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2-08-15张金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依从性问卷因素

张金华

大约有4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20%~30%并发抑郁症[1]。研究表明,抑郁能使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不仅严重干扰躯体疾病本身的疗效和预后,而且使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识别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对于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整群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47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无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病史,排除糖尿病发病之前的高血压及其他肾脏疾病;(3)意识清楚;(4)知情同意。其中男性234例,女性242例;年龄16~84岁,平均(58.12±10.01)岁;合并并发症298例,占总人数的62.61%;文化程度方面小学及小学以下77例,中学及中专213例,大专及以上186例;职业方面:工人245例,农民78例,干部49例,其他104例;病程方面≤1年131例,1~10年270例,>10年75例;医疗形式方面自费296例,半公费81例,公费39例,新农合60例。

2.方法:

取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患者基本资料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基本资料部分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职业、收入等影响因素。SDS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l~4级评分,总分20~80分,

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以SDS,>50分为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问卷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后,由调查者统一发放问卷并作解释说明,由患者亲自填写;如患者不能亲自书写,调查者进行询问式调查,将患者的回答记录在问卷上,问卷当场收回。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回收率95.2%。

3.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抑郁状况发生情况

476例糖尿病患者共发生抑郁症状247例,发生率为51.89%。其中轻度抑郁169例,中度抑郁52例,重度抑郁26例。SDS评分(56.57士10.2)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41.2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 <0.05)。

2.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3.发生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以Zung自评抑郁量表测评结果为因变量,以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式,患者依从性及有无并发症因素为自变量,在P=0.05水平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表2 发生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糖尿病人这种具有躯体疾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现象已引起医学、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及患者自身的重视[2]。本研究发现,在调查人群中抑郁情况的发生率为51.89%,较其他研究所得检出率稍高,这可能与不同样本存在差异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使用的是自评量表,而自评法比诊断性访谈估计的检出率稍高。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可增加患者发生功能性残疾的风险,还可加重医疗负担,并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照顾能力,因此,医护人员应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筛查,并将其纳入糖尿病的慢性病常规管理,以及时发现合并抑郁的患者。黄华玲等[3]在调查中发现丧偶、独居、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和低体重指数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其中婚姻状况和体重指数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式、患者依从性及有无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式,患者依从性及有无并发症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的单独或联合使用可使患者在抑郁及重度抑郁中比例增加。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多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佳,疾病本身造成的躯体不适影响了患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也可能与胰岛素注射带来的不便与痛苦有关。

总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和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式,患者依从性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对于内分泌科医生在糖尿病早期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早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1 徐娜,王建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Z1):50 -52.

2 李广智.抑郁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60-61.

3 黄华玲,李红,赵惠芬,等.城乡结合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09,25(4):62 -65.

猜你喜欢

依从性问卷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问卷网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问卷大调查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问卷你做主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