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疟疾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2-08-15孙要莲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寒颤疟原虫疟疾

孙要莲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感染。于夏秋季发病较多。间日疟多起病急,复发者尤然。典型发作分为: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治疗原则:寒颤时注意保暖、大汗时及时使用毛巾擦干,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营养支持、观察药物副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大量护理工作。本例患者入院后经过抗疟、抗炎、脱水、吸氧等措施及实施整体护理后病愈出院。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52岁,2009年1月30日无任何诱因出现寒颤。发热体温38.5℃,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对症治疗。2月2日发热寒颤加重,伴头痛、恶心、乏力、咳嗽。查疟原虫阴性给予抗炎、对症治疗,自觉症状无好转。2009年2月22日早晨再次出现寒颤、发热,体温39.7℃由家人送来医院,查疟原虫阳性。2008年8月在缅甸曾患疟疾,自购氯喹片口服后好转。门诊以“疟疾”收住入院,医院立即与疾控中心联系。入院时体温40℃即给予双氯酚酸钠半粒塞肛,冰枕,温水擦浴,吸氧及静脉输液等治疗。市疾控中心复查血疟原虫片,确诊为间日疟。经抗疟、抗炎、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格记录出入量对症等治疗措施。病程中注意翻身、拍背,4小时测一次体温做好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有无黑尿热的临床表现。21小时后患者体温正常。6天后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体会

(1)发热的护理。①观察发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每天测体温6次,高热时随时报告医师。②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③寒颤时给予保暖,防止外伤;高热时给予温水擦浴、冰枕降温措施。出汗后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衣被,避免受凉保持皮肤干燥。

(2)保证营养供给。由于患者发热需要卧床休息,食欲减退,对此我们要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选择给患者进食流汁或半流质饮食,到恢复期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水分,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

(3)呼吸道护理。患者高热、多汗、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卧床休息、痰粘稠不易排出肺部易引起感染。对此我们要为患者补充营养水分、勤翻身、拍背、雾化吸入。

(4)潜在并发症-黑尿热的护理。①密切观察有无黑尿热的临床表现,如突起寒颤、高热、腰痛及酱油尿、排尿刺痛感以及严重贫血、黄疸、蛋白尿为特点。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②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证尿量每天不少于1000毫升。

(5)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从发病至诊断时间较长,高热、头痛,抗疟药必须等疾控中心人员送来等因素。病人表现烦躁、焦虑。医护人员应利用给患者做检查治疗护理时间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解释与心理支持,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疾控中心人员与医师正在积极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马上就可以用上抗疟药。在此期间及时给予补液,做好高热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加强卫生宣教等方法。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及时满足患者的心里需求,让患者从心理上配合治疗。

(6)隔离措施。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室,挂好蚊帐,限制探视人员,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每次30分钟,消毒时注意遮蔽患者眼部。地面、墙壁、床旁桌、椅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淸扫擦拭。

(7)出院指导。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身体状况恢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①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②在野外工作要采取灭蚊措施。③患了疟疾要尽快控制,给予根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工作。

猜你喜欢

寒颤疟原虫疟疾
村庄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高热大鼠不同程度寒颤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