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困境·路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思考

2012-08-15孙丽丽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孙丽丽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普及化,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武装人民群众,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价值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到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真正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迫切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随着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人们的思想困惑日益增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真正把握和用好机遇、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须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统一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激发出来,在人民大众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并转化为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硬实力得到空前的提升。然而,相对于硬实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显然有较大的差距,与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亟待拓展。我国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之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由之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中国文化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一)思想信仰危机

思想信仰体现着一个人认识问题和观察世界的高度,是一个人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应然角度来讲,党员干部理应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最坚定的信仰者和践行者。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不断加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扩大,这反映了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从实然角度来看,也有个别党员干部不信主义信鬼神、不信马列信风水、不信组织信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产生动摇,甚至根本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据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程萍博士所作的“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四种迷信现象的情况,并对“预测”的灾难有恐惧心理,至少是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党员干部思想信仰危机严重影响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二)理论解读误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误区,其中,庸俗化解读首当其冲。那种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归结为几条原理、几个具体结论的做法,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有用性遭到质疑。庸俗化的东西尽管可能“易懂”,甚至“有趣”,但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根本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庸俗化只能使理论变成粗鄙低劣的东西,变成马克思主义的赝品,不但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而严重损坏了理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此外,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还存在诸如把马克思主义泛化、工具化、学院化、神圣化等误区,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多元文化消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改变了以前价值单纯的状态,社会价值日趋多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及其负面效应,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必然对我国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冲击;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扩大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的可能途径,如此等等。多元文化、各种主义势必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影响和冲击,难免会使一些人在价值选择中陷入迷茫,甚至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同时,由于价值多元化,“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的提升,使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个性和关注自我,同时也导致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成员之间越来越难以达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以往人们习惯采用的单一价值引导方式,无法面对价值多元化、社会大众主体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强化的新局面”。这些都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挑战。

(四)不良学风干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理论,理论研究只有关注现实、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与时俱进,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当前理论界、学术界却存在着脱离现实、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不良学风。主要表现为:视阈狭窄,缺乏现实关照;现实性与学术性的二元对立;“以西解马”的解释框架的流行;晦涩文风盛行。如果听任这股脱离实际的学风蔓延,失去对当代中国现实和问题的关注与分析,不仅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可能产生误导决策的消极后果。在当前不良学风中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还有浮躁学风。有这种学风的人也研究理论问题,但不扎实、不严谨。虽然热衷于侃侃而谈,但不能说清楚问题,有的急功近利甚至哗众取宠。这些人也关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但是由于不重视深入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没有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就急于下结论或照搬教条,因而不可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五)网络环境影响

21世纪我国步入了网络时代,网民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仅已经成为各种信息和社会舆论的集散地,而且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社会思想热点讨论的前沿阵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以其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使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汇聚更加集中,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碰撞更加剧烈,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更加突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呈现扁平化、无界化、即时化特征,使传统的信息舆论引导调控手段相对弱化。特别是随着即时通讯、手机短信、新闻聚合、微博博客、搜索平台的发展和宽带、无线接入的普及,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发布者和传播者。如何跟上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强化共产党员的忠诚意识

忠诚,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人们衡量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先进的政治组织,为了更好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讲忠诚。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和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列宁曾经指出:“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就必须学习。”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含义,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其次要深入实际,服务人民。在实践中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群众心连心,同群众同甘共苦,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感情根基。最后要建章立制,约束行为。建立和完善德才标准的评价机制,净化被“潜规则”污染的官场环境,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强化检查、监督执行和纪律处理机制,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清除蛀虫与毒瘤,从而在全党形成公道正派,有利于强化党员干部忠诚意识的氛围。

(二)抓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普及工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到全体人民当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入耳入脑的大众话语,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价值认同。这就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防止庸俗化。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普及,对于推动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勿庸讳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和形式主义的偏向,这需要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多加注意。二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防止经院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点;必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紧扣时代脉搏;必须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晦涩艰深变得清晰易懂,由死板教条变得活泼生动。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水平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大呼隆”和大数量,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统一。这就尤其需要理论创新,防止低水平重复。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大众文化

马克思主义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不能停留在官方倡导和学术研究的层面,而是要走下圣坛和讲台,与群众的精神需要相结合,实现从理论形态向文化形态的转化。实现转化的根本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大众文化。首先,“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实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与共生,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整合力,从而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化大众的有机统一”。其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让马克思主义由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成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基础和精神纽带。最后,在当代中国,应当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从国家意识形态转换为大众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日常化、生活化,成为个人文化品格的一部分。

(四)积极倡导优良学风

党风决定学风,学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文风好坏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积极倡导优良学风,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积极倡导优良学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当今形势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弘扬优良学风,克服不良文风作为突破口。一要善于用事实、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话,力戒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增强亲和力、感染力,追求针对性、实效性,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夸夸其谈。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要拿来实际运用。因此,在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时,应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需求结合起来,让理论在推动实践中放射出灿烂光芒。三要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理论武装工作关键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在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中推进大众化;在深化理论武装、深入指导实践中推进大众化;在关注热点难点、着力解疑释惑中推进大众化,紧紧围绕“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界限”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把道理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

(五)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平台

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巨大潜能,拓宽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传统路径,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首先,加强各大主流网站的建设,强化理论对网络舆论的“引领”。构建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网络传播体系。其次,通过电视讲坛、博客论坛等形式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组建专职的网络理论队伍,在各级新闻网站通过宣讲、讨论、答疑等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最后,组建网上党支部和网上团支部,开展跨区域的党课、团课活动,通过“博客论坛”、“思想园地”、“文化园地”等形式,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主题研讨、交流体会、传递政策等活动,提高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敬斌.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5]列宁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黄长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路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7]陈家付.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明取向[J].理论探索,2012(3).

[8]陈自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J].理论探索,2009(6).

[9]王建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9(6).

[10]唐顺利,谭吉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判标准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