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技能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2012-08-15邹飞燕唐志晗张新华刘江华文格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

邹飞燕,唐志晗,张新华,刘江华,田 英,文格波

(南华大学医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临床技能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邹飞燕,唐志晗,张新华,刘江华,田 英,文格波

(南华大学医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临床技能学教学现状,提出了从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考核评估等多种途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临床技能学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由多种要素综合而成。从心理学角度看,包括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从人文学角度看,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人生观、价值观等,体现了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终极价值的关怀,其核心是人文精神[1]。教育部、卫生部2008年9月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简称《标准》)。《标准》是在借鉴国际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土化研究而拟定的,其中关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三大目标都含有人文素质教育规定:①“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条内容均属于人文素养和人文形态范围,如:珍视生命,重视伦理问题,理解文化价值,实事求是,团队协作,考虑病人利益,具有科学态度以及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维护医德等。②“知识目标”10条中多条内容涉及“人文知识”范围,如第一条“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七条“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等内容。③“技能目标”13条中至少有7条涉及“人文素质”要求,如规范书写病例,临床思维和表达,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信息获取及处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能力[2]。临床技能学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临床技能学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临床技能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在临床技能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1 我国高校临床技能学教学现状

临床技能学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传授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它是医生内在专业知识的外在表现,是医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础。临床技能学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覆盖内、外、妇、儿、五官、眼科、精神等所有临床基本技能。地方大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学教学包括两个内容: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技术和各种穿刺技术等技能,以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两门课程来完成。临床专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技能、妇产科技能、儿科技能、五官技能、护理技能等,主要在临床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期间进行。在上述临床技能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大课传授理论知识,以临床医院见习熟练实践操作能力。

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教学资源相对紧缺;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临床操作机会减少,临床见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学教育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地方大学进行了临床技能学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医院见习现场教学改革为培训中心模拟教学,采用局部功能模型(如急救技术、心、肺触诊听诊、腹部检查等基本技术操作模型)、模具、计算机设备、学生本身、动物等教学资源,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及临床技能培养,而且更加强调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以及社会科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信息管理等人文知识教育和人际交流、临床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培养。医学模拟教学是临床技能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价值[3]。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的培养和医患之间沟通表达能力等人文素质教育的拓展重视不足,片面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重知识、轻人文”现象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导致医学生步入临床实践存在一定障碍。这种状况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称,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与医学人才市场的需求不相符合。因此,在临床技能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需从内容设计、师资队伍、评价标准等多个环节入手,对学生进行不断强化与影响,潜移默化地实现人文素质培养。

2 临床技能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在临床技能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增设医学生的人文类课程,加强人文知识传授。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多少人文学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强化人文信念。临床技能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许多内容和环节都能够并且应该嵌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

在手术学教学中,通常以动物模拟手术进行手术基本操作训练。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将实验动物当作病人,尽量考虑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手术中,指导学生尽可能减轻对病人机体的损伤。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动物,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珍惜生命。每一台手术通常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利用这一教学形式进行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告诉学生参与手术的全体人员是一个统一的集体,在操作中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在术中遇到困难时,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积极解决。

在诊断学教学中,对问诊方法的讲解,穿插医患沟通的技巧如“特殊病人如何问诊”、“敏感话题如何询问”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病人的影响,从而懂得尊重患者、体谅患者、鼓励患者,争取患者的充分配合。对问诊内容的讲解,则结合具体病例讲述由于病史采集粗疏、忽视既往史和个人史而造成误诊误治的教训,让学生体会到责任感与治学作风对医疗效果的深刻影响,体会到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高尚的人品修养与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相辅相成的重大意义。在体格检查操作中,要求学生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和创伤,使学生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文素质。

在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教学中,带教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去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诉求,掌握与患者沟通的基本技巧,做到言语充分尊重病人,行动充分爱护病人,树立以病人为本的行医理念,强化人文素养。

2.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灵魂。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首先,调动带教教师的临床技能教学积极性。临床技能学教学通常是由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师担任,因此面临着医疗与教学如何协同处理的问题。从事医疗其社会地位更突出,劳动成果更受尊重,所以许多带教教师有重医疗、轻教学的思想倾向。因此,必须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明确其教学职责,把临床教学工作列为教师(医生)晋职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使临床专职带教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本科室同职称的其他医务人员,以调动教学的积极性。第二,提高带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扩展视野,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传授情况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第三,注重教学师资安排。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在医患中口碑好的医师安排到教学工作中来,由他们组成教学骨干力量。

2.3 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测评纳入学生临床技能学考核评估中,体现到临床技能学的评估标准中去。地方大学传统的临床技能考核是以专业知识为主,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两方面,而对人文素质考核可以说是空白区。应改变这种考核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以实现评价全面、客观准确。

在评价内容上,扩充评价依据。应增加人文素质成绩比例,重点将学生平时在临床技能操作练习课中表现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团队协作、临床思维和表达、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及病历书写等作为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覆盖到诊断学、外科学总论考核以及临床实践轮科考核。

在评估方式上,采用多种评估方式。考试是对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评估方式,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通过医学生的行为或能力展现出来,需要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因此,应采取笔试、口试、医学模型模拟等多种考试方式。除考试这种定量评估外,还可采取定性评价、模糊评价等方式。充分运用考核评估手段,以引导人文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总之,在临床技能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既掌握临床专业技能,又学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升华,更好地把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1]张新华,张天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张新华,张天成,唐志晗等。基于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1-83.

[3]JANIS-A,CANNON-BOWERS,BOWERS C,et al.Optimizing learning in surgical simulations:guidelines from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J].Surg Clin N Am,2010,90(3):83.

Merging Medical Humanities into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ZOU Fei-yan,TANG Zhi-han,ZHANG Xin-hua,LIU Jiang-hua,TIAN Ying,WEN Ge-bo

(Medical School,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medical students under the currenthighermed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humanities quality of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strength of teaching team,and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which not only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s high qualitymedical talents.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G642.0

A

1006-2769(2012)01-0143-03

2011-09-20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09]321号 -171,湘教通[2010]243号 -21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FB090567);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8CGD064)

邹飞燕,女,湖南祁东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技能教学。

文格波,男,湖南攸县人,博士,教授,南华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内分泌学和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人文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