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医学本科生急诊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2012-08-15刘艳丽陈永进张丽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医学教育口腔

刘艳丽,陈永进,张 旻,张丽娜,张 雪

(1.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陕西 西安 710032;2.西安通信学院 门诊部,陕西 西安 710106)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化,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学生毕业后将分配到基层医院工作,而基层病源的复杂性让很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尤其是面对一些口腔急诊病人无从下手。另外,由于口腔医学的独特性和专科性、医生在接诊病人时常常忽视医学整体性,忽视病人生命体征的抢救,延误抢救时机。因而,在本科生临床实习中应该建立规范化全面化的培训模式,使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具有全面的口腔疾病临床诊治能力。

1 本科生口腔急诊临床实习教育的现状

口腔专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接受的是口腔专科性教育,对于大临床的学习机会较少,临床实习期间学习的都是口腔基本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关于口腔急诊知识知之甚少,学生应变能力较欠缺,对于口腔急症的处理更是不知所措。

目前,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关于口腔急诊知识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学习时间,往往都是穿插于口腔其他知识的学习中,实习期间也没有固定的急诊临床教学,因而对于专科性教育较强的口腔医学生而言,急诊知识就很匮乏。但是,口腔急诊医学的特点恰恰就是包含了口腔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内容,包括: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腔疾病在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找出最快、最简洁的方法来准确治疗疾病;如何全面的判断口腔局部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如何判断预后。因此,口腔急诊医学的临床实习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掌握综合口腔医学知识,学会综合性的判定处理口腔急症,例如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围炎、急性颌面部的间隙感染、牙龈出血、颌面部的急性创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1]。因此,口腔急诊救治的临床实习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我院的本科急诊实习带教方式做了几点总结分析,目的是为今后急诊临床实习带教方式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路。

2 几种口腔急诊临床实习的模式探讨

2.1 应用PBL教学法的临床实习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1969年由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先提出的,目前在国际上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PBL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由过去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该教育模式中的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其主动摄取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2]。对于口腔医学生而言,PBL教学法能够加强口腔医学各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例如,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牙齿疼痛的患者,这种急症在口腔急诊中占到近二分之一的比例,那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寻找牙痛的原因”,那么在临床中碰到急性牙疼患者来就医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以获得足够的信息量去判断牙疼来源、性质,程度以及疼痛范围,根据主诉判断是否需要其他的辅助检查手段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如何拟定治疗计划。治疗结束后带教教师提出自己的诊断结果并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性讨论,针对实际病例的探讨会加深学生印象。

2.2 模拟急诊教学在口腔急诊实习中的应用

在急诊实习中教师可以模拟急诊病历,对学生进行模拟培训。首先,在模拟训练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备课,确定各项技能操作及治疗要点,将基础操作、病情分析、急诊处置的知识融合,设计情景病例,要求学生自学融会贯通。其次,进行急诊基础操作考核。带教教师在模型或体外进行示教演示,学生实习之余操作练习,教师集中考核,以操作的流畅性及手法的标准为考核标准。最后,情景病例的模拟考核。由带教教师指定两位学生为一组,指定病例模拟情景,并对学生做出的分析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讲评,通过模拟训练达到实践教学还原的目的[4]。

通过模拟情景训练,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可以更全面的分析病情,提高理论转换实践的效率。并且,通过这种反复情景训练,可以加深学员对疾病的直观认识,更有利于学员的理论知识实践化。

2.3 急救基础知识的培训

口腔急诊并不是口腔疾病的单一治疗,除了口腔牙齿疼痛的急症之外,在临床中有很多的患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颌面部外伤及牙龈出血,这些病例在急诊病例中也占有很重的比例,患者来就医时极有可能伴有其它全身系统的损伤,有些甚至可以危急患者生命。因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腔急诊医生也必须具备基本的急救常识,在其它专科医生到来之前,要学会如何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如何应用基本急救知识为患者生命赢得专科抢救时间。所以,基本急救知识学习对于研究生急诊临床实习也是非常关键的。以心肺复苏术为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每个急诊科医生的必修课[5],掌握好该内容是为将来提高对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奠定基础。口腔急诊医生也应该了解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意义,熟悉心跳骤停的判断,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技术,了解心肺复苏救治的程序和步骤,了解心肺复苏后处理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掌握基本操作技术要点之后,学生可以在模拟模型上进行训练,达到学习效果。同时,急救知识学习也为培养医生的责任心、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协作精神等指明方向。临床急诊知识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病人的基本生命急救,为抢救病人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

3 口腔急诊教学的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业余生活的丰富,口腔急诊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急诊医学教学慢慢占有了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毕业学生慢慢成为各中型大型医院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有创新的学术思维,同时,也需要具备一流的临床技术,这是目前医学教育的一项新课题。因此,随着口腔急诊工作在各大医院的相继开展,给急诊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教学就要因材施教,利用他们活跃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学会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口腔急诊病症。因而建议,首先,在口腔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开设急诊教学,不仅要学习口腔急诊急救知识,同时也要学习了解基本的临床急诊急救知识。其次,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仅要学习口腔基本疾病的治疗,同时要进行急诊临床实习教学,可以选择集中见习、实习培训的方式,同时安排学生分批次随带教教师进行急诊值班,通过实践提高急诊知识的学习效果。

[1]杨 俭,龚 怡,金民生.口腔急诊科研究生临床实习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116-117.

[2]刘晓伟,刘 志.PBL联合模拟急诊教学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29-30.

[3]曹 博,程 志,曹德品.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4]郑宏宇,李 涛,李毅云,等.以PBL为基础的模拟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103-104.

[5]龚 怡,张 昕,曾祖隆.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4):225-226.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医学教育口腔
欢迎订阅 欢迎邮购2022年全年《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