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金财工程”在基层财政推广应用的思考

2012-08-15张玉艳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政部门财政

■张玉艳

加快“金财工程”在基层财政推广应用的思考

■张玉艳

作为金财工程应用数量最多的基层财政,县乡财政部门对金财工程的应用程度,影响着金财工程的进程和实施效果。总结分析基层财政部门实施金财工程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金财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必将更好地促进金财工程的发展。

一、金财工程在基层的实施情况

按照财政部关于金财工程平台推广实施 “三步走”的总体部署,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平台在地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并贯通大部分县级财政部门,2012年底前全面实现全国财政系统的贯通。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金财工程在地市级的推广应用进展顺利,但在县区的推广应用进程有待提高。大部分县区已做好与上级部门网络的联接工作,一些地方财政业务操作系统已经全面启用,但也存在系统应用不全面,软件应用范围不一等情况,降低了财政数据分析的可比性,影响了金财工程的进程。

二、取得的成效

(一)规范财政支出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金财工程的建立,通过设置业务经办人员与审核人员的不同权限,规范了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突出内部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应用,要求操作人员在规定的权限内进行业务处理,使财政支出程序更加规范。同时,金财工程建立的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工资统发系统、非税管理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应用系统,涵盖了财政业务的全过程,实现了财政支出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预算监督的全程控制,有效规范了财政支出程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便于数据转换,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金财工程应用平台,将各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财政业务数据在各个操作系统的共享,解决了数据重复录入问题,切实提高了财政工作效率。在工资统发过程中,通过平台的数据转换作用,将工资统发的基础数据信息初步加工导入预算执行系统后,自动生成预算执行系统的用款计划和支付凭证,包括随同工资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个人所得税等与工资统发相关的业务同时得到处理。原来发放工资时,业务股室和支付中心需要重复编制的用款计划和支付凭证,现在通过数据传递由系统一次生成,仅此一项业务每月就可避免重复录入500多笔用款计划和600多笔支付凭证,大大减少了人员工作量,既缩短了工资统发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面分析数据,为实施财政监督提供数据保障

在预算执行系统中,省财政厅对指标来源、资金性质等项目进行统一设置,省、市、县自上而下采用统一分类标准,市县在操作中只能在下一级添加项目,不能自行设置一级项目,从而提高了财政部门之间的横向数据分析的可比性;同时,预算执行系统中的追踪查询功能强大,使预算指标的录入、审核到用款计划的编制、批复和款项的支付清算,每一笔业务都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跟踪,实现了财政业务数据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提高了财政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能力,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的系统性差,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金财工程是业务与技术高度结合的工作,需要既通晓财政业务流程,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缺乏对金财工程的系统性培训,操作人员对金财工程的整体情况了解较少,对系统的应用仅限于所管工作的简单操作,缺乏解决问题的处理能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软件设计不完善,系统实用性有待

由于金财工程发展参差不齐,各个省市在规划设计金财工程平台和应用系统时,对系统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上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模式,系统的操作功能无法满足财政工作的需要,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的数据接口不完善,在一些操作软件中没有设置基本的数据打印输出功能,用款计划查询缺乏直观性等问题突出,不能适应财政管理对业务数据的查询需要,降低了金财工程操作系统的实用性。

(三)缺乏与县区的有效沟通机制,后续服务有待加强

各地在进行金财工程的规划建设时,对市县财政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由于金财工程多以省市为主,系统开发商基本能够满足省市级的服务需要,但对于应用最广泛、数量最多的县区尚存在服务的盲区。如何做好对基层县区的后续服务,既是系统开发商面临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金财工程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四)缺乏乡镇财政管理内容,金财工程有待向乡镇财政延伸

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各地在金财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多以省、市、县的系统应用为主要内容。作为数量最大的基层财政部门,乡镇财政担负着各种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等纳入金财工程体系中,也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在金财工程中将现有的乡财县管、村账乡理、“三资”代理等乡镇财政管理有效对接,使乡镇财政管理融入金财工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财工程的作用。

此外,人员安全意识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是金财工程在基层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快金财工程在基层推广应用的建议

(一)注重培训教育,加快队伍建设

金财工程建设必须抓住人力资源这个关键因素,着力解决好财政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问题,造就一支既懂专业技术又懂财政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化队伍。一是要着重抓好现有技术力量的再教育、再培训。制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规划,采取专题培训班、个别辅导、实践锻炼等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导和督促干部职工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逐步建立一支强大的技术人员队伍。二是选拔、培养和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特别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备,增强金财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力量。三是在财政系统内部组织一些财政信息化应用的研讨会,增加内部交流业务的机会,通过对金财工程成功案例和应用经验的交流,来提升财政业务干部对金财工程的应用水平。

(二)强化安全措施,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通过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系统应用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对金财工程安全性的认识,使金财工程的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应用系统的安全氛围,确保财政数据的安全。二是适应计算机信息网络迅速扩展的新形势,制定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通过安装网络管理系统、防火墙、杀毒软件,制定信息资源上网、下载等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监管体系,增强网络可靠性和抵抗外来入侵的能力,实现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

(三)改进信息化的使用模式,提高金财工程的实用性

财政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事关软件应用,更重要的是一场管理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只是一张皮,深层次的是财政的变革。然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没有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目前财政信息化工作更多的是停留在对手工操作的模拟上,将高技术产品当成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而没有从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高度,运用流程重组的理论来推动信息化工作,不能充分发挥金财工程的信息化优势。

(四)建立信息反馈和系统完善机制,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为了便于金财工程的发展和完善,上级财政部门要广泛听取各级财政对金财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长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架起上下级财政之间以及与系统开发商的沟通桥梁,使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最大程度满足财政业务应用需求。通过收集各级财政部门在业务系统建设需求上的建议,收集系统用户在系统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上级部门和系统开发商,促进各业务应用系统操作功能逐步完善,使金财工程走向成熟。

(五)发挥金财工程网络优势,做好与乡镇财政的对接

各县区在金财工程的应用中,要与上级财政和系统开发商进行沟通协调,做好与乡财县管、村账乡理和“三资”代理等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将既有的业务系统全部纳入金财工程中,逐渐停用、退出老的操作系统,解决新老系统并行的混乱情况,切实降低运行成本,形成金财工程完备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业务应用体系,确保金财工程对财政业务的全覆盖。

(本文为河南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宝丰县财政局)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财政部门财政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