

450006郑州,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急诊查床旁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抽血送检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治疗上,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颁布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导管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原发病等处理。新活素组再此基础上,给予新活素首先以1.5 μg/kg静脉冲击,继之以0.0075 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维持24 h。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1周后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呼吸困难;无效:呼吸困难改善不明显或死亡,显效加有效合计为总有效,死亡归为无效。1周后复查LVEF及NT-proBNP。观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活素利钠左心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