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2-08-15李瑞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病例教学法

刘 玲,李瑞芳

(河南科技大学 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 洛阳 471003)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知识为基础,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的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既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又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受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学校现开设的药理学实验基本上都为验证性实验,每次都只是验证理论课上所学的结论,有时会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同时学生操作简单,极大影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改变现状及适应对综合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对药理学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

1 保留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增开设计性实验

河南科技大学原有药理学实验课多为验证实验,其结果只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和仪器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或验证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未充分调动起来,所学到的药理学知识并未在体内真正“消化”。为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对验证性实验进行压缩,只保留具有代表性,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等,同时对“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这一传统实验内容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性实验方案去探索性地研究某一问题,并在课堂上集体展开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并按此方案进行实验。在“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这一实验中,传统的方法即验证性实验,即告知学生4种药物,学生只需分别按药添加,记录实验结果。而在新方法中,4种药物中只告知1种(阿托品),其余3种均为未知(A、B、C),需要学生首先通过实验确定A、B、C分别为哪种药物,然后验证结果(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由于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从问题的提出直至解决,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增加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且获得了更多课本外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2]。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的操作和思考,而且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更有组与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3]。因此,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2 积极采用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思维等感官的活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操作更规范、更标准。由于多数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薄弱和技能不熟练,直接做实验效果不好,而且易养成不好的操作习惯。因此在实验前应该介绍动物实验基本技术,使学生对相关的实验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如实验动物的种类、捉持和给药方法、麻醉动物的固定方法、给药量的计算等,此为实验的基础与前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观看实验操作的录像,教师结合视听材料对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操作练习,可使学生高效、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相应增加相关的临床资料,加深学生对所讲药物的印象。如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中,传统的板书不能很好的绘制出病理情况下的心电图变化,在实验中容易造成对心电图的变化判断错误,教学效果明显降低。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通过穿插心电图变化图片,介绍正常窦性心律和异常心电图之间图形的变化,使学生更能直观形象的掌握相关的临床知识,为实验结果的判断提供理论知识支撑。

为使当代医学生能尽快查阅国外最新医学文献,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多媒体课件内容采用中英文混用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词汇的学习和理解。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课,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公共英语基础,相当一部分学生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其中公共英语部分的内容自始至终采用英文形式出现,药理学词汇在最初几次应用时要注明中文,随着课程进行,前面反复出现的词汇将不再注明中文。而药理学实验课授课内容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主要包括了实验题目(Subject)、实验目的(Objective)、实验原理(Principle)、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s)、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等。教师口述英文内容的比例也可以不断增加,但课堂上的具体操作以中文为主,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课堂小结采用中文为主的方式进行,可使学生验证和总结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药理学专业词汇,提高了专业外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采用英文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这就大大促进了教师认真学习原版药理学教材的热情,在牢牢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外语水平。

目前,高等医药院校除临床医学专业外,还有药学、法医、护理等专业以及不同层次的成人教育,在实验教材与课时安排上均不完全相同,教学重点、难点也有差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衍生出多个电子教案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从而帮助教师摆脱重复性的劳动,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3 病例教学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联系的桥梁科学。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多接触一些临床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进行病例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将药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传统的病例讨论往往在理论课上进行,学生人数过多,不能有效地进行分组讨论,因此我们把病例讨论放在实验课中进行。讨论的内容主要选取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治疗,病例尽量选取典型的病例、典型体征、治疗方法等,还应尽量覆盖大部分教学内容,如充血性心衰、二尖瓣狭窄等。这种教学法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调动了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属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教学领域中的典型运用。PBL是1969年由加拿大Mc Master大学医学院的Barrows教授首创,现已成为一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医学教学模式[5]。我们将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实验的教学中,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是给定特殊情景,让学生自己在这种情景中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寻求正确、可信的答案,多数学生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认真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主动获悉知识,积极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学生小组讨论后,主讲教师讲解病例基本信息,包括临床诊断、注意事项。同时介绍处方的相关知识和书写规范,要求学生诊断疾病后给出相应的药物治疗,并能开出正确的处方。病例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模式由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向探索和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进入药理学课程学习者多为医学院校大三学生,病例讨论安排在实验课后期,学生不仅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医学知识如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等,而且也学习了相关的药理内容,这为病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实验考核方法,是当今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以前,药理学实验考核方法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评分标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完成实验,按时上交实验报告便可获得好成绩,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屡见不鲜,体现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校药理学教研室对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以期能客观、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测试,也要重视实验和能力的考核,因此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实验成绩评价将书写报告、实验操作、讨论发言等均纳入考核范围。

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忽视实验技能考核,使学生不予重视。因此,应当把实验技能也列入课程考核指标。考核可在平常实验中完成,一般安排在实验中期进行,此时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实验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麻醉动物的固定方法等。可通过现场考核的方式完成,分数计入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是学生巩固已学课堂知识和联系实际理论的重要手段,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报告在药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并应占有很大的分量。但是在书面作业中不应强调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书写,也不强调实验结果的好坏,而是注重实验的讨论与分析。

因此,采取综合考察的方法,将课堂实验操作、课后实验报告内容、上课出席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和参与程度等量化后纳入考核,并按20%左右的比例计入学科成绩。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也充分调动了其实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科研素质。

5 结论

我们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采取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内容,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等手段,从而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对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目的。

[1]顾锦华,吴 锋,陈 霞.浅析当前高校如何创新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32-534.

[2]王淑英,路西明,李 艳,等.“问题式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541-542.

[3]廖秋珍.小组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62-63.

[4]靳英丽,陈 霞,石 卓,等.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14-115.

[5]Neville AJ,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ram at Mc Master University:three iterations in three decades[J].Acad Med,2007,82(4):370-374.

[6]符丽娟,杨育红,刘婉珠.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4):1688-1692.

猜你喜欢

药理学病例教学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金化浊方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