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忧伤的一角

2012-08-15何怀宏

中国工人 2012年2期
关键词:恩惠反省底线

中国忧伤的一角

中国近年来固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的一些国人朋友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过于盲目自信了,甚至我们能看到有一种“虚骄之气”在开始滋长。中国其实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就还是一个“跛足巨人”。这里不考虑那些吸引世界的高端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发展,而只是考虑社会的“底线”。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底线生存”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的“底线伦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谈到生存的底线,我们看到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在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还得不到符合人的身份的起码生活条件;或者说为了得到这种生活条件,就得冒生命的危险或从事身心俱疲的劳作。而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也还得不到充分的宪政和法治的保障。

然而,比起这些灾难来,更让我们感到沉痛的可能还是道德底线的被突破。有人要跳楼,在围观的众人中,竟然有些人喊出“跳啊、跳啊”,结果这个人真的跳了;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持少女,少女多次求救,竟无人援手;运油大卡车出了事故,竟无人去抢救司机,而是纷纷去趁机哄抢燃油;还有不时出现的暴力事件和暴戾倾向,轻易地剥夺了他人的、最后也有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这一年来发生的系列杀童案件、杀亲案件,更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和无比哀伤。

这里我们就要谈到反省的问题了,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国人的自我反省。底线生存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底线伦理的问题。听凭一些人处在底线生存的状态,本身就说明我们的底线伦理出了问题。而让一种自我反省能力在我们的心中苏醒,让一种同情和理解的能力在我们的心里壮大成长,让一种对于底线伦理的常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是我们解决社会底线问题的前提。而在这方面,我们的自我反省能力是处在怎样一种状况呢?

在这里至少存在两个反省方向上的不足。一是尽量就其大而言,我们的反省是否也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气度?或者是否完全开放和自由?

另一个方向则是尽量就其小而言,我这里只说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一些生活的细节,但却是真实的事情,比如名校幼儿园演出,家长拍照,总是有一些家长会挤到台前,不顾挡住了后面坐着的孩子的视线。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日常幸福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小节不注意,大事未尝不会同样处理。

如果说对现实的生存和道德问题的关注是第一层次的忧伤,对自我反省能力缺乏的关注则是第二层次,亦即更深层次的忧伤了。因为,如果我们有后一种反省能力,我们就能充分意识到并立即着手解决前一层次的问题。然而,我们有可能处在一种“自大狂”或者只是对外人愤怒的状态之中而不自知。

这里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又不能寄望于一个全能政府或全权政府。因为一个能够什么都给你的政府,也会是一个能够什么都拿走的政府。政府要极其慎重地使用暴力,也要极其慎重地施予“恩惠”——这“恩惠”其实也是取之于民的。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将希望寄托于我们社会、寄托于我们自己,而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也必须实行法治而非人治,放手让社会或民间的力量成长起来,在可以自我治理的领域内充分自治,让公民有一种人们应该具有的独立性——公民责任和权利意识可以在这种独立性中得到最好的发育。

【何怀宏《南方周末》2011-1-1】

栏目主持:叶静

猜你喜欢

恩惠反省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壹月记事簿
记事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浅析中日两语言中的授受关系
爱你本来的样子
《恩惠》中女性人物的成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