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营养学》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应用

2012-08-15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

郝 萍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护理营养学》是高等护理教育的指定选修课程之一,是基础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程。营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其抗病能力,纠正人体内代谢紊乱,减轻患病器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疾病康复病程[1]。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clell,1826-1906)首创。最初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以案例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主动学习,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3-6]。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以其实践性强、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积极等特点成为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的重要手段。案例教学法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7]。

案例教学因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并与其深刻、具体、丰富的实践背景,对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吸收和巩固理论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通过对具体案情的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撰写教学案例要配合《护理营养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设定问题、收集资料,不断修改,使教学案例趋于完善。

2.1 确定教学目标、收集案例信息

教师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层面采编医院的真实病例,并设定相关问题。选用的案例典型、内容恰当,设置的问题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难易适度,针对教学内容,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兼顾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行适度拓展,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案例所需的信息,包括:案例中病人的基本情况、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医疗诊断、既往史、现病史、饮食史、过敏史等信息。

2.2 案例设计与问题设置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案例设计应科学、可行,根据其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8]。整合人群保健、行为伦理和生命科学的知识[9],对存在的营养问题、营养干预措施、营养健康教育等问题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由学习小组完成案例讨论汇报与分析报告。

案例教学法中的问题设置应与教学大纲涵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致,具有扩展性及系统性[10];与案例事件关联、具有时效性;有层次性,循序推进;触及案例的本质、核心、关键,起引导、启迪作用;为开放性问题,扩散思维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过程动态、结论多元化。

3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法实施分成案例准备与导入、分析与讨论、评价与小结3个环节。

3.1 案例准备与导入

①案例信息收集、编撰与问题设计。②案例导入与介绍、提出问题。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及相关问题,讲明具体要求与任务。③建立学习小组。案例教学法首先需要建立新的学习小组,采取随机分组,每组4-6人,各组分别选定1名组长和记录员。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及相关问题在授课前1-2周分发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提前认真阅读、理解案例,到图书馆、校园网、资料室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本次学习内容做充分准备。学习小组是案例教学中训练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

3.2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的中心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方案、评价选优等几个步骤。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当角色,自导、自演。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既充分肯定学生发言中的独到见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

案例讨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既有连续性又跳跃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参与者随时开动脑筋、智慧应变。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换位思维,是对研究型、职业型和管理型人才共同的教育要求。

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讨论应以学生为中心,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与讨论。讨论可以先由设计案例的学习小组选择相应成员阐述所设计的案例的基本思想,而后进行分析讨论。分析讨论可以由设计案例的小组讲授其小组的分析方案和答案,其他学生对小组的案例设计和案例分析过程进行探讨和评价;也可以将案例设计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选择设计1-2组比较好的案例,分发给其他学习小组,由所有学生分组分析讨论这1-2个由学生自行设计的案例。教师在课堂案例讨论过程中,重点在于方法和途径,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以启发引导所有学生。案例的课堂讨论是案例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学生不仅通过自己或同学所设计的案例融会贯通成本会计的知识内容,使其成为连贯的体系;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评价案例设计与分析的思路、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学会不盲从、不依赖,但又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各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小组的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及其问题的理解发表观点,学生之间彼此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为学生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的场所,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协商之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代表限时阐述汇报。发言完毕,评价组(由每组指定1名学生)成员点评,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对案例及问题的理解、代表发言所用的时间、语速、语调、声音、表情、条理性等。

各学习小组研讨时,教师巡回旁听,不给予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只进行及时、适度的组织与调控,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给予指导,确保各组讨论紧扣主题、顺利开展。

教师总结时充分肯定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以及正确的观点;对各组有分歧的问题和结果进行重点评述,让学生们梳理出正确思路;对不妥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呈现正确答案。最后,教师将案例与本次授课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链接,作归纳、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且使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说明自己对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的理解或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对策,撰写案例报告。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虽然就某些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当然,通过分析讨论使每个学生对案例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或者可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案例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应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

案例实践教学的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结束课堂讨论后,把小组的分析以书面形式呈交教师。

3.3 评价与小结

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测量。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与测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常用的测量指标包括知识测验、案例设计、书面报告、作业与课堂参与等。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参与非常重要,增加学生参与和书面报告所占权重。

案例教学法的课后反思。案例讨论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理清课堂讨论中所争议的问题的本质,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对案例分析的内容与结论进行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只能由教师来设计相应的案例,由学生应用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虽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仍然缺乏深刻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动机。多元观点的包容性,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其养成主动学习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4 结论

4.1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在完成常见疾病营养方法之后。其基础知识(一般流程)和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在课程的基础知识讲授完成之后,通过自己设计案例并分析案例,从而深入理解护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在课程全部理论内容学习完成之后,引导学生设计反映单病种或多病种临床营养的案例,联系已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案例设计中也可以考虑将其他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连贯成体系。

案例教学法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扩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定位,从案例的设计开始就由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并分析讨论案例。案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寻找答案的“思考过程”,其宗旨不是传授标准理论,而是通过不同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案例教学法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有助于构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护理人才所需要的人才结构。

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由配角转变为主角、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主角转变为主持、由独演转变为参演。案例是师生共同“教学做”的载体,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境界需要教师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学生充分的准备与参与,是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教师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的平台的构建。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众场合辩论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护理营养学》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在于通过一组案例提供高度拟真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护理营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和分析问题。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得出结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探索、研究、合作、创新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护理营养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2 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案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与技术基础,通过影像、图片等资料再现事件的真实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将单纯书面文字表达的大型案例转变为简捷、明快的电子表达,减少各种限制,增强案例使用的灵活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展教学空间,增强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法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护理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再根据教学目的,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去查找案例,对案例进行研究、思考、分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对问题做出判断,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因此,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绝非单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支撑以及考核形式等多方面的改变[11-12]。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8]。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实施《护理营养学》案例教学法所设计的案例必须能够与课程结合,反映教学的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感应,引导其探究、分析、反思,启迪、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蒋柳鸾.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营养与膳食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64-65.

[2]邵广宇,张朝慧.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2):55-56.

[3]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49.

[4]崔芙蓉,樊永香.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研究,2004,18(11B):2060-2061.

[5]赵 静,葛柳燕,王春红.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运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4A):644-645.

[6]张 俐,刘 波.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4A):647-648.

[7]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79-82.

[8]高 岚,刘建春.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教学法的案例设计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165-167.

[9]段亚平,曲 妮,李 勇,等.PBL案例的设计与编写[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57-58.

[10]卢凤美,刘东璞,盛延良,等.法医学PBL教学法模拟病例的设计[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4):64-65.

[11]袁白冰,杨伯宁,玉洪荣,等.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6(2):51-52.

[12]陈海蓉,李林法.香港内地不同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比较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30-3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