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2012-08-15李学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丘脑异丙酚氯胺酮

李学军

氯胺酮对循环呼吸功能抑制轻微,用于不需气管插管的小儿手术较为方便,我们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1个月~12岁,术前除急诊手术4例患儿发热外,其余一般情况良好,手术时间最长者3.5h,最短者 0.5h。

2.手术种类 腹股沟斜疝26例,隐睾固定术1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15例,躯干及四肢烫伤9例。

3.麻醉方法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对于安静配合的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2mg/kg缓慢静注,面罩给氧。对于哭闹不止不能配合的患儿,给予阿托品 0.03~0.05mg/kg,氯胺酮 4~6mg/kg,肌肉注射,面罩给氧,3~4min后出现麻醉状态后即建立静脉通路,并固定体位,消毒铺巾后开始手术。术中维持给与异丙酚200mg,氯胺酮100mg用静脉输注泵以10~15ml/h速度持续泵注,患儿受到疼痛刺激微动时可间断缓慢静推氯胺酮0.5~1mg/kg,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4.麻醉中情况 术中患儿安静熟睡,皮肤干燥,肢端温度红润,婴幼儿在短时间内静注氯胺酮超过2mg/kg致呼吸频率减慢至16~20次/min者8例,其他无明显变化,血压、心率基本无变化,仅有部分患儿静注氯胺酮后出现心率增快、心音减弱,持续3~5min,即恢复用药前水平。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用药,术毕患儿处于自然睡眠状态,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讨 论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深度镇痛作用而不抑制循环,对呼吸影响较小的静脉麻醉剂。氯胺酮麻醉处于浅睡眠状态,能保持咽喉反射,下颌未松弛,舌很少后坠,因而容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异丙酚可防止氯胺酮应用后血压升高,脉搏增快,故本组患儿在麻醉中的血压,心率及呼吸均保持平稳。此外应用异丙酚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可减少氯胺酮用量及延长作用时间。婴幼儿机体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比成人高得多,麻醉中极易产生低氧血症及组织缺氧,应保持充足的氧气吸入。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氯胺酮既不是对整个神经系统的抑制,也并非或很少作用于网状结构,而是选择性地抑制大脑的联络系统和丘脑-新皮质系统,氯胺酮可以阻断疼痛冲动向丘脑和皮质区的传导,使通过非特异性网状结构和丘脑的冲动产生功能性阻滞。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一般临床上使用的有效麻醉剂量,不抑制循环系统的功能,且具有兴奋循环的作用,故周围组织灌注良好。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一般临床应用量,氯胺酮对呼吸影响轻微,注药速度过快或患儿情况差者,一般用药量也可使潮气量,每分通气量下降。为了保证安全,术中应加强监测,充分供氧,以防意外发生。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具有使用方便,作用迅速,止痛确切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小儿手术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丘脑异丙酚氯胺酮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