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学改革探析

2012-08-15冯秀清

文教资料 2012年15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实体

冯秀清

(南京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入透彻地分析和讲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根源和危害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发展趋势及其最终命运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容仍然遵循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实体经济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基本依据。然而,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益明显地表现为金融危机。作为一门与时俱进、承担着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现实和规律任务的学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不应漠视这一显著的时代性,而是应当积极地适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这一鲜明的时代特点,及时补充和完善有关经济危机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有效地提升教学内容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解释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本质特点和最终命运。否则,学生难免产生书本理论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疑问,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笔者认为,在当今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阐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即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表现——着墨不多。

对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根本成因未进行剖析。

对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未能充分揭示。

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本质论述不到位。

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和防治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发和借鉴未有提及。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教学内容。

一、概要地介绍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几次有代表性的金融危机。

主要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

二、将金融危机与早期的经济危机进行简要对比。

在演化路径上,早期的经济危机大都由实体经济向金融领域延伸,而金融危机则与之相反;在造成的危害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泛,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受其害;在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上,在传统的经济危机中,资本所有者的直接财产损失要大于普通劳动者,而在金融危机中,尽管表面上看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损失要大于普通劳者,但垄断资产阶级和金融寡头利用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定价权和信息优势,其财富的损失比例要小于普通投资者,后者在危机中可能倾家荡产、失去工作、一文不名、负债累累,同时,大资产阶级还能对政府施加影响,获取财政注资和输血,弥补相当一部分经济损失,从而使得其对社会整体财富占有比例不降反升;在危机后果的转嫁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利用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主导权,将危机的恶果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

三、从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揭示金融危机的根本成因仍源于实体经济,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与传统的经济危机并无本质不同。

从表面上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来越多地源自金融领域,但实际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实体经济领域的背景,是实体经济的困境和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反映。近几十年来,金融领域频繁发生危机的前提在于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闲置资本,其中不乏投机资本。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资本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领域是因为受到与普通劳动者有限的支付能力所决定的总需求水平的限制,大量的闲置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寻找不到获利机会,只好将其逐利场所转向金融领域,于是,西方各类投资机构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同时,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时,都有实体经济领域的相关产品作为定价依据,如果这些产品出现严重供大于求、价格缩水的状况,就会拖累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价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诱因。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理就在于此。事实上,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来金融危机也是当时本地区实体经济领域困境的反映,只不过是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下,实体经济的困境演化成为金融领域的风险和危机。

四、借助剩余价值理论来阐述金融领域的炒作是垄断资本盘剥普通劳动者的新领域和新手段,是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过剩余价值对劳动者进行“一次剥削”后的“二次剥削”。

表面上看,金融领域的运行规则似乎比实体经济领域公正、公平、透明得多。金融领域的投资者,无论其资金多少,都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可以自主地进行投资决策,凭借其对金融产品价格的判断进行买卖。但实际上,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在掌握巨额资本的金融寡头手中,他们利用对市场价格的控制,以及不对称的信息,通过诱发“羊群效应”操纵金融市场,控制金融产品的价格在他们设计的区间运行,谋取巨额利润。在金融市场的繁荣期,普通投资者即使赢利,其赢利水平与金融寡头比往往也存在很大差距;而在金融市场的衰退期,金融寡头即使损失,其损失比例也较一般投资者为小,这样,不管在繁荣期还是衰退期,金融寡头占整个社会财富的比重都会不断增长。这意味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普通劳动者在实体经济领域创造的剩余价值(m)被产业资本家剥削的同时,在金融领域又受到金融资本家的“二资剥削”,而工人的工资(v)则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v1)用于满足其生活需要,另一部分(v2)又被金融资本家盘剥而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寡头对劳动者的盘剥会超越国界,伴随金融资本的流动蔓延至世界各国。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国际投机资本的“杰作”,其投机运作可以在一夜之间使得普通劳动者一辈子的财富积累化为乌有,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的建设成就消散殆尽,金融寡头剥削者、吸血鬼的本性暴露无遗。

五、通过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危害来证明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缺陷未得到有效消除。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必然体现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点在当代并没有改变。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本质。近几十年来,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实体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而普通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则相对萎缩,垄断资本家在实体经济领域的逐利场所越来越小,从而将其注意力转向金融领域。与此相对应,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其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其意愿和利益的制度安排,这也为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埋下了祸根。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但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框架内,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六、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来阐释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治理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发和借鉴。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这样的选择在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难以避免会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此,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治理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对于我国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应当坚定地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积极提高普通劳动者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保持全社会较高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积极维护实体经济领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积极发展科技,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民族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刺激市场有效需要规模不断扩张;增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的预判和把握,及时合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熨平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致力于打造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有发展前景的实体经济领域倾斜,限制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行为;以国家实力为后盾,适度参与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金融交易行为,如石油等战略性原材料的期货交易,维持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和前景和战略资源的价格稳定,为我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1]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1.

[2]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3.

[3]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王雪野.政治经济学发展新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刘崇仪等.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M].商务印书馆,1997.

[9]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毛德儒.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马克思理论解读与现实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12]丁晓钦.资本主义危机与出路:21世纪社会主义[J].经济学动态,2010,(8).

[13]江海.对目前“两课”教改方案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实体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