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提高军队院校国际竞争力

2012-08-15赵大庆邱建华卢连军邓志宏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国际化研究生

赵大庆,邱建华,乔 莉,卢连军,邓志宏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陕西西安 710032)

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提高军队院校国际竞争力

赵大庆,邱建华,乔 莉,卢连军,邓志宏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陕西西安 710032)

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是我国军队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军队院校在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应加以借鉴。

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竞争力;军队院校

随着世界格局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主要表现在其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竞争。究其根源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是培养这种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份子的军队院校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实施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世界各国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的发展与竞争,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来完成,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资源的培养和竞争。通过教育增强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和共同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如何将本国教育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培养造就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能迎接未来挑战的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金融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需要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科技的人才,要培养出这种人才,高等教育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被认为是国际化教育的典范,其国内世界一流大学林立,培养出了众多的世界知名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本国和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0年4月1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关于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备忘录》中指出:“为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进行成功的竞争以及维持我们作为世界领袖的作用,美国必须确保其公民对世界有广泛的了解、能掌握外语工具、而且具备有关其他文化的知识。一项协调统一的国际教育战略将帮助我们成功应对双重的挑战:一方面使美国公民准备好应付全球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吸引和教育来自国外的未来领袖。联邦政府与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合作资助了许多计划,其目的是帮助美国公民取得国际交往的经验和技能,而这些经验和技能是他们在日益互相依赖的世界上应付挑战所必需的。”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国际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是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1]。欧洲各国紧随其后制定了相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欧洲国家及政府制定国际化政策的宗旨是,将大学国际竞争力和科研水平作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标准,不仅在欧盟内部,而且延伸至泛欧合作[2],目的是通过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利用高等教育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以利于其提高综合国力。由欧洲各国所推动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运动使得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获得了共同发展,将整个欧洲整合在一个“泛国家”的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之上。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深入和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以及澳大利亚、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竞争日益白热化,研究表明,竞争和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竞争程度越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3]。日本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提出要站在国际化的角度进行教育改革,认为这是关系到日本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提出了“国际、国家、日本”的主张,“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树立“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的思想[4]。法国和德国也积极改革学位制度、推广英语授课课程,规定在校大学生要有出国学习经历,并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

在教育国际化激烈竞争的时代,如何追赶世界教育潮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2 世界各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欧美国家在实施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美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国际交流;另一方面,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在当前国家间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的人才,哪个国家就将占有优势。这些经验和认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在2002年底,正式把国际教育列入教育优先政策。“今天我们面对的是24小时的实时新闻、全球化的市场和高速网络的世界。每天早上,只要打开报纸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未来和下一代的未来,都和全球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息息相关。”美国教育部长佩吉在国际教育周的演讲中指出,“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做好充分准备,未来能在这样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能迎接这些复杂的挑战,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佩吉指出,国际化教育不应该是附加品,而应该融入学生的所有课程中。因此,美国在各大学积极设立国际化教育的资源中心,以加快国际化教育的步伐。美国芝加哥的伊凡斯登公立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至少选修两学期的国际研究课程,深入探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学和艺术。每年不同科目的教师都会一起讨论、设计课程。可以选修的外语从西班牙文、法文、德文、日文,到希伯莱文、拉丁文等。课堂外,他们还参加模拟联合国、伊斯兰文化社、茶道等各种课外活动。日本从1998年起,在中小学课程中添加了新的要素—国际理解教育。除了在社会道德等课程中加入国际化的内涵,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还必须花3小时,在总结学习时间中,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好地进行国际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达国家充分利用本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向外国开放,大量招收留学生,向外输出教师,形成了教育的国际产业。美国教育产业的总收入一年高达2,000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所有产业的第3位。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学校国际性的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也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合作研究、信息交流、人员往来日益增长,留学生迅速增加,为国际教育产业增加了生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教育国际化中得到了益处,他们从国外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

全球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资源的跨国流动,形成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地位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新的“教育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将进一步加剧。面对挑战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此外,还要改革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着眼于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要求,强化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引进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创建新型的中外大学办学联合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才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必须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是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留学费用仍较高、成本也大。一个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每年的费用大概在25万至30万,在国外拿到学士学位要4年,总计要一百多万。如果施行中外合作办学,让学生参加国内的合作办学项目,则花费要少很多,一般只需要出国留学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可以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教育改革。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教材应采用国外合作高校的教材,三分之一的专业课应安排国外高校的教师授课,每门专业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须由国外高校教师讲授。优秀学生还有机会被送往国外世界名校学习。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被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1,300多个,覆盖了除西藏、青海和新疆以外的26个省份。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应当制定更为明确的战略目标,采取更为明智和有效的措施,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力争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5]。

3 军队院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在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军队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本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提高自己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

3.1 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教育国际化建设

教育国际化有别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它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外国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像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是坚持进行国际化建设的成果,正是坚持不懈的国际化教育使其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我国的国际化教育因各种原因起步较晚,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落后甚远。20世纪邓小平同志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其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成为我国国际化教育的战略指导方针。第四军医大学进行的精品战略建设即是发轫于精品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建设系统工程,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定位于把第四军医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让四医大成为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摇篮,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高等级学术交流平台和高水准医疗服务中心。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就是要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学科建设观点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主要功能紧密结合,以国际一流学科的建设思路定位精品学科建设发展,最终成就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声誉的“四医大式”国际一流精品学科。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是学校精品战略和教育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心所在,决定着第四军医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质量、水平和层次。因此,推动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是精品战略发展的自然选择和必然结果,也是军队院校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加强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程度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使中外全方位交融程度日益增加,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6]。我国的军队院校因其自身限制,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建设存在更多的问题,本科教育大部分依旧是“封闭和半封闭化”状态,课程内容更新慢,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院校自身和培养的学生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军队院校要实现国际化,扭转目前的落后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实施教育国际化。本科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哈佛大学等老牌名校,还是东京大学等新兴名校,都是由不断提高其教育国际化程度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在国内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都在加快其国际化建设,加强了与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只有加快本科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先进教育相接轨,才能不断提高其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第四军医大学近年积极实施精品战略工程,定期举办精品讲座,邀请国内外和本校知名的专家教授给学员们进行授课,开拓学员们的视野,使学员们在知识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学校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

3.3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军队院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才能使军队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跟上国际形势而不被淘汰。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所以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竞争势必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军队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还应推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可以试行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开展留学生计划,定期安排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形成人才互补。军队院校由于军队体制的原因,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远远迟滞于地方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发展[7]。军队院校研究生多数为现役军人,并且大多数是为我军其他单位定向培养的军队干部,其出国留学涉及到原单位和学校的协调管理,比如培养期限确定,部队转业安置等问题,难以很好的协调解决。而军队单位的军事保密性,对外交流的政治敏感性,决定了军队必须建立一套对外交流的基本报批程序,这套程序审批难、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军队院校的对外交流。另一方面,随着我军的国际化发展,海外军事任务日渐增多,比如国际维和任务。要求军队院校对学员加强国际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在海外执行任务的自我保障能力。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全球发展趋势为参照,以国际规范和标准为尺度,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增强研究生的全球性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促进军队院校的良性发展[8]。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机构应设立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以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家和军队的人才培养政策,做到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规范化、集团化[9]。

总之,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军队院校的国际竞争力,是军队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展示我国在国际和军事领域实力的重要举措,其影响深远。军队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和有效的措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使自身与国际教育接轨,实现军队院校的高层次、国际化高等教育,提高军队院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使自身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1]胡东成,张良平,姚崇兰,等.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68-71.

[2]Marginson S.Rethinking Academic Work in the Global Era[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2,22(1):23-35.

[3]Belfield C,Levin H.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Schools on EducationalOutcomes:A Review for t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2):279-341.

[4]杨红军.面向21世纪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43-145.

[5]高玉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30-134.

[6]朱娟芬,高国金.积极参与国际化教育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3(4):104 -106.

[7]汪爱勤.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实现军事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2004,21(2):14-15.

[8]汪爱勤,李谨革.美日军事院校研究生教育对我军军医大学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5,4(3):188 -189.

[9]朱才众,刘卫东,王丽华,等.军医大学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出路[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81-82.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ilitary Universities

ZHAO Da-qing,QIU Jian-hua,QIAO Li,LU Lian-jun,DENG Zhi-ho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Xijing Hospital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How to put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into practice and produce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an urgent task for China’s military universities.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plenty of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which may serve as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at China’s military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higher education;competitiveness;military university

G640

A

1006-2769(2012)01-0009-04

2011-11-16

赵大庆(1969-),男,陕西咸阳人,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及教学方面研究。

邱建华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国际化研究生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部队评价机制探析
聚焦港口国际化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