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2012-08-27王晓玲李平非王晓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知晓率长沙市

王晓玲 李平非 彭 元 刘 鲲 王晓之

为了解长沙市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对学生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1]的通知要求,在长沙市卫生局统一部署下,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与精神卫生科组织全市区县于 2010年 11月对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将从长沙市区县所有中学分为城区 /农村中学两层,城区 /农村中学再划分为重点 /非重点两层;于每层内用简单随机办法抽取 2所中学(共 4所中学),在抽中中学的每个年级(初一至初三,高一至高三)中简单随机抽取 1个班级(合计 24个班级),对该班级的学生随机抽 40余人,实际抽取 24个班级 973名学生。

1.2 方法 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由卫生部制定的《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进行测量,由学生自评,该量表共 8题,主要调查学生是否知道哪些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即认知(1、

2、3、7题 ),该在何时 (4题 )、到何处 (5题 )、向何人寻求帮助(6题),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8题)。由市疾控统一培训调查员,由调查员发放调查表,讲解填表要求,学生自评,当场填写并收回。

1.3 统计方法 采取 Epidata录入,Extel表统计,i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 973份,经整理后(问卷漏填 1项者则视为无效问卷),得到中学生自评表有效问卷 968份,有效率为 99.5%,其中男生 456名,女生 512名;初中生 491名、高中生 477名;城市 480人,农村 488人;年龄 11~ 19岁。

2.2 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

2.2.1 整体状况 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的总体正确应答率 63.4%(注:应答题 7744题,正确知晓 4910题 ),其中心理问题认知正确应答率 85.9%;知道哪里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占 47.4%;知道何时需寻求帮助占 11.5%;知道找谁帮助者 24.1%;对心理咨询因担心误解而拒绝的约 20.0%,见表 1。

2.2.2 具体情况 从表 2可以看出,在心理问题认知方面,存在城乡差异,农村中学生认知高于城市中学生(P<0.01),男女之间、初中与高中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对于何时需心理帮助问题,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高中高于初中,农村高于城市中学生(P<0.01);对于心理问题向何人求助问题,(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 ,农村高于城市(P<0.01);在何地求助,(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P<0.01),初高中无差异,而对于心理咨询态度接受率,男女、初高中、城乡无差别(P> 0.05)。

表1 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的正确应答率(%)

表2 长沙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相关因素的统计检验(%)

3 讨 论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 2010年)》提出,到 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 40%,2010年达到60%[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我市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平均为 63.4%,达到了《规划》提出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学校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特别是部分中、小学心理卫生辅导课的开展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起到促进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卫生知识知晓方面,中学生知晓率农村高于城市;对于“何时需心理帮助问题”,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高中高于初中,农村高于城市中学生;对于心理问题“向何人求助”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 ,初中高于高中,农村高于城市;在“向何地求助”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初高中无差异,而对于“心理咨询态度”接受率,城市与农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无明显差别。但值得注意的是“何时需心理帮助问题”、“向何、人何地求助”知晓率普遍较低(8%~ 28%);“心理咨询态度”接受率拒绝率接近 20%,反映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知识面局限和自身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对精神卫生问题认识存在偏见,有羞耻感,同时也反映了我市由于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与机构少,心理咨询服务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对中学生人群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在长沙市尚属首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中学生心理卫生服务和研究提供依据。本次调查直接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量表,存在题量偏少,内容简单,尤其关于各类精神疾病的认知问题过少。今后可在此基础上,参照上海、河北等地经验[3-5],适当扩大题量和精神卫生知识范畴,以期全面了解长沙市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水平,制定相适应的健教方案和措施。

青春期学生是精神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国内研究资料显示,青少年心理障碍检出率 18.56%[6],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 20%~25%[7],鉴于我市现状,今后长沙市学生精神卫生工作应依靠学校现有的工作队伍和网络,在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参与和指导下,借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8],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学校青年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以及磋商性服务,增强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认知心理问题和寻求医疗、心理咨询帮助的能力;同时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功能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使学生能获得多种途径和方法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1]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24号

[2]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等.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125-128

[3]傅伟忠.4007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调查 [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增刊):12-13

[4]孟国荣,姚新伟,朱紫青,等.上海市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2697份问卷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增刊):56-57

[5]田梅,张勇,白珍,等.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44-145

[6]兰燕灵,张海燕,李萍,等.南宁市 4-16岁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47-448

[7]季建林.83例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J].1990,4(1):34-35

[8]姚本先,朱丽娟,王道阳.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督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8(22):17-18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知晓率长沙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