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改革

2012-08-15

中国水利 2012年14期
关键词:发卡行支持系统公务

湛 慧

(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100053,北京)

随着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了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公务卡制度改革自2007年推行以来,覆盖面不断扩大,发卡量快速增长,对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结算、规范公务支出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水利部机关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公务卡报销制度3年多来,不仅减少了单位现金的收支结算,开具支票及汇票等繁琐日常工作,而且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公务支出公开透明,从制度和技术手段上加大了对公务支出的监管力度,收到明显效果。

一、积极推进公务卡的使用

1.公务卡及其特点

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支出运行机制,使资金支付由“中转”变为“直达”;财政部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预算单位支付情况,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但一些预算单位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规避财政监管,制约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此,财政部开始研究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是指部机关在职职工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同时具备财政财务管理属性;公务卡具有“消费留痕”的特点,公务卡制度的直接作用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用公务卡支付结算。

2.公务卡的使用及成效

早在2009年1月1日,水利部机关公务卡操作按 “银行设定额度,个人持卡结算,单位统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的流程进行,将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务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结算。2012年1月1日实施《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财库〔2011〕160),将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共计16项日常公务支出项目强制使用公务卡结算。为此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印发水利部机关公务卡管理办法的通知》(办财务〔2011〕486),特别明确了部机关财务部门和持卡人的职责,规范公务卡强制结算管理的方式。强调了凡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应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结算。公务卡的使用明确了资金流向、流量,大大提高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共财政管理,有利于减少和控制不合法、不合理的公务支出,避免浪费和腐败,有利于审计发挥监督作用。很大程度降低了部机关日常现金提取和现金库存量,减轻了出纳人员提取现金、盘点现金和保管现金的压力,提高了财务人员工作效率。

3.公务卡强制结算的意义

实施公务卡报销制度后,在原报销审核要素基础上增加了公务卡结算项目的审核,对持卡人提供刷卡信息,如交易金额、报销金额、商户名称等审核,并与公务支出事项进行核对,这样就保证了公务支出的真实合法性,对公务支出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使公务支出消费的信息有据可查,公务卡中的强制结算目录把近年易发生腐败的公务支出项目如会议费、培训费等也列入其中,找到了解决公务支出腐败问题的切入点,对公务支出公开透明运作,降低公务支出数额,防止小金库滋生,强化资金管理意义重大。

二、公务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部机关实施公务消费刷公务卡制度已有3年多,通过对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公务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公务卡制度认识不足

①建立公务卡制度,目的是满足财政动态监控管理需要,能够掌握所有通过公务卡支付报销的详细消费信息,有效解决传统现金结算方式存在的支付信息不透明问题,从源头防治腐败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对公务支出过程全面监控,强化资金管理。有些人员对公务卡制度设计认识不足,不主动接受公务卡制度的监管,怕麻烦,担心一旦过了免息期报销产生罚金影响个人信用,不愿意使用公务卡,能不刷就不刷,主观上造成“应刷未刷”。

②公务卡管理制度规定,严禁预算单位将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卡管理范围,而司局的借调人员承担着日常公务消费支出工作,无法刷卡,在公务消费行为中事先以现金垫支,报销时财务只能支付现金,影响公务卡正常使用,降低公务卡利用率。

③对公务卡没有概念,刷了自己的信用卡或工资卡,无法在公务卡系统中为该笔公务消费还款,导致现金支出,客观上影响公务卡的使用。

④在网络上购买机票而没有提供完整的消费信息,导致无法通过公务卡系统还款,不得已报销现金,同样降低了公务卡使用效率。

⑤遗失补发公务卡后未及时办理手续进行公务卡系统维护的,不得不支付现金,让其自行到发卡行还款等,不能发挥公务卡的作用。

2.公务卡使用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①POS机覆盖范围在全国各地差异较大,北京等大中城市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通过公务卡消费。公务卡消费商户需支付手续费,增加了其经营成本,所以商家不愿意配合使用公务卡。

②公务卡免息期短,逾期还款不仅有罚息还会影响个人信用,对长期在外出差的持卡人办理报销业务的确很繁琐,也导致持卡人不愿使用公务卡。

③发卡行申办公务卡的个人信用记录等信息审核有误,在办理公务卡中曾因发卡行审核信息的原因,延误办卡。

④公务卡申办成功或遗失补办后,需经单位财务部门确认核实后再由发卡行进行公务卡支持系统维护,方能使用,降低了公务卡使用效率。

⑤公务卡支持系统不完善,工作效率低下,在操作过程中会经常掉线,需重新登录公务卡支持系统。一张支票可对应5个类款项,但实际中涉及类款项往往超过5个,为了满足目前公务卡支持系统的要求往往要多次汇总,多次开具支票,降低了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目前一笔公务消费支出业务只能还款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笔业务涉及两个部门,分别报销只能还上一笔,另一笔只能以现金支付。在接近还款日公务卡支持系统难以登录,影响公务卡正常录入还款。

⑥公务卡使用范围相对窄,部分行业不能通过公务卡办理业务,也客观上妨碍了公务卡强制结算的推进,如差旅费中占比重较大的火车票及出租车票等。

三、公务卡强制结算的建议

1.首先要加强公务卡管理政策的宣讲和培训

使财务人员和持卡人认识到实施公务卡制度的设计意义在于公务消费“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监控”,是对公务消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要做到主动刷卡,同时熟练掌握公务卡强制结算的目录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要求,从严控制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支出事项,在公务卡管理制度中明确一旦审计出了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财务人员在单位人员新增加时,及时组织办理公务卡的申领;对于调出、退休人员在对其公务支出办理报销还款手续后,及时通知发卡行停止其公务卡单位报销还款功能。公务卡信息变更或遗失补办后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对公务卡进行维护。借调人员在无法使用公务卡结算时,应到财务部门办理使用转账支票或银行汇款手续,禁止现金支付。公务卡信用额度不能满足公务支付需要时,持卡人可通过部机关财务部门提前向发卡行申请临时增加信用额度,或通过转账支票或银行汇兑进行结算。

2.发卡行的服务需不断改进

建立公务卡制度,不仅不会给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银行卡作为结算工具,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增加POS机覆盖范围,减免商家服务费,鼓励商家使用POS机结算公务卡,改善刷卡环境,鼓励不同行业通过公务卡办理业务,从而拓宽公务卡的使用范围。规范有关POS机使用和银行卡消费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送等方面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公务卡应用环境。发卡行应对申办公务卡的个人信息和信用记录等认真审核,公务卡申办成功或遗失补办后,发卡行应主动为其进行公务卡支持系统的维护,从而提高公务卡使用效率。应增加公务卡支持系统服务器数量,便于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公务卡还款操作。发卡行应与预算单位就公务卡支持系统使用情况经常沟通,根据预算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升级,为公务卡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3.建立完善的公务卡使用考核机制

公务卡是预算细化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化,是财务制度改革不可分割的部分,应与预算编制细化、预算执行强化及预算公开相结合。财政部可对公务卡执行情况进行大检查,依据各预算单位公务卡执行情况制定出更完善的实施细则,重点明确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情况下的财务审批程序和报销手续,设计公务卡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现公务卡实施后对现金支出的控制力度。督促预算单位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抓好有关政策要求的落实工作。针对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应该强化绩效问责机制,公务消费合理与否,工作成效如何,都要进行绩效评估,对于违规公务消费或无明显绩效的,应采取必要的问责措施。

猜你喜欢

发卡行支持系统公务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最高法: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应予赔偿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银行卡盗刷案件中的责任承担研究
铁路公务通信平台构建方案研究
银行卡跨行POS机盗刷纠纷责任认定研究
新时期做好公务接待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基于IMPACT2002+的机械加工过程绿色综合评价应用支持系统
同一银行异地转账将不收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