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前沿

2012-08-15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2年5期
关键词:雷珠结果显示单抗

中医减肥现成效

最近,一项发表在《Obesity Reviews》上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和生活方式干预相比,中医针灸和中药疗法减肥效果更为明显,作用类似于减肥药,且副作用较小。

该研究纳入国内外的96个中医随机试验,其中,49个试验采用中药治疗,44个试验采用针灸治疗,其余3个试验采用中药和针灸联合治疗,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9个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药与减肥药芬氟拉明和二甲双胍的减肥效果相似。但因为试验数目有限且样本含量较小,导致试验结果存在异质性。

该研究尚未排除年龄、性别和肥胖状态,但排除了孕妇、哺乳期妇女、病情严重或继发性肥胖者、临床前研究、病例报告、自我控制及非随机试验。初次测试结果显示,体重、身体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和体脂肪百分比均有变化。

15个针灸试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比不治疗假手术、联合干预和改变生活方式组减肥效果明显,针灸的RR值为2.14,但因为试验数目有限且样本含量较小,导致试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在包括氟拉明、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西药与针灸治疗的11个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针灸减肥效果优于西药,但同样存在异质性。

根据体重减轻的平均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不论是中药(体重下降2.93kg,95%CI-1.81~-4.05kg;BMI减少1.36kg/m2,95%CI -0.89~-1.82kg/m2)和针灸(体重减少1.85kg,95%CI -1.03~-2.67kg;BMI减少1.42kg/m2,95%CI -0.63~-2.20kg/m2)效果更为明显,而且体重不易反弹。

中药和针灸的副作用较小,主要为胃肠道症状。与此同时,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还会出现局部皮肤反应。

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国内外中草药配方不同、国内研究方法相对较老以及某些研究引文追踪不够完整。

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的疗效和耐受性。鉴于减肥的强大需求,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为未来随机临床试验干预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该研究认为,将西方推崇的科学探究和中医的整体疗法结合起来,可能会成为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用可能不会降低死亡率

最近,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胰岛素单药治疗相比,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检索了2011年3月前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文摘、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拉美加勒比健康科学文学和CIANHL的相关数据。此外,还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协会提供的糖尿病相关研究、确定试验的书目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同时,评论者还接触过相关的试验和制药公司的调查。

荟萃分析主要纳入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和胰岛素单药治疗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侧重于年龄在18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期限为12周或者以上。

该研究显示为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用可以降低由胰岛素引起体重增加的幅度,同时,二甲双胍还会降低糖异生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尤其是超重或肥胖患者。因此,该研究为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汀类药物不会导致糖尿病发生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服用各种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均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该研究纳入了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此外,还有2,870名与之相匹配的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药物组五年内死亡、急性冠脉综合症和新发糖尿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五年内,与中等剂量组相比,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与服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较高,但仍无统计学意义。

与安慰剂相比,他汀类药物导致糖尿病进展的风险可能存在,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是否与药物剂量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内,小剂量和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组糖尿病发生风险均为4%,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随访五年后,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6%。

多年来,已证实他汀类药物益处多。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患者的益处明显大于诱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该研究指出,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他汀类药物对高危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还需进行一个大型的前瞻性研究,受试者应包括妊娠糖尿病妇女、亚洲人以及土著美国人。此外,该研究没有涉及新发糖尿病对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该研究认为,研究过程中对他汀类药物的分组可能更适合普伐他汀,后者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遗憾的是,该研究没有对他汀类药物和普伐他汀进行对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新突破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作为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新药,雷珠单抗不仅可以维持和改善视力,而且对视网膜解剖学有益。

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旨在评估患者的视力。

研究结果显示,雷珠单抗0.5mg组、0.3mg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获得至少15个最佳矫正视力字母的比例分为别42.5%、39.2%和15.2%,换句话说,与安慰剂相比,雷珠单抗作用更为显著。与此同时,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视力有了迅速提高(在第一次注射后的7天)。

该研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小。不过,尚未提出有关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将在4月发表。

该研究中出现的眼部不良事件与既往雷珠单抗研究一致。患者出现潜在严重不良事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有关。在研究过程中,雷珠单抗0.5mg组中风发生率较高,而且雷珠单抗组所有的死亡率均较高。

与安慰剂相比,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视力减退(15个字母以上)程度要小。

该研究显示,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模式已经有所改变,患者有可能在第一年接受6~7次注射或随后几年的2~3次注射后视力会有所改善。

当前,因为程序问题,雷珠单抗的价格还没有批准,预计每剂价格约为1,900美元,不过,还要根据患者视力减退的具体程度而定。

该项研究集中在视网膜治疗由传统的激光治疗向药物治疗的重大转变,是视网膜治疗史上的新突破。

猜你喜欢

雷珠结果显示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