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的研究

2012-08-15田冰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教育

田冰

(太原大学保卫处,山西太原 030032)

改进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的研究

田冰

(太原大学保卫处,山西太原 030032)

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从提高自我认识、营造诚信教育校园氛围、加强社会诚信环境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诚信教育;缺失原因;诚信教育途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生是我们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然而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近些年诸多违背诚信理念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反思,如果不正确引导大学生诚信教育,将会严重阻碍我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大学生诚信教育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

1.诚信教育的含义

诚信教育是一个合成词,是指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诚信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与外化,并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消化吸收并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形成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诚信品质的教育过程,诚信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种知、意、行的结合。所谓知,就是人们依据对社会诚信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自己的诚信观点、观念;行,也就是诚信行为,是在“知”和“意”的作用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诚信规范的实际行动。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包括政治信仰、信念教育和为人处事的诚信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文明校园应有之义

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进行诚信教育可以确保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导向作用。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对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导向,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成才的必备素质。难以想象,缺乏诚信的高校教育会走向何方;缺乏学术诚信,不可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缺乏政治诚信,不能培养出爱国忧民的人才;缺乏商业诚信,走上市场经济的社会将无立足之地。诚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舵,没有它,思想道德建设就没有正确而明确的方向,继而,也会使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丧失方向,走向迷途。因此,当代的大学教育应重视视诚信教育,注重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

2.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成长成才的需要

诚信是为人之本源,加强诚信教育,可以健全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大学生处在各种观念、态度、品质、习惯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键期,这正是培养诚信品德的良好契机。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就有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或偏离,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经济犯罪的年轻化、智能化趋势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青年走上犯罪道路,从其内心深处来探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夯实诚信这一道德基石。

3.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需要

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即人人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主体,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亚伯拉罕·林肯有句名言:“你可以有时欺骗所有人,或是一直欺骗某些人,但你不可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因此,诚信与人相处是大学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和谐社会体系下的市场经济也需要诚信为主导。我们所建立的和谐社会体系下的市场经济是以价值规律为主导,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模式,与此相适应,经济领域的基本规范和原则是:货真、价实、公平、竞争。这些原则的焦点和真谛就是诚信,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谁就违背或丧失了诚信,谁就终将丧失其市场地位。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历经实物市场经济、货币市场经济而来的信用市场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形态,信用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本支柱之一。要想让这种信用经济持之以恒,将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坚持下去,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一定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原因的思考

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诚信建设是筑起社会前进的坚强堡垒,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意义深远,但现实中仍存在众多虚假现象和诚信缺失的现状,究其原因,包含内外因两个方面:

(一)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

首先,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3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尤其是一些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经历了一些失信行为,容易以偏概全,把偶尔经历的事情当作社会的本质。

其次,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薄弱、心理脆弱。同时,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往往关注的是别人为我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很少考虑自己为别人做了些什么。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利而背弃义。

再次,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薄弱。对他人道德要求高,而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却往往与诚信原则背道而行。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学生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拥有的诚信社会资源不足,无疑会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诚信。

(二)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接受诚信教育的第一课堂。然而,有些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扭曲诚信价值的认识,导致大学生潜意识中诚信的缺失;有些父母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品德教育;有些父母虽然教育孩子要诚实,却不能以身作则;有些父母怎认为“不打不成材”,常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慑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讲实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2.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片面地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无视大学生个体需要和个体价值,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而对诚信等基础性的道德规范重视不足,导致道德教育效果不佳。学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使学校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助长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3.高校扩招和晋级的影响。高校扩招改革从“精英式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使一般高校学生的素质和以前比平均素质降低。致使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教育资源短缺,教师负担过重,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授课质量,使得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管理风气难以形成。

4.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经济成分的多元化造就了道德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其中人的自我丧失和物化倾向的产生,使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倾向。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思想观念的膨胀,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5.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的压力驱使。当代大学生承载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争取就业机会,一些学生篡改学业档案,伪造学历和各类等级证书;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做虚假数据等,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假的不正之风。

6.社会媒体、网络的误导。网络舆论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全新的舆论形式,被称为“大众的喉舌”。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却创造了谣言和情绪型的舆论,这些舆论的滋生和泛滥成为网络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的同时,由于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差,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诚信教育功能,相反使网络成为失信的主场所。

三、改进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是立国利民的大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和谐社会和文明校园的建设。但如以上所述原因,导致目前大学生中失信行为严重,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所以要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机制和对策,应从产生问题的原因着手,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出发,使诚信教育步入科学之规。

(一)提高自我认识,树立前进标尺,解决诚信缺失的内因问题

1.提高自我认识。大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自我的修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由自身的修为高度来决定。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更要有一颗正直、诚信、积极进取的心,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力量的源泉。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前进标尺。大学生成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规范,要敢于树立标尺,向优秀的诚信模范看齐。大学生要经常提醒自己、告诫自己,要保持诚信品德,尤其是在学术方面和人际交往中,决不能做有悖于诚信的事情。

(二)摆脱认识误区,营造诚信氛围,创建培育诚信教育的沃土

大学的校园自古就是一方圣土,是人们追求学术造诣、完善自我的地方。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载体,要摆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加强科学育人,营造诚信气氛,倡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科学的解决高校扩招的社会现实问题,真正培育出诚信教育的沃土。

1.创建校园文化新载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功能,然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的,需要高投入。这种投入不光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或者说是体制上的,机制上的。在校园诚信教育上,应从两种体制上出发:一是硬件上,包括财物上的投入等,通过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版面、主题报告、影像资料等;通过举行相应的诚信比赛,举办诚信教育月、教育周等活动,从外围加强全校师生的德育尤其是诚信教育工作;通过增加如知识讲座、专题会议、座谈交流、树立典型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嵌入式教育,将诚信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在全校范围内树立正确的校风和学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另一点,要从软环境出发及软件上:在精神领域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指引,其中宣传部、团委、社科部、高校辅导员及高校社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开展与之相匹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等工作,通过校园这一级组织,连接好家庭和社会关系,充分成为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真正成为三者间的纽带,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诚信教育体系,并将其转化为长效机制。

2.教师严守自律,诚实守信,做好学生的楷模。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养成主要靠学生,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自觉地养成有直接的影响。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榜样。只有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自己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

3.建立健全学校的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现阶段高校内部存在的不诚信行为,从本源上讲是我们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至善。但从制度和条例上也存在漏洞。强化和完善高校的诚信体制建设,不仅仅是要有一个诚信的校风,还要建立起合格的人才评价制度,使人人得有其位,人人得到真正公允的评价。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成绩已经不再是他们看重的唯一一个硬性指标。除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人品和诚信的程度。学校应该建立一整套关于诚信度详细记录,如学风、考风、信贷情况,将诚信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去,使之成为实实在在的日常行为规范。在建立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对失信教师予以开除、降职、罚薪等措施进行惩戒;对失信学生,要求写检查、做班务进行惩罚,行为严重的要给予留校察看、开除处分等;对诚信者给予公开的鼓励,甚至校报、广播予以宣传,以此调动学生实践诚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失信行为。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环境对其影响相当重要。诚实守信的文化环境可促使人坚守道德自律,因此,建立严谨求实的校风,完善诚信评价的规章制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严格科学的评价制度约束和引导学生等,可以使学生取得诚信的价值认同并内化为品质付诸于实践。

(三)加强社会诚信环境的“综合治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然而社会教育却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对青年人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感化和带动社会一部分人,污浊的社会环境却能导致人们走向堕落。

1.注重家庭在引领、表率、规范对大学生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的环境。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有关诚信的故事讲明道理,通过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诚实守信的言行,引导其诚实守信。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像“曾子杀猪教子”就是十分典型的事例。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德国家庭里的家长都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品质的氛围,所有的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生活中要贯彻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宗旨。正是这种父母以身教重言教的教育方式,使得这一美德代代相传。

2.在社会上弘扬传统美德,打造守信政府、诚信企业。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无不在增加孩童文化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也是“社会的实体性超规范”[1]。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建设一个取信于民、讲诚信的现代政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体现社会正义,是现代政府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面临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同的个人利益、多元的公共利益等复杂的冲突时,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扬民主精神,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善用“协商对话”,兼听众说,同时也要出以公心,不徇私情,不偏不倚,不弄虚作假,不悖理,处事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讲诚守信,公平无欺,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第一生命”[2]。所以打造诚信企业、诚信经济,规范各类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将不守诚信者及时逐出市场,对提高全社会诚信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对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打造诚信媒体,做好大学生舆论引导。目前中国的传媒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无论是各种媒体的数量还是规模,以及地位和影响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新闻媒体为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强调“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并参与到商品的“打假”行动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媒体内部上至领导,下至采编人员,都要把诚信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从业的第一准则,进行推广和落实。树立诚信观念,认真恪守“以诚为本,以信为重”的原则,大力宣传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和现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诚实守信的人生境界,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只有媒体诚信,社会大众接受的才是正确的舆论向导,整个社会的社会诚信风气才会在整体上有所改观。

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任重道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每个家庭、高校和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互通有无,需要高校的每一位教师辛勤工作,积极探索,迎难而上。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的风气会越来越好,大学的育人环境会愈来愈佳,诚信教育的体系会更加科学,体制会更加长效。我们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度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实现国家的科学和长远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唐纳森.有约束力的关系[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

[2]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责任编辑:王丽平]

Improvement and Refin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grity Educational Approaches

TIAN Bing
(Security Department,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32,China)

Honesty missing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Strengthening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The improvement and refin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education can be realized by improving self-awareness,creating the campus atmosphere of integrity education,and strengthening“comprehensive management’of social integrity environment.

integrity education;cause of loss;integrity educational approaches

1671-5977(2012)02-0088-04

G641

A

2012-03-11

田冰(1982-),男,山西长治人,太原大学保卫处干部。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