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高效课堂从单元整合教学开始

2012-08-15闫桂珍

中学语文 2012年16期
关键词:林冲写景散文

闫桂珍

当前,全国中小学已全面地实施新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角色都相应地改变了。同样,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角色也随之改变,广大教师在新理念的激励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追求高效实效精品课程;改变了以往低效、松散、沉闷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培育人才的难得机遇和舞台,而且这更是挑战。因为新课程是要求教师以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授课育人。国家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教材编写上打破了老教材(原人教版教材)编写内容与体例,采取模块形式,教材内容全新面貌全新,容量增大。并设有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主教材就有19本,比原教材增加了几倍的内容,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全部给学生讲完这些内容,有很大的难度,或者说根本实现不了。为此,我们就要真正把研究性的教学落到实处,研究性教学之一就是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法,来达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精品的目标。精心研究教材,采取科学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新课程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比较法教学,以读促写,实施单元整合教学

必修教材有五个模块,每一个模块有四个单元共12篇课文,有知识短文3个单元: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按教学任务的要求,一个学期要学习两个模块,24篇文章,再加上知识短文,内容就更多了。如果每一篇都讲,面面俱到,一方面是课时不够,另一方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就要进行单元教学整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以读促写,来设计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

例如:学习“必修2模块”的第一单元——现代散文阅读鉴赏。高一学生对于阅读鉴赏散文,尤其是学习写作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不知道如何去读去写。据此,在这一单元的散文教学中,就要力争解决这一难点:根据本单元三篇课文内容和特点,进行单元整合,运用单元比较性教学法和提供教学模板范例,来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散文的能力。

单元比较法教学就是把同一单元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进行相互联系性的教学;而不是传统的一篇一篇的孤立讲解学习。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写景散文要“亲近自然,抓住特征,注重情趣与理趣”的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

(一)具体任务:

1.制定单元目标:

①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品情感。

②学习多种角度和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③模仿本文结构形式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仿写一篇散文。

2.课时安排:三篇文章共安排课时6节课(包括阅读写作)。课时分配:按照教学目标,学生小组研究学习两节课,共同交流一节课。写作三节课,一种文体结构仿写一篇。

3.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研究性学习要解决如下问题:

①阅读这三篇散文,了解作者及背景,整理他们的代表作品。

②每一篇的结构和线索是什么,是否相同?三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写景的方法和角度是否相同?

③写景散文要亲近自然抓住景物特征,这三篇课文各突出景物怎样的特征?各采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异同?对写景抒情起到了什么效果?

④各学习小组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张贴在后面的黑板上,供其他组同学讨论解答。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最后再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即总结出写景散文共同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作文仿写。

(二)指导鉴赏:

1.散文都有文眼,文眼大都在开头,也有在中间。

如:《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绿》:“它(绿)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散文都以感情为线索。

①《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的感情为线索。

②《故都的秋》以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为线索。

③《囚绿记》以对绿枝条(绿藤)的爱为线索。

3.写景抒情散文大都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修辞的写景抒情手法,使文章富有画面感。

散文描写的角度有远近、高低、动静、视觉与听觉、联想与穿插等。作者的感情也有起伏变化。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

如:《荷塘月色》第4节:描写“月下荷塘”就是如此。这一段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博喻。写景很有层次,依次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这一段写景的角度有远近、动静、高低、视觉听觉等。《故都的秋》第4节和《囚绿记》第6节均体现同样的规律。

4.单元归纳不同点。

《荷塘月色》:明以行踪为线索。离家去荷塘——荷塘小径——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思古怀乡(回忆江南采莲)——推门入家。暗以情感线索是圆式的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故都的秋》结构:总——分——总。开头:总写对故都秋的感受。“故都的秋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中间分写五幅画面,来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结尾总括全文,直抒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囚绿记》结构线索:寻绿——观绿——爱绿——囚绿——释绿——怀绿的情感变化。

(三)指导仿写。

在每教完一篇课文后,我都将课文特点作为写作要求请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仿写的作文要求,第一篇写一处景色,可以是家乡的或者是风景名胜,校园之景等。模仿《荷塘月色》写一篇圆式结构、以行踪为线索的文章,要求重点写三个景点。采用多角度写景法,由远而近,由声觉到视觉,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中间要有回忆穿插。第二篇写四季中的一个季节,《雄关之——》,要求有总分结构,中间3—5幅画面,首尾要运用对比和排比修辞,中间要引用有关评论内容。第三篇要求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用拟人象征手法,可以水、根、山、树、花、桥、小草、小动物等为歌咏对象,并有引用相关古今诗文句,或回忆的内容,来丰富内容升华主题。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学生的散文写作,无论在谋篇布局上,还是在修辞表达上都有了明显提高。

二、抓好切入点,实施单元整合教学

小说是由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构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要探索适合于小说教学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法,每一篇文章的教学找一个切入点来解读小说,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以培养他们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如在教授必修与选修教材中小说单元时,我就采用这种教法进行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它的单元话题是“叙述角度”,围绕这个问题,《桥边的老人》叙述方式以“我”的角度、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故事,体会叙述人称的不同,从而体会到主人公不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墙上的斑点》围绕“墙上的斑点”这个核心抓住花瓣结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联想能力,体会意识流的创作特征。第二单元话题是场景,《炮兽》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突破场景和环境写作概念的区别。为了解决问题,这篇小说篇幅长,共写了三个场景。第1场景:炮兽肆虐、惊心动魄。第2场景:人兽大战,紧张激烈。第3场景:赏功罚罪 ,跌宕起伏。我们抓一个场景就可以,另外两个,学生就可以模仿这种形式自主学习。为了引导学生明确场景和环境的区别,让学生把场景描写的文字删掉,就剩下主要核心内容的话。这样学生就明白场景描写极尽铺垫渲染,场景描写要以人物为中心,而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的风霜雨雪,也有少量的社会环境。如果场景作为开头给全文定调,那么场景和环境的作用就一样。

“必修5模块”中的第一单元也是个小说单元,共有三篇文章。按传统教学方法是抓情节与环境描写来分析林冲性格的变化发展。我教这一课时,主要抓细节描写和道具的作用,来分析林冲性格的变化发展,一下子把学生学习热情激发了起来。各小组的同学细心研究,发现了很多处有作者设下的悬念与细节的内容。如李小二开的小酒店这一细节,就很有用意。因为李小二是在草料场附近开小酒店,就为后文陆谦找差拨来帮助谋害林冲提供了便利条件。而这又恰恰让李小二夫妻听到,并及时报告恩人林冲要多加提防,才引发了后边的一系列矛盾。当看到大雪压倒了草料场时,林冲买酒时用雪盖住火盆中的火,以表现他的细心小心谨慎,忠于职守。二是表现草料场的火起,不是林冲的责任,是有人故意纵火的。还有山神庙中林冲买酒时怕风吹开了门,随手搬了块大石头顶在门上,而当陆虞侯三人火烧草料场后来到山神庙避雪,也是为了看他们放火烧草料场的杰作,以准备拣林冲几块尸骨回京报功,在他们推门想进山神庙时,推了一下门没有推动(因为门后有林冲放的一块挡门的大石头),就背对着庙门,看着大火烧着草料场,得意忘形地谈论着他们的实施的谋害林冲的阴谋,而此时林冲正在山神庙里,听个真切,顿时怒火中起,奋起杀敌,痛快淋漓地斩杀了富安和差拨,结果了陆虞侯,便投东而去,奔向了梁山。所以林冲在庙门后放的这块大石头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是一个闲笔。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主要就抓住一个套子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小学的内容。让学生围绕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别里科夫在别人的笑声中死去了?以此来探讨他的套子式的生活、思想、言论的危害。进而来认识小说深刻的主题和人物的典型意义。《边城》主要抓小说的“人性美”、“风景美”和“风俗美”来指导学生鉴赏作品,体会湘西人的纯朴、纯真、纯美的人性。同时与选修模块中《中外名人传记》的内容进行整合,把其中的有关于沈从文的内容穿插其间,进行研究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清楚沈从文人生的轨迹、思想追求及写作意图。再结合选修模块《影视名作欣赏》的学习要求,安排学生观看电影《边城》进行影视文学学习指导。将影视言语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来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这种整合教学法,所教的内容联系广泛,教学信息量大,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是达到高效课堂的有效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抓住一个重点问题,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好思路。

三、通过研究性学习,将选修与必修教材进行整合(包括课内与课外的内容的整合),实行高效课堂教学

诗词教学和古代散文教学,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篇目,我们教学时,不可分割开来,应进行重新筛选整合,把相关的作家的内容或一个时代的内容放在一起学习。如高一下学期结合必修三诗词教学这个板块,教师要以必修教材内容为基准点,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据此写成系列评论或读书笔记。比如讲到唐诗:杜甫《蜀相》,先介绍杜甫的生平、思想、风格等,并拓展不同时期作品,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关杜甫的诗歌,如《阁夜》《登岳阳楼》《旅夜抒怀》等,与从唐诗鉴赏词典中选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诗一起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学习,在学习这一块内容时,还可把选修模块中《中外名人传记》的内容穿插其间,如学习杜甫的诗,就把这个模块中的有关杜甫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知人论世,学生由杜甫的生平经历,很容易掌握杜甫的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每个小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来解读鉴赏诗歌,一节课可以每人讲一首,学习四首到五首,这比老师一个人讲提高了很大的教学容量。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来切身领会杜甫的诗歌的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诗文的积极性。笔者已经引导学生做了如下专题研究:诗经专题、古诗十九首、汉魏乐府——三曹诗(建安文学)、陶渊明田园诗、南北朝诗歌。唐诗宋词:王维诗歌、李煜词、李白诗歌、杜甫诗歌、白居易诗歌、杜牧诗歌、李商隐诗歌、李贺诗歌、陆游诗词、柳永的词、苏轼诗词、秦观词、李清照词、辛弃疾词、姜夔词等。重要诗人的诗我都会拓展20首左右,然后由学生背诵,写鉴赏文字或小论文,还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词。这些做法都是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有关于古代诗词散文进行整合进行教学的。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说:这样学习,一学期能学习100-200首诗,内容集中,学习起来有感觉,有收获,鉴赏诗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感觉语文课很厚重,国学很值得我们学习。学好语文对人生思想修养文化素质读写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林冲写景散文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智海急流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写景的妙招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