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评黄运基长篇小说《巨浪》

2012-08-15熊国华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1期
关键词:排华巨浪天使

熊国华

(熊国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和现代诗学。Email:642494272@qq.com)(责任编辑:袁艺林)

华人移民美国已有200多年历史,即使从1848年加州爆发“淘金热”引起大规模移民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如何描述这一世界性的移民现象,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社会历史意义,是文学艺术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美国著名华人作家黄运基先生,以自身移民美国大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广博见闻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异乡三部曲》,其第一部《奔流》、第二部《狂潮》,已经先后于1996年和2003年由沈阳出版社推出,受到海内外文学界的好评,第三部《巨浪》也于2012年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三部曲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层面互相衔接、层递发展,构成了一幅华人百年移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描述了华侨从被“卖猪仔”挣点钱回国“落叶归根”到华人不断争取民主人权、参政议政在美国“落地生根”的过程。《巨浪》的问世对于黄运基跨越两个世纪和中美历史风云的《异乡三部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人权:小说主题

毫无疑问,《巨浪》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华裔、非裔争取民主、自由等生存权益的各种活动而展开的。书中的主要人物余念祖,其爷爷是19世纪末“卖猪仔”到加州的劳工,“冒籍”移民后改姓余,挣了一点钱后返乡娶妻生子,又把儿子余荣祖“冒籍”移民到美国。余荣祖仍然是挣钱回乡娶妻生子,1948年把15岁的儿子余念祖“冒籍”移民到美国。这种“冒籍”的不合法行为完全是由美国的排华法案造成的。早期华工被卖猪仔到美国,在西部开垦荒地、种植果园、发展渔业、修建横贯美国东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受到美国白人的种族歧视和极端排斥。1870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竣工之后,华工在美国被解雇、驱赶、凌辱、殴打、杀害的事情经常发生,排华分子通过法律手段制定许多法规、法案侵犯华人权益。1982年美国国会竟然通过了一项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驱逐没有适当证件的华人出境,致使华人入境人数急剧减少。当华人在异国的生存权利几乎被剥夺的境遇下,维护合法人权和人格尊严就成了生存的基本吁求。而美中关系、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实力和地位的变化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境况。

余念祖刚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即被关押到移民局等候非法审讯,身不由己地投入到争取和维护华人移民权益的一系列活动中。他参加进步组织华侨青年联谊会,排练节目纪念“五四”30周年,参加余锦棠主持的《金门侨报》和唐人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庆祝大会。他在麦卡锡主义横行的五十年代主张美中建交、反对韩战,被美国军队开除了军籍。他在六十年代“坦白运动”中因为“冒籍”移民问题被判入狱而跟美国政府打官司长达十年;他反对越战,积极参加支持美国黑人争取投票选举权的运动。他在七十年代发起成立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持《金门侨报》,为美中建交奔走呼号,极力支持华人参加竞选市议员。华人胡小慧在当了8年旧金山市议员后成功当选加州众议员,在州议会积极呼吁“为1882年排华法案和1910-1940年天使岛移民拘留所虐待华人的历史,向华人道歉”(黄运基227)的提案也成功获得通过。最后,美国国会参议院全票通过一项决议案,就1882年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小说作了如下真实描述:

国会参议院这个决议案是由加州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范斯坦和麻州共和党国会参议员布朗提出的。范斯坦说:“‘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可耻的一页’,这段历史绝对不能被忘却。我希望通过这个决议案,能让那些不知道历史上这段令人遗憾篇章的人清楚真相,彻底结束那段困难时期给华人移民家庭及后代带来的伤害。”布朗说:“道歉无法消除我们对华人移民造成的伤害,但承认我们早年犯下的错误,非常重要。”决议案同时承认在排华期间发生在旧金山及全美各城市的种族歧视事件,也对当时拘留在旧金山天使岛上的华人移民表示认错。(黄运基280)

这项决议案为美国华人了结百年耻辱,讨回了迟来的公道!

在《巨浪》中华人参政议政成了一种风潮,2010年华裔李孟贤出任旧金山代理市长,并在次年的竞选中连任市长;屋仑市选举的结果则由华裔关丽珍获胜,成为该市第一个女性市长。正是由于无数进步华人共同长期的艰苦奋斗,以及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提升,华人从被排斥的少数族裔逐步参政议政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展现出华人的智慧才华,获得了应有的合法权益和地位。

二、女性:前台人物

《异乡三部曲》的前两部,比较活跃的前台人物都是以男性为主,如余锦棠、余荣祖、余念祖、陈洪光、吴仲云、黎浩然,以及黑人占美,等等。《巨浪》则不同,它的开头是从两个女性写起的:刘珍在五十年代同丈夫徐风一起从美国回中国参加祖国建设,没想到作为科学家的徐风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自己只好带着儿子徐雷到美国谋生;咏梅是应离别20多年的丈夫黎浩然的邀请移民到美国去的。这两位女性在香港飞往美国的飞机上不期而遇,引起了后面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故事。

或许是女性的地位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或许是小说作者周围确实生活着一群杰出的女性,在《巨浪》中一群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走上了小说的前台。刘珍带着伤痛回到美国后,很快投入到华人社区的工作,并和正直豪爽的忠义堂堂主李俊贤开始了新的生活。咏梅和黎浩然在抗日战争中是并肩打游击的革命战友,战后一起留在家乡当教师,因为黎浩然在美国的老父无人照顾,便于1948年移民到美国。夫妻在离别20多年后,咏梅没有想到等待她的是一份离婚协议。经过短暂的迷惘痛苦后,她从破碎的婚姻中走了出来,开始学英语、学电脑、找工作,投身于争取华人权益的活动中,表现出一个大陆女性新移民坚强善良的品格。同属大陆女性新移民的还有安安和韩筱雯。安安因为出手制服了3名在中餐馆吃霸王餐、调戏女收银员的3名恶少而扬名,被美国警察库巴尊称为“安师傅”。她8岁开始在国内武术学校学了14年武术,南拳北腿、太极咏春、各式刀枪,样样精通,拿过全省武术比赛冠军和全国武术比赛亚军,到旧金后开办青少年武术班,弘扬中国武术和医道,后来当选为湾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韩筱雯只身一人带着40元美金到美国留学,边学习边打工自强不息,最终获得了加州州立大学大众传播博士学位。

女性形象中最突出的应首推胡小慧。胡小慧是在美国新生代华裔,哈佛大学生物学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留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白喉疫苗开发方面的研究。她主动放弃了收入颇丰的研究工作,跑到新侨互助社举办的一间夜校教新移民学英语,为的是要帮助新移民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她还担任了彩虹互联网旧金山分网的主任,这是一个多族裔的政治组织,致力于推动公民参加选举。胡小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华人积极登记参加投票,还组织义工周末在唐人街摆摊,帮助不懂英语的华人填表格参加选举活动。她是咏梅的英语老师,咏梅和刘珍很快都参加了这项义务工作。真正促使胡小慧走上从政道路的是“程觉仁命案”(黄运基66)。程觉仁是一名20来岁华裔工程师,在底特律一间酒吧被素不相识的两名失业白人无辜打死,全美华人社区哗然。胡小慧更是义愤填膺,主动向《金门时报》请缨,作为该报特约记者飞往底特律调查这一命案。她在报纸上发表长篇报道披露事件真相,并组织成立“亚裔为程觉仁伸张正义委员会”(68),积极筹款和声援。但是,最后打死程觉仁的凶手“只被判3年缓刑,罚款3780美元”(114)。美国种族歧视的极端严重和立法司法的极端不公,激发胡小慧勇敢地站出来竞选市议员,决心通过立法途径为华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伸张正义,争取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她首先化解了家庭的矛盾,说服丈夫曾大卫支持她的竞选活动。她克服了没有从政经验、没有大财团支持、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以及怀孕在身等重重困难,带领她的助选团队走遍日落区家家户户,敲响了3万多户华人的家门,把翻译成中文的选民手册和竞选文宣送到他们手里,动员他们登记参加选举,利用手中的选票为华人争利益。最后,胡小慧以新颖独到的政纲和真诚之心击败了日落区老牌白人政客哈里逊,成功当选为旧金山市议员,走上了通过参政议政为华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争取合法权益的道路。

与胡小慧相互辉映的另一位女性,是非裔黑人夏莲。夏莲的丈夫叫占美,是余念祖少年时代的朋友,一起服过兵役,一起在小岩城搭乘公共巴士打破种族隔,一起在60年代参加过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为黑人争取投票权的运动。夏莲就是在激动人心美国南方黑人民权运动中结识占美和念祖的,他们还一起到只接待白种人的餐厅进行静坐喝咖啡运动,最终获得了胜利。后来,夏莲和占美在参加争取黑人投票权利的万人游行示威、约翰逊总统的《选举权利法案》在国会通过之后的同一星期,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从底特律搬迁到旧金山湾景区后,占美接任了原来胡小慧担任的彩虹互联网旧金山分网主任的职务,夏莲则在胡小慧、余念祖和安师傅的支持下成功竞选了湾景区的旧金山市议员。夏莲和胡小慧成功当选市议员,是非裔、华裔等少数族裔为争取民权和女权长期共同奋斗的胜利成果,同时也表明美国在民主权利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美国妇女是在美国立国144年之后的1920年才获得选举权的;美国南方的黑人是经过189年的流血斗争才在1965年获得选举权的。奥巴马“从奴隶到总统”,这条道路多么漫长,何其艰难——从美国立国的1776年到奥巴马胜选为总统,经历了整整232个寒冬。

三、天使岛:关键意象

在黄运基《异乡三部曲》中,有一个意象“天使岛”反复出现,引起我的特别关注。由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排华法案,导致华人不得不以“冒籍”的方式进入美国。美国移民局为了防止冒籍移民,1910年专门在旧金山湾区一个四面环水名叫“天使岛”的孤岛上,建立了一个移民拘留所。凡是从旧金山入境的华人新移民,都必须送进天使岛的拘留所里等候严格的审查。移民官审讯时非常苛刻,稍有一点差错便会被拒绝入境遣返回国。拘禁的时间不定,有的几周,有的几个月,有的长达几年。华人在囚禁中遭遇到难以想象的侮辱虐待,有的精神错乱,有的病死狱中,有的上吊自杀。历年来囚禁待审的华人移民在木屋的墙上刻写诗词,真实记录他们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抒发被囚禁时悲愤复杂的心情。1970年这些诗词偶然被人发现,美国著名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和林小琴、杨碧芳等人将其编译成《埃仑诗集》(汉英对照1980年出版)。现选录3首如下:

美有强权无公理,囹圄吾人也罹辜。

不由分说真残酷,俯首回思莫奈何。

木屋闲来把窗开,晓风明月共徘徊。

故乡远忆云山断,小岛彻闻寒雁哀。

失落英雄空说剑,穷途骚士且登台。

应知国弱人心死,何事囚困此处来。

噩耗传闻实可哀,吊君何日裹尸回。

无能瞑目凭谁诉,有识应知悔此来。

千古忿愁千古恨,思乡空对望乡台。

未酬壮志埋掊土,知尔雄心死不灰。(熊国华66-67)

天使岛是一个没有“天使”的屈辱之岛,是华人移民悲惨命运的象征,也是美国排华政策毫无人道的铁证。经过美国华人社团和有识之士的多次呼吁、抗争,天使岛移民拘留所于1940年关闭。据不完全统计,从1910年至1940年之间,约有20多万华人曾被囚禁在这里。1979年也就是美中建交的那一年,天使岛移民拘留所被改成“天使岛移民博物馆”公开对外开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旧金山晨曦的浓雾渐渐地散开了,风也减弱下来。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和雾气,射向人间,温暖人心。忠义堂举办的“天使岛移民拘留所遗址先侨追思会”,碰上难得的好天气,200多人已经缓缓聚集在渔人码头,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上船前往天使岛。(黄运基225)

父亲对念祖说:“天使岛没有天使,这也是曾被关押在拘留所里的所有华侨的切身感受。……初到岛上拘留站时,第一关是检查身体。医生要所有被检查的人脱光衣服,一丝不挂在大庭广众裸露,尤其是在白人面前赤身裸体,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226)

胡小慧市议员正打算提出一项提案,要求在市议会通过,就“1882年排华法案与1910-1940年天使岛移民拘留所虐待华人”的历史向华人道歉。(227)

朗诵完毕后,夏莲请胡小慧市议员讲话。胡小慧仿佛还没有从朗诵诗词的激动心情中平静下来,她走到石碑前,行了一鞠躬,昂起头来,像用朗诵一样的声浪说:“先辈们,你们的呐喊我们听到了!美国人民也听到了!你们的后代正在努力为你们讨回公道……”她顿了一下,又说:“你们在美国开天辟地创下的基业,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华人在美国已经逐步冲破风浪,拨开云雾,在崎岖的道路上踏出了一片天地。在美国的各级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现在都有华人担任要职了。我坚信,在未来25年内,北加州两个最大城市——旧金山和屋仑,将由华人获选任市长!”(232)

胡小慧的提案和预言,后来都实现了。天使岛是美国华人移民今昔变化的见证,展示了“从华侨到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嬗变过程。小说赋予“天使岛”这一意象深刻警醒的社会历史内涵,承载着华人移民的屈辱和血泪,也成为美国人权史上永远的疤痕。

《巨浪》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写法,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一个情节扣住另一个情节;人物由少到多,故事由小到大,最后汇成一股奔腾不息的狂潮巨浪,形成百年美国华人移民生活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作者擅长于新闻事件和宏大场面的叙事,对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精辟分析和驾驭能力,加上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细节的真实,虽然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不够深入细腻,矛盾冲突的展开不太充分,但仍能给读者留下完整鲜明的印象,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巨浪》的问世对于黄运基的《异乡三部曲》来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于人类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进程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黄运基:《巨浪》。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年。

熊国华:《美国梦:美籍华人黄运基传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排华巨浪天使
夜听
天使很平凡
天使之爱
警惕借疫情“排华”
DesignER CHINA
蒙古国社会“排华”没那么夸张
浅析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排华原因
曾经不是说好,要好做,彼此的天使吗
梁诚护侨活动研究
冲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