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的社会化要求看大学生自治*

2012-08-15刘志强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社会化大学

刘志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从人的社会化要求看大学生自治*

刘志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大学阶段是学生实现社会化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就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实行自治。让大学生在自治中学会服务、学会管理、学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实现从“要我成人”、“要我成才”、“要我做事”到“我要成人”、“我要成才”、“我要工作”的教育转变。

社会化;大学生;自治

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提出传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说已经无法涵盖今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必须适时补充知识转化、促进就业等新的职能。不论是传统的三大职能说还是新三大职能说,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都是大学神圣的职能。一所好的大学,其毕业生应该是与社会无缝对接的。也因此,大学要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实行大学生自治,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

一、大学生需要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其社会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跨入社会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败。

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学,也即培养人才。所谓人才,人才学定义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因此培养大学生,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能“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大学生要能为社会做贡献,当然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实现人的社会转化,即就业,也就是获得劳动的岗位;二是实现知识的转化,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生产技能。这个过程,就是大学生的社会化。因此社会化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经过的过程。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唤醒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的增强;加上受国内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世俗化的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系统的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大学生自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自治,是指大学生通过一定的组织办法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的管理模式。大学生只有通过服务社会,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当然首先得学会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因此,大学生自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要敢于让学生自治

今日的大学生是潜在的人才,是明日的社会中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再无条件的接收大学生,大学就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一个大学培养的学生连自己都不敢使用,那么社会又怎能放心接收呢?因此大学要敢于让学生自治,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自治,来促进学生的心理社会化、思想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目的。

(二)大学要为学生自治提供条件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要求“国家和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

在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大学应增强“学生本位”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为学生自治、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高校应提倡民主化管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参与;设计一系列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制度,如设立校长信箱制度、“对话领导”专栏、“向同学汇报”、学生工作通讯等,在招生方案、校园建设、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等方面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增强学生会、学生代表会、学生委员会(如学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食堂事务学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社团等的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提倡学生管理自我、服务自我。

(三)大学应加强对大学生自治的指导

人的社会化,是从小就开始的,是一个迈长的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他们毕竟是学生,知识也还不够丰富,能力也还不够全面,缺乏管理经验,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具体帮助。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自我服务平台的同时,要做好规划,认真选拔学生,按照人事相宜的原则,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指导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他们合理的制定计划,引导他们逐步开展工作,教会他们如何检查工作,如何总结经验,如何改进工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大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满意度建设,把学生满意作为学校的追求。如果能通过指导学生自治来管理学校,让大学生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既是对学生主体的信任和尊重,能增强大学生校园的主人翁意识;又能让大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大学的体验,提高对事务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满意度。

三、强化学生领导角色期望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基础

(一)激发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

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教学职能,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培养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来实施,必须有导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相互帮助与相互激励,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具体的教与学来实现。作为学生,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被管理的生活,而忽视了参与管理的权利,很多大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往往不热衷于学校的公共事务,缺乏自治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来激发他们民主参与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向上、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有必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自治中学会管理和服务,完成社会化。

(二)增强大学生的领导角色期望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就是说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能没有理想。我们的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第一就是要有理想,要让他们想当领导,要使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大学的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应当激发学生的领导角色期望,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意识,培养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从而让他们自觉的按照一个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促进自己社会化。

(三)领导角色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干部,既是干部,是学生中的领导,更是学生,因此主业还是学业。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才会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在学业上令人钦佩,才会有一定的影响力,担任干部才能服众;也只有学有余力,才可能去当好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只有身正才能树范。学生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模范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学校的稳定、维护学生的利益,以良好的作风做好榜样,示范同学,引导全体同学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勤奋、朴实的学风和校风。“其身正,不令而行”,才能当好排头兵,才会有追随者,才能促正气,扬学风。

学生干部,必须有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学生干部,是在学习的同时担任学生的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必定是办不好事的。尤其在大学中,学生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都各不相同,千差万别,要把同学组织起来,和谐共处,沟通协作,还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成果,上水平,甚至还要有创新,无疑需要学生干部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组织领导能力。

在高等学校中,不乏有能力比较全面的学生,但并不是每一个干部都能力全面。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学生能力的差别,同时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该为学生的锻炼、成长和成才提供丰富的平台。学生组织、学生干部是最能激励人、锻炼人的成长平台。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领导角色期望,通过教师培养,导师制,以及高年级带低年级,老干部带新干部等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管理,逐步实现学生自治。既节约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社会化。

四、在社会化中实现大学生自治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给学生自治下了一个定义:“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具体说来,就是依靠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以各专业学生班集体为基础,发挥学生自主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学生自治,是符合学生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最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的高级形式,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如果把一个高校模拟成一个小社会,或者说是一个小小的共和国,校学生会是中央政府,职能委员会就是各部委,院学生会就是市政府(小国家是没有省、市、县之分的),班委会是乡镇一级政府。众所周知,一般的事务都应该是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负责。那么按照社会化的要求实行大学生自治,应该淡化学校、突出学院、强化班级。因此,大学生的自治,首先应该是班级的自治,学校要将整个管理的重心下移,减少中间环节,扩大学院和班级的自主权,学院学生会和班委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及时制订和设计有效的管理方法。实行这种自下而上的扁平式自主教育管理模式后,学院与学院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比拼,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能得到充分地调动。

所谓班级自治,就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围绕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目的、有计划、有系列地进行的一切管理活动。如:

自定班规,强化自律。打破过去由教师单方面将制定好的规定“强加”于学生的方式。“班级目标、班规条约、班风、班训”等均由学生们自己提出、大家讨论、共同执行,这样形成的“自律条约与规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切合学生意愿,同学们都乐意服从,自律意识浓厚,自治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

自主设岗,主动服务。班级自治倡导“班级的事大家管,自己的事自己管”,采取“人人当干部,事事有人管”和班级承诺制等举措。取消传统的、固定不变的“班长”“委员”,改由民主竞选确定的班长,甚至可以是“值周班长”,以及由其组阁班委会成员或者值周班委会成员。根据班级事务,设置很多小小的岗位,班级的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每一个人都能为班集体服务,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大学应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根据社会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本,推行大学生自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成为人格健全、自爱、自立、自强,与社会无缝对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唐志文.对大学生自治的思考——基于人的社会化要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9 -120.

[2]王洪才.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源起与意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 -6.

[3]张锋兴.努力构建大学生自治体系[J].文教资料,2009,(16).

[4]张向东.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5]武汉光华学校.实施自治管理,创建德育特色课程:武汉光华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模式构建与探索[EB/OL].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565708.

[6]刘瑞明.大学生社会化培养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012-03-20

刘志强(1975-),女,湖南涟源人,教师。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社会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不成功的学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