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2-08-15刘彦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型医学生

刘彦娟

(河北医科大学 外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特别是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医学英语教学无论从重视程度、教学模式,还是从教材建设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看,都亟待改革,还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1 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基础英语阶段和后期专业英语阶段。前期基础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在中学时期所学的英语知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熟练掌握语法的规律,加强应用文体的学习与训练,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后期的医学英语教学阶段则是在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的应用提高阶段,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实现英语语言与所学医学专业的对接。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更谈不上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起来,当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对医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医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英语(公共英语)而忽视专业英语(医学英语)的现象。从课时设计上看,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医学英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本科生在一、二年级的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周课时数平均为4个学时,而三、四年级的医学英语教学周课时数一般为2个学时。有些院校未能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医学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部分医学院校对学生在医学英语方面也未设立任何考核指标,缺乏与基础阶段公共英语的有效衔接和过渡等,导致学生普遍对医学英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专业英语学习出现了不连续性和断档现象。

1.2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既有深厚专业知识理论又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团队。但就当前医学英语教学而言,普遍存在师资极其匮乏的局面。由于医学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它对医学英语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即既要懂英语语言知识又要有医学知识储备,但目前毕业于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数量极少。当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仍然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公共英语教师承担,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加上医学院校对医学英语重视不够、医学英语课时极少,从而严重打击了公共英语教师担任医学英语课程的积极性;而有些医学院校则采取在两年的公共英语学习结束后交由医学专业教师讲授医学英语的做法,但专业教师讲授医学英语,往往存在口语不好、语言知识欠佳、语言点讲解不透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教学效果。医学英语师资的匮乏,使医学英语教学很难实现语言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更不利于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医学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需要不同于公共英语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应当把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仍然延续公共英语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由于多数教师对医学英语的功能认知仍停留在医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国外医学资料即可的误区上,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仍是阅读+翻译,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比较看重考试的结果,而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也是学生抱怨医学英语课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加之,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不够专业,因教学时数少而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缺乏创新,学生在专业阶段转入大班课后,教师无法组织功能性活动,以致于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使医学英语教学往往达不到大纲所要求的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更难以实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1.4 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当前尚未有医学英语教育的统一教学大纲,各医学院校尚缺乏统一、规范、系统、高水平的医学英语教材,尤其缺少个性化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缺少集视听说为一体的多媒体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当前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存在难度不一、要求参差不齐、缺少听说和写作内容,教学模式单调、枯燥,自选教材英文阅读材料有限等问题。这不仅适应不了当前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更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英语教学既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同时又是极具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应当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创新型英语人才应是“知识面宽而深加上会创新”,即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宽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需要彻底改变医学英语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1 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创新型英语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彻底转变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知识面窄、应用能力较弱、创新能力差的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做到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时刻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对象,一切教学目的和手段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2.2 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指导作用

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又需要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英语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师的真正任务不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语言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和应用能力。英语教师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改变制约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2.3 不断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

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片面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采取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彻底改变。医学英语教学要在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及环境等方面不断的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并有效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4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和谐民主、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激发其创新潜能;要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教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经常性地举行学术报告、讲座、创新成果交流会等多样的学术活动,开展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努力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3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当前医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自觉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努力改变一切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积极探索符合医学生自身特点、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充分重视医学英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鉴于当前医学院校对医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不能适应医学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现状,医学英语教学亟待加强。医学英语和公共英语是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承担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多数医学院校受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影响,把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追求考试通过率和应试技巧上,却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在医学英语的学习中实现的。就当前医学英语的教学现状看,首先必须重视医学英语在整个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和理念、适当增加课时设置、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实现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之间的有效衔接,激发医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充分重视医学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是当前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2 努力探索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前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变当前陈旧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由于当前医学英语尚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成熟完善的教学计划,多数医学院校仍采取传统的阅读、翻译教学模式,加上大班制上课,普遍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实现全新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活跃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参与中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样也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以尝试在全国或某地区制定一套适合医学生实际和反映学科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是对医学生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考评,应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3.3 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统一规范的教材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前医学英语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还远远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医学英语教材的编订必须充分反映学科特点和尊重医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反映最新的医学发展状况和现代医学理念,并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医学英语教材在突出医学英语语言点的同时,更应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结合,注意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当前影响医学英语教学的最大障碍,是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鉴于当前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师缺乏的现状,必须从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对于英语语言文学出身的教师,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弥补自身医学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对于医学专业教师则要加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听说等方面的训练,以尽快胜任医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为适应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无论是英语专业教师还是医学专业教师,都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创新的素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医学英语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4 结语

加强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医学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不仅具有一般英语课程的共同特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在遵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共同规律的同时,更应当突出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理念上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又应自觉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和方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目标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能不能真正地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将决定着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

[1]Jorda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Dudley-Evans&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Lee.J.Tasks and Communicating in Language Classroom[M].Boston:McGraw-Hil,2000.

[4]宁 静.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设想[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1):96-97.

[5]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8(6):64-65.

[6]张 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7]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3-25.

[8]吴春容,夏宏钟.谈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l):141-142.

[9]林金辉,鄢 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在理念和机制[J].人民教育,2010(21):2-5.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创新型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