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承气汤临床应用时的区别

2012-08-15何建强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消痞泻下芒硝

何建强

三承气汤是治疗大便秘结很重要的方子,也是其他很多方子的基础,要弄清楚这三个承气汤的相同点,不同点,都应该在如何情况下使用,这是很重要的。

1.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芒硝(6g),厚朴(24g),枳实(12g)。功用:峻下热结。主治:①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出汗,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其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③热厥、痉病、发狂属里热实证者。【配伍意义】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治宜峻下热结,攻积通腑,以“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为君药;芒硝咸寒,润燥软坚,助大黄泻热通便为臣药;佐以厚朴、枳实行气消痞,二药合用,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肠胃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四药相合,共凑峻下热结之功。

2.小承气汤

组成:大黄(9g),厚朴(6g),枳实(9g)。功用:通便去积,除满消痞。主治:①热病阳明腑实,潮热谵语,大便不通,痞满,舌苔黄厚,脉沉有力或滑而疾。②痢疾初起,腹痛胀满,拒按,里急后重,下利不畅,脉实而有力。【配伍意义】本方也是常用的有泻下作用之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出现胸腹胀满属实证者。热邪结滞于阳明之腑,出现阳明腑实证者,皆可用攻下法治疗。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3.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炙甘草(6g),芒硝(9g)。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而偏于燥热者。症见蒸蒸发热,大便不通,心烦口渴,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以及胃肠燥热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配伍意义】本方大黄苦寒,除热荡实;芒硝咸寒,润燥软坚;二物下行甚速,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不致伤胃。故曰调胃承气。

上述后二方皆为大承气汤类方。三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故临床用三方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患者腹部压痛以及便秘情况,舌苔脉诊,体质强弱综合判断方可应用。

猜你喜欢

消痞泻下芒硝
经鼻肠管中药导泻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太阳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