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

2012-08-15邹建军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作家基因

邹建军

1.可以从人类所居住地方的几类典型的地理环境入手,来探讨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高原、平原、丘陵、极地、海滨、山谷、盆地、湖泊、海岛等,不同的地相与气候密切相关,因而会极大地影响人的心理与性格、气质与思维,而文学就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发生的,是人与自然的相遇而发生的,是人对于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种种反映。因此,在文学创作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然而人是受特定自然环境所制约、所决定的。

2.华兹华斯之于湖区、易卜生之于峡湾、郭沫若之于盆地里的江河、毛泽东之于高山秀谷,鲁迅之于江南小镇,其中存在必然的联系。徐志摩是典型的江南才子,显然他不是出生于北方平原,也不是出生于西方盆地,不是出生于西部高原,与原始森林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他就是一个柔美安静地方产生的情感型诗人、一个时代生活的感应者、一个自我情感的表达者。每一个诗人与作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地理故乡,如果没有自己的心灵对应之地,那肯定是一个怪物、一个不祥之物!

3.可以从这样三个层面来讨论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一是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直接来自于他从小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地理基因形成的最主要途径;二是从上几代人所遗传下来的生命基因中的地理要素,比如祖父母是山地出生的,父母是平原出生的,而自己是海边出生并成长的;三是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统一地理基因,它已经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一个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也许正是由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而产生的统一体与混合体。地理基因本来是复杂的、交叉的、综合的,不是单一的、纯净的、绝对的,所以才是需要研究的、辨析的与探索的。

4.对于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只有将作家与作品统一起来进行分析,才可以把握到与认识到。文学作品自然是地理因素存在的最主要方式,但它们需要从与作家相关的种种文献中得到说明;从对文学文本的审美分析中,可以发现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作用、生发了什么意义。地理基因所发生的作用并不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有时候也许是破坏性、与主体精神并不统一的。在对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把握的到位与否,至关重要。

5.说到文学的普世价值,个人认为作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的表现与想象,则是最具有此类价值与意义的。西方人也许会认为中国有的人很丑陋,中国人也许会认为西方有的人很恶心,然而也许没有哪个东方人会认为英伦三岛的自然风光是很丑陋的,没有哪个西方人会认为黄山的自然风光是很丑陋的。在东、西方文学作品里,对于自然风光的描写与自然环境的展示,对于所有的人类成员来说,其美学价值都是等同的,是永远值得记忆的。这就是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于中、外文学研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的原因。

6.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研究文学的文学地理学批评,不仅只是具有开创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意义,同时也具有认识人类存在与发展本质的意义。自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到今天为止,我们没有发现除此之外的第二个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星球。然而,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贪欲、自私、无度、残杀、战争、掠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自然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与文学意味着什么?特定的自然环境对于作家的心理、思维、情感、想象、气质、个性、审美趣味、审美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所有这样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与全面研究的。如果把文学地理学批评放在这样的理论框架里,在文学研究中才可以发现更加重大与深刻的问题。

7.文学地理基因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没有人,也许就不存在地理基因的问题,人是自然与文学之间唯一的中介。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才说文学是审美的人学。然而,人是从何而来的?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是从高极动物进化而来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基础性的还是可有可无的?自然的力量,是通过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实实在在的影响,而在人类身上发生作用的。任何作家与任何人一样,都逃不出它的规定与限制。随着居住与活动环境的变化,作家的心情与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但地理基因却会一直保存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8.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演进的生命之河呢?变与不变的统一。一个人从出生到十八岁,各方面基本成型,包括身体、心理、思维,也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自然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后,如果作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变动居住环境,那么就会有新的自然地理因素的加入,与原有的地理基因发生碰撞而产生新质,并且一直会有所变化;但是,它们都是围绕早年形成的地理基因而存在与发展。因此,地理基因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9.地理基因与文学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地理基因主要是通过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文学方式与作品发生联系的。作品是作家写的,集体创作的情况除外,只要是个体创作,就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将自我的一切灌注到了新的作品之中。作家的思维、想象、情感、感觉、气质、个性、风采,包括作家本人身上的缺点,都会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具体的文学作品之中。因此,地理基因从文学作品里进行审美寻找,是最为直接可靠的。作家方面的材料可以佐证作品里地理基因的存在,作品里地理基因的存在,也可以说明作家身上经历多少年代而保存并沉淀下来的地理基因。

10.地理基因是不是在每一个作家身上都会发生作用?是不是都会完整地保存在相关的文学作品里?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那就很难说,因为这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真的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与小说的时候,地理基因也许会完整而充分地显现出来;而有的小说作家是为钱而写作,比如总是编造故事、凭空想象,其身上的地理基因也许就无法得到很好的表达与保存。有的作家与自然接近不多,如果闭门造车的话,也许他身上的地理基因就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11.谭恩美的长篇小说里的地理基因也许就比较特殊。她对于美国旧金山的自然地理是相当熟悉的,在作品里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并且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她的小说里最为出色的是对中国大陆自然山水,以及在其间所发生的故事的表现,然而她在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之前,是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大陆的,所以她作品里存在大陆河山主要是一种地理想象,根据母亲讲述自己以及母亲早年在中国大陆时代所发生的故事而展开的。

12.谭恩美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但自小到过美国各地,并与自己的母亲到瑞士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欧洲也是比较熟悉的。然而,她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从小听母亲讲自己从前在中国大陆的生活,以及母亲的母亲在旧时代里所发生的爱情悲剧。所以,地理基因可以分出两个层次:一个是自己的亲见,一个是上代人的叙讲。真正的学术研究,就是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种种复杂性。

13.文学地理学批评其实是一种综合研究的方法,关注作家作品里的自然地理意象是重要的,但也要注意将地理因素与其他存在种种因素结合起来,才可以达到开阔自由的境界。主题、人物、结构、语言、体式与艺术等,都需要与地理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文学地理学批评与文学伦理学分析也可以结合起来,文学地理学批评也可以与生态批评、原型批评、环境批评相统一,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才可以做深做透。不能自我孤立,而需要纵横相联,又以自我为主。

14.诗人和作家自己对于自我身上存在的地理基因的认识,应该是最独到、最深刻的。从我自己来说,每一次文学写作几乎都不能离开俩母山地区的自然地理为我所提供的独特情愫与历史影像,最为主要的就是童年记忆。没有俩母山就没有我的诗,也没有我的部分散文。当然,我遍访名山大川,甚至德国、日本、马来西亚与澳门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对我的写作也有重要影响。

15.我们所说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地理”这个概念也许要有新定义。我所讲的地理其实是“天地之物”,也就是“天”、“地”、“人”三者,人在中间所能够见到的所有物象。物质的、自然的、天体的,当然也包括一些人造之物。“地理”本来是一个演进的概念,比如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经济地理,如此等等。大地上的花鸟虫鱼、天空中的风云雷电、宇宙里的日月星晨,气候、空间、大地,如此等等,我们在进行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时候,都是要进行观照与研究的。不要自我设限,好象地理就是自然地貌。“天地之物”,就是作家作品所关注的“地理”。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作家基因
作家的画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Frog whisperer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基因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