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中的多重角色

2012-08-15李红花

文教资料 2012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学习策略动机

李红花 刘 瑛

(杭州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知识不断激增和更新的现代社会,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主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来,因此,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学习方法。自我调节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能满足时代要求和教育要求的学习方式。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增强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而主动地调节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的过程。从认知过程看,自我调节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能够制订计划、设置目标,进行组织、自我监察及自我评价。这些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和做出决策;从动机过程看,自我调节学习者认为自己是自主的和受内部动机激励的,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行为方面看,自我调节学习者选择、建构甚至创造最适合学习的社会和物质环境。[1]4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许多人对自我调节学习存有偏见,对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缺乏研究甚至产生质疑。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而教师是使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换的关键。

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过程中,小学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多重角色。

一、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示范者

自我调节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学习者使用各种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有效的学习者应该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储存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策略适合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对自己的学习主动负责。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类型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采用的编码、保持、检索、提取等对信息加工的操作,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察策略、自我调控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状态管理策略、社会支持管理策略。[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成为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要学会学习,就要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尚小,学习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的认识及运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往往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策略比如复述策略,而对于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还不会灵活运用。

拥有丰富的学习策略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是培养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小学教师应该成为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示范者。小学教师应该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教给小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小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具体的学习策略,并进行示范,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学会不同的学习策略;二是提供多个范例,讲明策略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组织多种适宜的学习活动,给予小学生充分的策略练习机会,使之熟练运用,让小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运用由模仿水平上升到自我控制水平。此外,小学生在学习中要想自觉地运用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察策略、自我调控策略,以及有效地运用时间,并选择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运用合理的归因方式面对成败,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

二、目标定向的引导者

目标理论的研究者将人的成就目标分为两类:一类学习目标是追求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水平,称之为 “掌握性目标”;另一类学习目标是追求证实自己能力水平和获得成就感,称之为“表现性目标”。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掌握目标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挑战性的任务,更多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更倾向于运用深加工策略,进行合理归因,并对学习具有积极的情感。而具有表现性目标的学生喜欢选择即使学不到新技能,但能证实自己能力的任务。较多地运用复述等简单加工策略,学习一旦失败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进行正确归因。[3]

小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表现性目标,他们往往为了得到教师或家长的好评而努力学习,教师或家长的夸奖和奖励时常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这种由于外在奖励而开展的学习是难以持久进行的,一旦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很有可能中断甚至放弃,还会导致小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认为自己能力差,进而影响自己下一次的目标制定。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掌握性目标,突出学习本身的价值,对顺利完成某项学习活动的学生进行赞扬时要指向其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所付出的努力,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所运用的策略类型和学习后的收获。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小学生制定具体的近期目标和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坚持的远期目标。这样,即使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也会坚持下去,因为他们此时的学习目标是提高能力和理解水平,而不是证实自己能力水平的高低。

三、动机信念的激发者

学生动机信念会影响其目标设定、策略选择与学习成绩。价值、自我效能感与情感是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动机成分。价值是指学生从事某项特定学习工作的理由,而工作价值是价值成分中的重要因素。工作价值包括学生对特定学习工作知觉的重要性、效用性和兴趣。认为特定学习工作重要、有用并具有很高兴趣的人,倾向于为自己设定较高的目标,善用内外资源及策略,其学习成绩也较好。自我效能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学生对于自己表现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是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者倾向于设定比较高的目标,而且有比较高的目标觉察或投入,能使用各种策略,学生表现较佳。在学习情境中,情感反应通常来自个人对学习结果与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学习中的情感反应主要是自己对学习表现的满意度。[1]16

小学生自我评价常常较高,倾向于设定较高的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一旦失败,就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进而走向自我评价过低这种极端,一开始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而只能走向谷底。

小学教师要成为动机信念的激发者,在教学中多给予小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让小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知识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热情;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满意,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这样,小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信念被激发了,会在学习中自主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监控计划并能对学习做适时的调节与控制,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四、意志控制的训练者

意志是一种改变个体的努力和坚持程度的心理活动,贯穿于自我调节学习的全过程,因而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策略。目标设定后必须应用意志控制策略和调节策略来保证目标的实现。那些使用意志控制策略应对学业失败的学生,更易于在后续学习中坚持,逐渐进步;而那些较少或从不使用意志策略的学生在面临失败时容易放弃,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4]31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吸收、接纳事物最快最多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每一件事情都是新鲜的,都想要了解。限于理解能力,他们又不可能对某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如果不能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还不强,在学习中,小学生容易受分心物的影响,难以长时间从事某一项学习活动,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难以坚持,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意志力。在教学中,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问题情境,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和智慧跨越障碍,获得发展。也可以训练小学生通过想象、自我提醒、自我奖励和预设不良后果等方法来增强意志,投入学习。此外,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小学生提前体验成功等也是增强意志的有效策略。

五、良好环境的营造者

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个体发挥学习策略、目标导向、动机信念、意志的积极作用,而且需要物质性环境和社会性环境的支持。环境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模仿学习、社会性援助、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等。模仿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有效学习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社会性援助包括向教师、同伴、父母等求助。此外,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学习情境是否安静对自我调节学习都有影响。[4]30

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需要小学教师提供外在的支持,给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小学教师自身自我调节学习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小学生好胜心也较强,在学习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和竞争机制,促进小学生通过模仿他人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根据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小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以及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都需要小学教师亲力亲为。促进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开放式的课堂,让小学生对学习活动有一定的选择性,提供给小学生丰富的学习材料、综合性的课堂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良性互动。可以由小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小组讨论并制定标准,甚至可以和老师讨论等,共享有效调节的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5.

[2] 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温少梅.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4).

[4] 陈友庆,赵之华.自我调节学习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学习策略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