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做大做强克州特色林果业的思考

2012-08-15张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克州林果业林果

张瑜

(克州党校综合教研室 新疆克州 845350)

对做大做强克州特色林果业的思考

张瑜

(克州党校综合教研室 新疆克州 845350)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下文称克州)是天山山脉脚下的一个小绿洲,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具有发展林果、园艺业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不但能维护克州脆弱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果品的附加值,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克州发展特色林果业的优劣势分析入手,对如何加快克州特色林果业发展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克州;特色林果业;优势;对策措施

一、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意义及优势

(一)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意义

克州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漠化、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承载能力差,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既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安全,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对林果生产采取高起点、高标准的技术管理措施,通过采用精深加工和贮藏保鲜包装等新技术,不但能提高果品的附加值,还能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途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特色林果业,在农村大量植树造林,不仅绿化美化了乡镇,改善乡村的整体面貌,还为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绿洲经济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二)克州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独特优势

1.具有气候水土优势。克州光热资源极为丰富,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年有效积温高达 4669-5200℃,昼夜温差高达27℃以上,降雨量小蒸发量极大,十分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而且这里地广人稀,无工业污染,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块净土,具备形成高品质瓜果的重要因素。

2.具有物种资源优势。克州园艺历史悠久,种植技艺精湛、瓜果种类繁多,主要有杏、桃、无花果、葡萄、石榴、核桃、巴旦木、红枣、苹果等十多个品种,其中无花果、木纳格葡萄、喀拉库赛甜瓜品质优良,不但热销国内各省,还远销海外。

3.具有市场需求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市场对有特色、绿色、有机、安全的瓜果需求日益增长,克州特色林果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如 2008年克州向广东、北京等内地城市及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13个周边国家销售特色果品,2009年出口特色果品0.7万吨,创汇400万美元,克州特色林果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4.具有产业特色优势。特色林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民关联程度高,可以吸纳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直接增收。截至目前,克州林果业总面积达到 46.11万亩,新增戈壁特色林果业面积 2.61万亩,林果总产量达 18.92万吨,林业总产值 26266万元,产品商品率达 46%以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 2亿多元,平均一亩地给农民增收650多元。

二、克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一)加强领导,着力实施戈壁产业发展战略,特色林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克州党委和政府提出以戈壁为资源,向戈壁荒滩要效益的“戈壁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其中确立了特色林果业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主导地位,加快制定了特色林果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为推进特色林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到2020年力争林果面积达到 15万亩以上,目前,特色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 20%左右。戈壁特色林果业呈现出喜人的良好态势。

(二)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初步形成了特色林果业基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龙头企业的依托。近几年克州紧密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积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突出名特优林果区域优势,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建设,特色林果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基地建设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克州新增戈壁特色林果业面积 2.61万亩,林果业总面积达到 46.11万亩,其中:阿图什市新增 0.562万亩,阿克陶县新增0.858万亩,乌恰县新增 0.77万亩,阿合奇县新增0.42万亩,新增树种主要是核桃、红枣、大果沙棘;完成大棚设施林果237座,面积达237亩,其中:阿图什市设施林果完成 168座、乌恰县设施林果完成 36座、州林管站设施林果完成28座,阿合奇县设施林果完成5座育苗。完成 28个乡镇示范基地建设,阿图什市 7个乡镇完成特色林果业试验基地和示范园建设 4556.9亩;阿克陶县 11个乡镇完成特色林果业试验基地和示范园建设700亩,启动1.5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乌恰县 10个乡镇完成特色林果业试验基地和示范园建设 160亩,启动 3000亩特色林果业滴灌工程,主要栽植秋桃、核桃、红枣、大果沙枣;积极组织开展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回乡创建特色林果业示范园建设工作,建立示范园11个,共100亩。

(三)已具有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

克州把生态建设与特色林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克州林果业总面积 3886.67公顷,其中戈壁特色林果业2200公顷,林果产量17.795万顷,年产值 2.18亿元,每年到了瓜果采摘收获季节,大量的订单都会带动约 30多万人次的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从事果品采摘、包装和搬运,随之也带动本地的旅游业、餐饮业和运输业,据统计 2011年阿图什市农牧民年人均收入 2650元,林果业人均纯收入为 320.28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 13%,阿克陶县农牧民平均收入 1380元,其中林果业收入达 430元,占农民收入的31%。部分林果业主产区林果业收入已经占到农民纯收入的40%以上,阿合奇县农牧民年人均收入1697元,林业年人均收入236元,占收入总额的13.91%,特色林果占人均总收入的3.6%。特色林果业正成为克州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力量。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兴起,农企利益联合机制呈现多样化

在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的同时,克州特色林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近几年,克州党委政府围绕上规模提品质的目标,提供政策、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果汁、果脯等系列产品,其中个体业主参与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积极性很高,2011年克州已有贮藏保鲜和加工企业 52个,其中:智能调节、恒温保湿的保鲜库 47座,加工企业 2个(无花果和杏脯),贮存保鲜能力达到 3万吨,(其中 5000吨以上库容的有2座,3000吨以上库容5座),每座保鲜库年可创造附加产值 25万元;2005年富江集团公司投资 3200万元,在市区建成总占地面积 30682平方米,摊位为 412座果蔬批发市场一处,市场集批发、零售、配送功能,年果品交易量达3500吨。

(五)特色林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加强科技普及、运用与管理,目前阿图什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398人,林业技术人员275人,每人每年技术承包果园面积为 100亩,科技指导与服务覆盖面达67300亩,每名乡科级领导都承担本乡50-100亩的林果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与服务,已培养种植示范、生产带动的果农达10696人,生产能力手达5362人。

(六)特色林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逐步提高

克州着力打造有鲜明特点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了品牌创建工作加速发展,近几年,依托国内外大型农交会,已将克州特色果品成功推向市场,不仅积极建立克州农产品重点企业商标数据库,还借助互联网络,建立起克州市果业网,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认可克州特色林果产品,收到很好的效果。2011年克州注册联合商标1个,累计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1个。

三、克州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力度不够

发展特色林果业前期投入大,而银行贷款又相对困难,且利息高,加之林果业见效慢,投资时间长,暂时回报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例如 2011年阿图什市北山绿化续建工程一期共支出 2992.23万元,现到位资金仅1000万元,资金缺口近2000万元。后期修建防洪设施、硬化林区道路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二)技术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从事特色林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技术设备不到位,很多技术人员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技术难以提升,技术指导与服务缺少科学性的和实效性,加之果农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的吸收能力弱,致使管理水平低,经营能力差,成效不显著,跟不上整个特色林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

(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链短

目前克州特色林果业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种植为主,家庭经营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较低,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加之特色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带动能力弱,导致特色林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加工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未能对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和推力。

(四)扶持政策不到位,发展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各单位、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虽然戈壁特色林果业是由林业部门主导实施,但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特别是水利部门参与设计、实施、监管至关重要,仅靠林业部门来组织实施,工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况且,林业部门也协调不了其他部门、单位,更解决不了林业范畴以外的问题。

其次是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打折扣,挤占、挪用林业专项资金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分配、安排的林业项目不能及时实施或不能按设计要求组织实施。

第三是各部门对特色林果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不够。可享受贷款、土地、电力、工商税务优惠政策的企业很少,对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方面的建设资金扶持难以保障,果品出口也存在通关难、不顺畅等问题。

(五)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不足

由于克州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中介组织缺乏,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缺少干大事的魄力,使得本地农村经济人网络渠道较窄、销售面较为局限。

(六)农产品加工能力发展相对落后,产品档次低

虽然克州通过商标注册、有机食品认证和 GAP体系建设等措施使特色林果逐步迈向品牌化发展道路,但特色果品加工转化水平低、品种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包装粗糙,造成特色林果档次不高,犹如土特产品,直接影响果农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加快克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大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

提升林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力强的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在项目审批、协调贷款、土地供给、原料采购、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以具体的扶持和帮助;要鼓励支持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的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对现有林果加工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兼并、改制、资产重组,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合作社。大力扶持种植大户,使他们成为依靠林果业致富的带路人,以家庭合作的形式,建立合作社,把小种植户集合起来,形成林果业规模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加快特色林果业的大发展亟需财政信贷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特色林果业生产,还要在品种改良和品质优化、科研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二是积极扶持特色林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要积极为特色林果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尽量简化抵押、担保手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发放信用贷款或非全额担保贷款,通过探索仓单质押等办法,不断扩大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三是对果农在贷款、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优质优价供应。四是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农村混合经济,吸引农民投资入股,设立林果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优质种苗的培育、试验、推广及林果市场建设等。

(三)加强领导,强化政府引导、服务功能,为特色林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发展特色林果业重要性的认识。农业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和颁布发展林果产业的有关政策规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规划、调控、服务和监督上来,变单纯管理为管理服务,为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县、乡、村都要建立健全特色林果业发展领导机构,负责资金筹措和使用、苗木引进、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开展检查、验收和评比;二是在项目审批、征占土地、产品购销、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和倾斜;三是在特色林果业的开发与建设中积极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经济形式;四是把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争取得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更多支持;五是学习借鉴外省一些有利经验,把扶持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六是政府应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质量标准服务体系、检验检疫绿色认证服务体系、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体系,保障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四)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果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一是保护现有的名牌产品,克州通过商标注册和原产地保护等措施,使木纳格葡萄、无花果和胡安纳杏生产加工品名使用权得到依法维护,有效遏止了各种假冒行为,切实维护了果农的根本利益;二是加强特色林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地里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认证,实施绿色名牌发展战略。2006年始,为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克州在松他克乡和阿扎克乡远离工业园区、生产环境生态、防治技术生态的种植区,选取2000亩木纳格葡萄和500亩无花果进行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又在两乡选取2000亩木纳格葡萄进行GAP体系建设,有机食品认证与GAP体系建设,标志着克州已具备种植生产国际高端农产品的能力,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出口创汇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三是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建立战略联盟,大力推进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检验检测,支持龙头企业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打造名牌产品;四是要充分依托国内外大型农交会,将克州特色林果推向市场,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扩大克州特色林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五)加强市场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加快林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主体,鼓励企业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开展直销、代理经营,积极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以超市、商场为网络的现代化特色林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国内外果品市场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主动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特色林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推介会。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影响,提前做好参加 2012年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提高克州特色林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托地缘优势和口岸,瞄准中亚市场,逐步开拓西亚、南亚市场。把克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果品出口基地。加强特色林果产供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运用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及时掌握市场供需信息,扩展销售渠道,加快商品的物流。

(六)加快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高果品的质量和效益

加大特色林果业的科技投入,通过推广良种,嫁接改优人工授粉、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果实套袋和无公害生产为重点的标准化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和品质。扩大良种使用率和覆盖范围,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进一步调优树种、品种结构,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力推进木纳格葡萄优化升级步伐,在树种选择、造林模式、灌溉方式、抚育管理等环节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林果新品种的引进、驯化和选育,深入开展重大有害生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等自然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大力加强林果栽培最佳模式、高效节水、营养诊断、测土配肥、林果专用机械、生态健康果园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克州林管站、阿图什市林业局要进行各种试验示范,探索解决葡萄裂果的新办法、新措施。把巴仁杏制干特性研究、无花果贮藏保鲜作为重点课题进行技术攻关,引进巴仁杏、红枣制干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注重应用其他行业成熟的技术成果。不断完善林果首席专家制度,继续发挥好首席专家对林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内地林业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继续加大对林业职工和林农技能的培训力度,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采用专业培训、讲座和各种宣传形式,向农民传授先进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树立科学经营的意识。

(七)进一步完善特色林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产业化社会服务

企农结合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克州在发展壮大特色林果产业同时,也加快了林果产品深加工、系列开发与品牌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克州有保鲜库 47座,其库存总容量为3万吨,每年每座保鲜库可向企业创造15-25万元收益。富江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果蔬批发市场年果品交易量达 3500吨,极大的加快了特色林果市场流通和效益转换速度。特色林果加工企业的建立,使克州逐步建立起基地+农户+企业的企农相结合的体系,不仅帮助果农实现生产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延长整个产业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特色林果业产、加、销的各环节,创办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和其他经营实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确保特色林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

(八)落实优惠政策,完善农业管理机制

克州要抓住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大好时机,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对发展特色林果业的优惠政策,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以提高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要建立健全特色林果业的指标、监测、评估和管理体系,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1]阿丽娅·热依木.新疆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2]朱光辉,李鹏.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成效与对策建议[J].中亚信息,2010(S1).

[3]周斌.试论新疆特色林果业文化建设和创新[J].实事求是,2009(4).

[4]张红,李宏.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五个问题[J].新疆林业,2010(1).

[5]冯春林,赵强,马桂萍.加快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新疆林业,2008(6).

张瑜(197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克州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2012-03-28

猜你喜欢

克州林果业林果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援疆的夜晚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咸阳德丰农林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五运六气对新疆克州罹患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现代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