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2-08-15王利云

对外经贸 2012年9期
关键词:债务危机欧洲

王利云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2009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希腊债务危机逐渐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欧洲债务危机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欧元区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作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认真研判欧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冲击对于我国实施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演进及产生原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全球三大信用评级公司惠誉、标准普尔与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2010年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随后,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相继出现了信用危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援助。2010年5月,欧盟与IMF就救助希腊方案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在未来三年向希腊政府提供总额为1100亿欧元的贷款。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还达成一项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阻止债务危机蔓延。同年11月,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总额为850亿欧元的对爱尔兰的救助方案。2011年7月的欧洲峰会就希腊救助问题进一步达成共识,将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新融资,并同意考虑适当采取对官方贷款展期、允许私人部门自愿参与等原则,以及进一步增强欧洲金融稳定措施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稳定了市场情绪,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危机反而愈来愈严重。

欧债危机既有欧洲人口老龄化、世界发达经济体缺乏内在经济增长动力等客观因素,也有高福利、欧元区货币和财政制度不协调等体制机制因素,还有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将私人债务转为主权债务,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欧元区部分经济体过度地刺激经济等短期政策因素。目前欧债危机还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程度和规模也远甚于前。

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更为复杂

欧洲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延续,这次危机冲击了全球资本市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动荡,并进而冲击到国际贸易和各国实体经济部门。受其影响,欧美等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持续下降、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短期内难以出现强劲复苏的势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不仅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而且加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大大延缓了复苏的进程。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会在摸索中前行,中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将更为复杂。

(二)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增幅明显下降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一是欧盟国家迅速采取紧缩政策,削减公共支出;二是欧元贬值,这两个结果都会导致欧洲国家居民和政府的购买力下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幅明显下降,2010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479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8%,2011年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012年1—5月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22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大大低于中国同期进出口额7.7%的增幅,反映出欧债危机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升级。

(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更加频繁。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欧盟对中国向其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起,是2009年的1.6倍,超过了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2011年以来,欧盟贸易保护动作不断,2011年5月14日,欧盟决定对中国高档铜版纸征收8%~35.1%的反倾销税及4%~12%的反补贴税,开创了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双反”的先例,2011年9月15日,欧盟宣布向中国制造的瓷砖课征26.3%~369.7%反倾销税;2012年2月16日欧委会又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将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玛钢管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我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四)企业出口利润下降

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不断升值,推高了产品成本,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导致出口价格下跌,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同时也给以欧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汇兑风险,严重挤压了企业本身并不丰厚的利润空间,也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对欧出口企业面临着接单赔钱,不接单停工的两难困境,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欧债危机下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欧债危机必将导致外需减弱,使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难以适应欧洲债务危机下的国际贸易新环境,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快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新的外贸战略要注重四个提高和四个转变,即提高对外贸易的管理能力,实现由政府管理调控为主向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为主转变;提高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能力,实现由追求高速增长向适度均衡增长转变;提高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粗放式数量扩张向集约式效益提升转变;提高对外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实现由被动型参与向主导型参与转变。实施科学有效的外贸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可促进中国外贸进一步适应欧洲债务风险影响下的国际市场环境变化。

(二)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欧盟和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防范欧债风险,就必须降低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出口企业应有意识地开拓南美、非洲、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寻找更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的进口商,开辟多种销售渠道,通过提高新兴市场的份额来弥补发达市场出口额的下降,借助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降低欧债危机的影响。

(三)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企业内外部成本压力加大。我国企业如果还继续生产附加值低的低档产品,难以继续保持出口优势,这逼迫企业必须通过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来摊销高成本。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一定要通过技术创新去消化,应积极引进关键设备、零部件和紧缺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要着力培育和健全创新驱动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好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规避竞争冲击,抵御市场风险。

(四)强增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低迷,海外买家的资信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即使过去履约纪录良好的老客户,也不能保证他们现在的信用等级没有下降。所以,企业应增强出口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谨慎选择结算方式,防止汇率风险造成的损失。同时在选择结算货币时,尽量选择有升值空间的货币,以规避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我国政府也要建立全面的外贸预警体系,做好重点国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风险预警工作,及时提供出口风险的预警信息和国外贸易壁垒的动态,引导企业主动防范风险,减少损失。

[1]霍建国.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1(8).

[2]郑熙春.欧债危机下我国出口企业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3).

[3]程春生.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经济,2012(8).

猜你喜欢

债务危机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危机”中的自信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