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12-08-15林广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阿昔洛韦阿昔洛水痘

林广庆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林广庆

带状疱疹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大都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中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为带状疱疹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发病后多伴有神经痛,且治愈后有30%~50%的会出现后遗神经痛,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角膜损伤、脑炎等,因此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减轻病痛。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阿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效果明显,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阿昔洛韦;带状疱疹;病毒

1.带状疱疹病因及发病机制

经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带状疱疹为皮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而引发的皮肤类疾病。此类病毒直径大约为150~200nm,呈双链DNA结构,为疱疹病毒的一种[2]。VZV病毒在显微镜下呈现立体对称衣壳,形状为球星,外围由类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经过研究发现带有包膜的VZV病毒对人体有极强的感染性。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包含了大约33种蛋白质,且在其外包膜上拥有6~8种的糖蛋白,经研究糖蛋白gp1、gp2、gp3都能够刺激机体使其产生中和抗体,糖蛋白gp1是病毒抗原中最为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人们用于生产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关键部分。该病毒由2个蛋白酶(DNA聚合酶和胸腺嘧啶激酶)构成[3]。其中聚合酶是合成DNA不可或缺的,而胸腺嘧啶激酶则关系到病毒的潜伏。疱疹病毒往往在人的胚成纤维细胞或者上皮细胞核中进行繁殖、局灶细胞病变等,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核中存在嗜酸性包涵体,这种物质能够使受感染细胞与周围细胞相融合,构成多核巨细胞。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人类为此病毒的惟一宿主。

病毒主要通过皮肤损害的小液滴经雾化而传播。首先经感染结膜与上呼吸道粘膜进入宿主,在局部淋巴结增殖,2~3天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然后在肝、脾及其他器官增殖,10~14天后病毒又大量进入血液,即第2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开始在皮肤增值,形成疱疹。VZV原发感染后,病毒沿感觉神经上行,在一个或多个脊髓后根神经节与三叉神经节中形成潜伏感染在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此中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4]。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从一个或数个邻接的神经节沿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到皮肤,在局部细胞内增殖,引起复发感染,即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偶尔病毒传播到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根,引起肌无力或相应部位的皮肤发生麻痹。

2.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皮肤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改病毒大都隐匿于脊髓后根或神经元细胞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出现过度劳累、呼吸系统感染、高烧等情况时容易激活病毒,促使病毒生长、繁殖,并随着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细胞,引发炎症。无环鸟嘌呤为药物阿昔洛韦的主要成分能够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产生较强的强抑制作用,经过临床实验发现,该药物成分对EB病毒以及单纯疱疹病毒均能够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昔洛韦为一种高效的抗病毒药物,由人工合成,从化学成分上讲为嘌呤核甘类衍生物[5]。作用机制如下:阿昔洛韦作用于感染细胞,通过病毒腺苷激酶、细胞激酶起的催化作用,发生反应转化为三磷酸无环鸟苷,而三磷酸无环鸟苷能够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对抗病毒DNA多聚酶,进而阻止病毒DNA进行链复制、生长,抑制了病毒DNA的下一步合成,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效果。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能够减少患者病痛、缩短疼痛时间,而且能够缩小疱疹面积,抑制新疱疹生长。因此越早使用越好。此外该药与病毒唑相比在止疱、消痛、结痂、痊愈的时间和效果上均有很大优势。且用药后后遗症少,见效快。是药三分毒,相对而言,阿昔洛韦的毒性较低,并且该药物自身对炎性细胞的选择性较强,而对于健康细胞几乎没有一点危害。阿昔洛韦的排泄主要通过肾,经肾小球滤过后,由肾小管分泌排泄体外[6]。药物中有大约14%保持原形通过尿液排除,不足2%的经粪便排泄,此外部分药物通过人体呼吸排除体外。患者在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用药后出现脱水迹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此药物;②食量多少不会对血药浓度造成很大影响。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多饮水,以防药物在肾小管内发生沉淀;③患者出现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应避免长时间服用此药物。以防出现耐药性。如果患者服用阿昔洛韦后病情未能得到改善,建议做单纯疱疹病毒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测试。

周动机、李丁纯早在2006年曾就大剂量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75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为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大剂量组37人,口服阿昔洛韦片800mg/次,5次/d,连续服用7d。对照组38人,采用常规剂量口服阿昔洛韦片200mg/次,5 次/d,连续服用 7d[7]。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均服用了相关辅助类药物。经过七天的治疗后发现,大剂量组患者在止疱、消痛、结痂时间以及疗效上均呈现明显优势,(X2=19.256,P<0.025),大剂量服药后未见副作用增加。周动机、李丁纯认为带状疱疹为一种皮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皮肤疼痛、瘙痒疾病,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常有发生。该病痛是由于神经节受到病毒侵犯,致使神经节出现炎症、坏死等现象,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痛,病情严重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角膜损伤、脑炎等。因此该病发现后应及早采取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留下持久后遗神经痛,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及皮肤受损人群,发病几率大,经调查30%~50%的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键。由于阿昔洛韦VZV病毒的敏感性较低,应采用大剂量以增强治疗效果。

孙关昌(2011)通过对8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每天给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并于云南白药加麻油拌匀外敷皮损区;对照组仅给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观察疱疹、疼痛、结痂等情况,结果显示云南白药加麻油拌匀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止痛效果好,病程缩短明显,不良反应少。张振云(2010)经过10余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从患者本身、药理药效、经济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筛选出用云南白药外用与阿昔洛韦静注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较好[8]。他认为,带状疱疹多为湿热内侵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痛为主。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消肿、排脓、清热、止痛之功效。阿昔洛韦为广谱抗病毒药,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终止病毒DNA链,灭活病毒DNA聚合酶,以达到抗病毒作用。

贾雅威在2011也就阿昔洛韦结合半导体激光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半导体激光对患者的神经根以及最为疼痛区域进行照射,经过治疗后得出总有效率为87.1%,而采用阿昔洛韦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的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几率。赵琳,刘恒,赵凤莲在2011年的研究中指出阿昔洛韦拥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反射区能够对相应节段进行生理功能调节,从而改善皮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得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致痛物质迅速排除体外。此外也能增强组织的代谢功能和修复能力,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激光应用于临床上应注意以下禁忌证:合并恶性肿瘤、活动性出血、心肺肾功能衰竭、皮肤结核等。

1 赵璐,陈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中医研究,2008,21(5):54-58.

2 王素美.糖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51-52.

3 邵义文,严群超,朱媛.中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现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1):108-110.

4 祝德超.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96例临床分析.现代中医药,2007,27(1):39-41.

5 丛晓鲁.强的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8):121.

6 钟征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117.

7 舒秀武.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5(10):14.

8 佟长顺.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09,31(2):27.

510150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带状疱疹为皮肤类疾病。是由隐藏于神经元内或者神经后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当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很容易被激活,从而致使皮肤感染,出现疱疹[1]。明显特征为在感觉神经部分节段出现疱疹,一般呈单侧分布,也有患者出现双侧分布疱疹。临床突出症状为神经痛。

猜你喜欢

阿昔洛韦阿昔洛水痘
生水痘真难受
水痘源流考
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
阿昔洛韦结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效果分析
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观察
水痘王国
某部2011—2015年水痘发病分析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