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籍管理,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2012-08-15仲友

文教资料 2012年15期
关键词:学籍教学管理管理制度

仲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9)

加强学籍管理,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仲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9)

独立学院要重视学籍管理,树立多元化参与的民主意识、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意识、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的刚性与柔性的统一;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籍管理服务质量,努力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籍管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近几年,独立学院的招生数不断增加,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部《2010年教育事业统计》表明,全国共有323所独立学院,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的47.8%,在校生260.3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4.6%;其中独立学院本科生招生人数和本科生在校生人数分别为68.8万人和239万人,分别占全国民办高校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83.4%和85.1%。自1998年我省成立民办二级学院以来,已有26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正在发展方式上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上来,在资源配置上从注重物的投入转向注重人的投入上来,在人才培养上从注重教学工作状态指标转向注重教育教学效果上来,在发展水平上从注重国内排名转向注重培养国际竞争力上来,独立学院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进行评估检查、制定对策和改进反馈,努力促使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和外部教学环境高效协调。

独立学院普遍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实验教学工作规程”、“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各种教学管理文件,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督导工作规定”、“评教评学办法”等教学质量监测等管理制度,涵盖了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独立学院的教学运行更加成熟,但是教学管理文件落实的效果还有待增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管理还需要改进。教学管理方面的诸多方面还需改进,面对困难和挑战,独立学院应结合工作实际,从学籍管理方面入手,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规定,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的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培养过程的学籍取得与变更、教学管理制度、校纪校风等方面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入学、缴费与学籍电子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缓考、旷考与重修,纪律与考勤,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毕业、结业与肄业,学位资格审核,学历与学位电子注册等。

一、独立学院学籍管理的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沿用于母体学校,不符合独立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权过大,特别是滥用教育权,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忽视学生的知情权;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和后勤服务满意度不高。

独立学院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的产物,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付出多倍于其他层次学生的学费入学,期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收入,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与被服务,特殊的消费关系,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校对学生不仅有管理、教育的权利,而且有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教育服务和后勤服务的义务。学生有权要求学校提供好的教育环境,有权享受学校的教育资源,有权得到好的教育,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制度刚性太强,人性化不够。

计划经济体制中,高校学籍管理是一种注重刚性、约束、强制管理,强调控制,忽视对学生需求的满足,追求自身管理的自由,忽视管理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忽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独立学院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但勤奋刻苦;毅力稍差却理想目标远大;自我管理能力稍逊但独立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却注重个性张扬。[1]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刚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往往难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现在大多数独立学院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教学课程表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强。

3.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管理效率低。

独立学院大多能在所有学生中公布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开展详细的入学教育,让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甚至用考试考核学生掌握的情况,但是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学校后续的宣传工作并没有跟进,宣传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的认同感不高,没有将学籍管理制度内化。

独立学院的部门障碍导致学籍管理执行不能形成合力。有些独立学院没有完整的教务管理部门,学籍管理的日常工作也是依托母体学校。有些学籍管理执行过程中仅靠教务部门,学生及家长对学籍制度不理解,产生抵制情绪,大大影响学籍管理的效率。即使执行了,学生和家长如有担忧,学生还是会再次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甚至学生最终退学,造成学校和学生的双输。

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籍管理队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还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没有树立变管住为管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的理念,适应性不强,服务效率不高。

二、加强学籍管理的建议

1.转变学籍管理观念,树立多元化参与的民主意识、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意识、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鼓励学校中的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参与到学籍管理中来,不仅领导参与,还要基层管理人员献计献策,完善表达合理诉求机制;不仅教务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工作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也要参与进来,构建部门间有效沟通的对话机制;不仅学校工作人员参与,还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构建合作博弈机制。

学生学籍管理管理规定制定和执行过程应公开公正公平,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师生权益,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就是要注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籍服务机制,强化学籍管理者应当履行的服务、指导、咨询等服务职能。

2.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的刚性与柔性的统一。

独立学院要加紧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保障体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以生为本的管理激励制度,将学生视为一个发展的人,一个平等的人。

独立学院要重视转专业工作,首先要加强入学教育,邀请既懂专业发展的前沿科学,又掌握行业发展前景的专家做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与地位,稳定情绪,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避免盲目转专业;其次是尊重学生转专业的选择,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开展专业咨询,给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参考。如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者是转专业时专业类别差异太大的学生,建议其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再次调整学生的住宿安排,班主任加强转专业学生的信息沟通,使学生掌握各项学校活动信息,尽快地融入到新的班级里去;还要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集中补习辅导,将一年级没有修读的课程尽量修完,能够在二年级跟上新班级同学。

重视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形成入学预警、考勤预警、学期预警、试读预警、降级预警和毕业资格审核预警等一系列的预警措施。对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要联系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从学习、生活、心理多方位实施关怀教育,鼓励学生重拾自信。

3.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籍管理服务质量。

建立适应独立学院扁平化的学籍管理的组织结构,院系等基层教学管理单位也有一定的决策权,增强基层管理组织的活力。重视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学籍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德育人,更多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咨询,诚心诚意为学生服务,增强核心业务能力,如熟悉关于学籍管理的政策、规章和办法,汇总统计和分析学生数据,提高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应用能力。

总之,独立学院要重视学籍管理,树立多元化参与的民主意识、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意识、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的刚性与柔性的统一;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籍管理服务质量。努力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促使独立学院更好地被社会、家长和学生接受。

[1]王会金,况广收.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探索学生管理新思路[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学籍教学管理管理制度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