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探讨

2012-08-15王晓荣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医患

邹 蕊,王晓荣

(西安交通大学 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 西安 710004)

研究生教育模式是指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方式及其管理等诸因素的最佳构成形式,主要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我国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根据不同侧重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偏重于科研的科学学位硕士,另一种是偏重于临床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如何按照不同的要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口腔正畸研究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培养什么样的正畸医生”及“怎样培养”是口腔正畸学教育领域持续讨论的热点[1]。

前期的研究表明:用人单位一致评价西安交通大学正畸毕业生热爱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毕业生都能够胜任目前的临床及教学工作,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单位发挥骨干作用[2]。但我校正畸研究生科研能力稍有欠缺和提升的空间,这也将成为今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点。

1 确立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科学学位研究生应侧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在本门学科领域内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做出相应的科研学术成果。科学学位研究生一般适合于从事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与之存在很大差异。国际上通称专业学位为职业学位教育[3]。专业学位具学术性和职业性两大特征,缺一不可。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也指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它具备研究生教育和“特定”职业教育的双重目标。换言之,就是通过3年的研究生教育,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4]。综上,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为其制定适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目前的做法是入学即告知三年的培养计划及进度安排,发放正畸科研究生守则、研究生各项考核标准,毕业临床病例要求及科研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读研期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明白毕业时应该达到的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2 培养方式

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科研人才和科研创新的任务,相对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在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体现得尤为重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则要求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其课程教学不同于科学学位研究生,后者以掌握某一学科专业知识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以具备从事社会某一类职业或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须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5]。

2.1 夯实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自学指定的口腔正畸学中英文原版教材及相关书籍,打好理论基础。也要求学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定期做文献报告和综述报告。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本科生带实验课,巩固其专业基础知识。鼓励专业学位学生参加各种最新矫治技术的学习班,开拓学习视野。支持科学学位学生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了解正畸发展动态及前沿知识。

2.2 临床技能的培养

研究生进入临床前,在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准许进入临床。内容包括:①医师基本要求。清楚医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了解自身学生与医生的双重身份;熟悉专科病历,掌握病历书写规范。②正畸病人资料的收集,包括:正畸标准记存模型制备的方法和标准,面相和合相的拍照方法和标准。③认识各种正畸器械,熟悉常用正畸工具的特点及用途。④掌握托槽的定位原则,在模型上练习粘接托槽。⑤认识各类常用弓丝,熟悉其特性及用途。⑥弓丝弯制练习:掌握常用弓丝及曲的弯制方法。⑦在Typodont上掌握结扎技术,将弯制的圆丝和方丝分别结扎并水浴,观察弓丝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临床培养:①进行严格的正畸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由导师或临床指导小组负责指导。要求掌握:各种临床常见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分析、治疗计划和治疗后的保持;完整规范的正畸病历书写、临床资料的采集和整理;临床常用各种弯曲的弯制技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等;X线头影测量分析技术;模型测量和分析技术,包括间隙测量、间隙分析、牙弓对称性分析等;临床常用矫治技术及矫治器的操作使用。②开设研究生专题讲座。③定期做病例报告。④了解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参与科室开展的各项新技术。

临床工作量要求:掌握常见错合畸形的检查和资料收集,正确诊断分析、制定矫治计划和基本操作。接诊新病人30例(科学学位)、50例(专业学位),完成临床病例10例(科学学位)、30例(专业学位),其中简单病例50%-60%;复杂病例30%-40% ;困难病例10%。要求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包括病历首页、续页、病历、检验单、治疗前后X线片、模型及照片。

临床操作考核:临床接待1个复诊病人,椅旁更换0.019×0.025不锈钢方丝,弯制关闭曲并就位加载。

毕业时先进行病例答辩,合格者方能进行论文答辩。

2.3 科研技能的培训

第一学年,主要完成课题调研、文献检索和综述、预试验、科室组织全科人员及相关科室专家听取开题报告,完善设计。第二学年,主要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习交流。科学学位研究生按照国基金标书的要求,完成一项基金标书的书写。第三学年主要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归纳总结和学位论文的撰写,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4 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调查显示,医患双方交流不够是诱发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6]。我校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工作经验欠缺,对医患关系的处理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我科在这方面以带教教师言传身教为主,从理论上系统地教育较少。提示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社会交往,医患沟通和管理方面知识的传授。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质量评价

科学学位型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以科研能力考核为主,通过中期考核达到分流培养的效果;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以硕士为终极学位,中期考核以课程学习和临床操作为主,主要考察研究生入学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临床考核,给予客观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质量标准为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

通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本科室正畸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进。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本科室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会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1]白玉兴,厉 松,王邦康.我国口腔正畸研究生临床素质培养的思考[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3):170-172.

[2]王晓荣,吴承琼,薛 亮,等.正畸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方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93-295.

[3]毛尔加 .美国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简介[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9):426-427.

[4]王嘉德,孙大麟,章锦才,等.关于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毕业生调查报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29-35.

[5]张英剑,王 萍,田 敏,等.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491-497.

[6]黄自发,姚志文,鲁 翔,等.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2):87-89.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理性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趣谈“学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