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特征

2012-08-15韩良重陈天云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政策研究教育

韩良重,陈天云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外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特征

韩良重,陈天云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教育政策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正日益成为世界教育研究中最显著的内容以及最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西方国家的教育政策研究历经孕育、雏形、成型和成长等四个阶段后,不仅机构发展的规模和动力迅速增长,而且在学科建设的主题内容、方法范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研究;发展进程;发展特征

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认识教育政策的科学本质与运作规律,提高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但目前我国教育政策研究还不成熟,仍然需要继续向西方学习取经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外国教育政策研究来探析其发展态势与特征,从而为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教育政策研究涵指

教育政策研究既包含动态意义上对教育决策活动过程和教育政策实施等的研究,也包含静态意义上对作为教育决策活动结果而存在的教育政策本身的研究,它脱离于其母体——公共政策研究而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1]。

教育政策研究作为教育学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教育政策与政治、经济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了解熟知教育部门、地方、国家以及世界现行的教育政策,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2]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教育政策研究将政策研究的全新视角引入了教育学研究领域,它不仅针对教育政策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还对教育政策的组织机构、形成过程、实施效果等因素具体分析,同时也包括对教育政策变化及其原因的分析。

2 外国教育政策研究的进程

教育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政策研究的成长,20世纪以后历经了以下不同的发展阶段。

2.1 孕育时期的政策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开始强调科学技术和理论的重要作用;30年代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大萧条”的影响,政府处理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最有力武器转换成为统计资料库。二战以后,社会科学对政府决策的益处逐渐增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经济和教育等问题上。与此同时,第一代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处理技术,而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进入了政策研究领域。

2.2 雏形时期的政策研究,教育结构改革的要求

大约在1952—1954年期间,保证初、中级学校的更好衔接成为当时期望的目标,教育结构改革成为欧洲教育政策研究探讨的焦点,特别是IRE讨论了因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引起的教育不平等问题之后,教育机会的平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了教育和政策研究中的核心。1955-1965年期间, 政府也开始资助研究,而在改革运动贯穿欧洲整个60年代的里程中,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教育作用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3]。

2.3 成型时期的政策研究,相关研究方法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财富问题取代种族问题成为教育公平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采取系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进行民意调查,建立严密的监督、评估与预测系统,实施成本效益分析,执行目标管理等手段,促使政策研究成为了解决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问题及控制公共方案的工具。而正是得益于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理论,西方教育政策研究在机构、规模、内容、层次、模式和方法上不断成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认识上明晰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各自的优缺点,随着研究责任的增长,教育政策研究成为世界教育研究两大重心之一,正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2.4 成长时期的政策研究,研究范式转变的促进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已经出现了中央控制教育政策研究的势头。80年代后期,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与政策研究使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范式的转变达到了巅峰。这些政策研究转化为促进政策决策的机制,应对了决策系统如何面对多样化的价值以及包括处理与政策的利益相适应的各种信息等。90年代直至新世纪以来,在政策研究的发展进程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倾向,其政策研究的任务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在教育研究范式中,方法的流行范式已然转变为“多学科研究”。

3 外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特征

外国教育政策研究在历经四大阶段日益发展成熟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成长特点。总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透析:

3.1 从研究机构成长的视角来看

3.1.1 机构设置立体交错,大学研究机构成为主体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学在教育政策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很多教育政策研究机构都设立在大学之中,出现了跨地区跨学校的教育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学以及大学之外的很多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它们研究的结果往往代表着民意对教育政策施加的影响。总体来看,机构层次上基本与一国的行政层次结构相对应;在归属关系上有独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作为二级单位从属于某一组织的机构,而在性质上则有官方、民间和第三方组织等三种类型。这些组织机构紧密联系、条块结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纬度、多目标的相对科学健全的立体交错网络[4]。

3.1.2 社会政府赞助支援,相对独立自主渐成趋势

二战以后西方欧美国家的教育及其政策与国家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提升教育研究结果对提高制定和执行学校教育质量等教育改革计划的贡献率,政府财政和私人基金提高了对教育研究资助的金额。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组织也给予教育政策研究相当力度的支援,通过联合多个组织进行网络交流、互动、评论和探讨,推动了政策问题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过伴随着教育政策研究作用的日益显著,教育政策相关研究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表现越来越强,应该来说这种表现一定程度上是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更可以理解成是研究主体一种相对中立的执意追求。

3.2 从学科建设发展的视角来看

3.2.1 研究的主题内容多样化

西方国家对教育政策的理解更为广义,因此相比之下它的研究主题较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热的五个主题依次是教育发展与改革、学校绩效与治理、通识教育与课程政策、政策过程、教育与人力资源[5]。综观当代西方国家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多是从静态的视角来分析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些特点和问题的,政策分析类的研究占有相当的比重,而整个研究种类也是多样化的,大致可以归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对一项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过程的研究;第二类是对制定出一项较为理想的教育政策方法措施的研究;第三类是对某一项教育政策分析和评价来具体研究;第四类是对教育政策内容科学性及其社会理论的研究。不过对于一些比较庞大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 经常也是综合两类以上的研究而进行的。

3.2.2 研究的方法范式综合化

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注重引进新的方法理论,跨学科性的政策研究趋势明显。受社会科学由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范式转变的影响,西方教育政策研究走出了仅仅只对特定问题进行特定学科的探究,实现了研究具体问题之间相互关联的宏观层面系统方法的飞跃[6]。从不同角度来看,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有微观与宏观研究、个体案例与综合性研究、思辨性与实证性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等四类研究视角。其中经验实证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仍然占据教育政策研究的主导地位,不过就一项具体的研究来看, 考虑课题的具体情况及其课题有关的主客观条件等因素,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并灵活结合和综合运用的做法,已然成为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3.2.3 研究的价值取向兼容化

以实践导向的应用性政策分析是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价值取向,而硕果累累的应用型成果正是得益于实践活动的开拓和深入,这些经验和心得的提炼与升华使得它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脱离于公共政策科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目前来看,在众多高校开设的教育政策学已被纳入教育管理学科群,其理论基础趋于扎实,学科结构相对完整,层次类别较为分明,方法论体系业已建立,学科地位已然巩固。总体来说,研究价值取向的兼容并存,使得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既有侧重应用研究的分析,也有侧重理论探讨的研究。在实际研究进展中,实践应用促进学科建设,而学科理论也反过来指导实践发展[7]。理论实践两者互相促进同步共振,促使西方教育政策研究走上一条前途光明的康庄大道。

综上所述,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机构通过政府支持、私人赞助和国际社会的帮助,其已迅速成长为一个以大学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立体交错网络,并越来越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而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内容、综合化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兼容化的研究价值取向,带有一种较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视角。通过了解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进展并对照分析,必将有助于我们提升研究水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

[1] 谢少华.当今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特点述要[N].中国教育报,2006-06-17(4).

[2] 李娜.英国布莱尔执政时期的教育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Nisbet,J.D.“Policy - oriented Research,”in The I 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edited by Torsten Hus2en,T.Neville Postlethwaite,3958.New York:Elsevier Science,1994.

[4] 涂端午,陈学飞.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0).

[5] 薛澜,何海燕,杨列勋.积累与跨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2-225.

[6] 李娅玲.21世纪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后现代特征—以美国《Educational Policy》(2002-2008年)为样本[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7] 曾天山,金宝成.全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01,(7).

Developing Process and Feature of Foreign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HAN Liang-zhong,CHEN Tian-yu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Jinhua 321004,China)

Foreign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which is the fastest growing subjects since the 1960s, is turning into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one of the most-watched hot issues.Western countries’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which had been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 initiation , embryonic form, confectioning , growth, has got a great progress on several aspects like scale and power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content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paradigm,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has formed a distinctiv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policy;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development process;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G510

A

1008-9128(2012)04-0089-03

2011-10-24

韩良重(1984—),男,湖北钟祥人,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猜你喜欢

政策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政策
政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助企政策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政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