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让体育教学目标层次更清晰

2012-08-15陈冬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5期
关键词:层次性课程目标学段

陈冬梅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南通 226600)

试析如何让体育教学目标层次更清晰

陈冬梅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南通 226600)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有一定的层次性的,但我们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时往往会忘记这一点,使教学目标的层次不分明,在实际的运用中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缺陷,分析了目标层次性不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体育教学 目标 层次性

体育教学目标上有很强的层次性,这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所体验到的,不论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还是以后,都存在着这一特点:我们所说的课程目标就是体育课的总目标,课程目标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对目标的概括。而课程目标中的水平目标、单元目标,还有细化到课的课时目标是一层一层的关系,从大到小,是一种递进关系。就我们所说的领域目标中的动作技能领域也有七个层次:即,对事物的知觉、动作的定向、有指导性的反应、机械动作的重复、复杂的外显反应、对各种条件下的适应、对新动作的运用创新。这七个层次适用于任何一个动作技能,这个层次是技能形成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一个向上过程,由此可见,动作技能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层次性的。我们都知道,从运动生理学的方面来讲,动作形成的基本规律是从最开始到分化到进一步的泛化再到最高层次的自动化。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目标的制定也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所以,目标制定的难度要适中,如果太简单,那学习者就不会有什么进步,如果太难、太复杂,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容易进步,动作也难于掌握。基于以上的分析,目标的只有一定的层次性,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

1 目标层次不清的原因分析

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不清晰一直以来是让体育工作感到困惑的,特别是专家在制订体育新课标时也不免产生这样的感觉,他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虽然相把目标的分层次出来,开成从大到小、自上而下的目标层次和体系,但在制定时往往还是不能分清楚什么是课程目标,什么又是教学目标,把他们的区别之处搞混了,于是,出现了《课标》的目标有时大有时小,大小不能统一。产生错误的原因首先是理论上的不足和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课标》中的目标大的与小的,不具体的与具体的混杂在一起,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混杂在一起,课内目标与课外目标混合在一起,等等情况时有出现,这就造成了体育目标体系的混乱。由于课程标准指导没有到位,所以,一线的体育教师们也无所适从,自然也不能制定出清晰的而又准确的教学目标了。另外,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把握也不够,这也是造成各个层次的目标不清晰的原因。

2 目标层次清晰的对策

2.1 教育目的和学校的体育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处于下位的目标,而上位的目标是处于体育教学目标顶层的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体育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一个终极目标,是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对学校教育总要求和总规定,它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纲起到统帅作用,是高高度概括的也是抽象的。教育目的的产生原因较在,受社会、历史、国家甚至是各种教育思想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所以教育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是不同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依据上面的教育目标而制定出来的,使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成为教育目标的在不同学校的表现形式。而我们所说的培养目标就是不同学校依据教育目的而派生出来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理想化的,是在最理想的人的姿态选定下来,提出了人的应有状态和行为的复合形象,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比如说我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各处”,这就要求小学生从小要打好做人基础,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

2.2 教学目的与学校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与目标又较上述的目的与目标细化了、具体了,更贴近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教学目的即教学的总目标,带有一定的期望性,是以期望教学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具有一般意义的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概括性的、系统的要求,它的功能是对各个教学阶段和各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制约作用,也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从而起到统观全局的作用。我们现行国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具有一定品德的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校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也是教学目的在学校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学校教学目标对某体育教学结果起到进行的规定作用。教学目的体现了国家或者社会对学生进学的总意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起到指令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的时期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随意改动;而学校教学目标更多是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要求开始的,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有一定的自主性,学校可以联系实际随时调整。在学校体育总目标下,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工作要求,可以分解成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锻炼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学校体育科研目标、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等。因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部分,还要学校的德育与智育联系在一起,一起是为了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是基础,可以为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打好基础,最终形成终身体育。

2.3 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学段目标

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目的与目标有了了解,下面就下层次的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学段目标进行论述。体育课程目标从字面上讲已经接近了我们的平时的教学目标,它起到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为体育目标体系的核心,它与上位的教育目的、目标与下位的体育教学目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教学目的与学校体育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但是,相对于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来说,它又是概括和抽象的,它指导着体育课时计划的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或者说是体育教学目标,它的实现并不是相同的,而是表现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阶段的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它有阶段性特点,是根据年龄来划分的,但是,它较水平目标又大一个范围,可以说课程目标包括具体的水平目标,既开始说的“体育学段目标”。体育学段目标是针对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学生的体育行为一种期望。体育学段目标为学校体育总目标服务,或者是服从关系,学生处于不同的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就形成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和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等。新课程标准中,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理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开发体育兴趣和习惯、培养创造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目标却是:学会体育卫生常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养成学习体育的兴趣,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品德方面,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由此可见,对小学阶段是言,重点是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在这里中学的体育教学目标就不再赘述了。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从中、小学这两学段目标来看,不同的学段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2.4 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最常用的目标,这是处于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最底层的目标。在学小学,体育教学是可以分成若干单元的,所以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目标的下位目标,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有了单元目标,我们就知道了完成本单元教学后应能学会什么,接下来又要学另一个单元。所以,单元教学目标的出现为课程目标更具体打下了基础。而在整个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则成为了最直接、最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了它,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就会很容易实现,上位的目标也会逐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属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老师为了完成教育目标而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教育技术。这是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必须是直接完成的体育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对目标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我们知道了,完整的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要包括四个相互递进的层次:是教育的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是居于第一位的,也是第一层次的,这是一种人们对教育的期望,是理想的教育目标,包括着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新理念;而教学目的与学校教学目标是入于第二层次的目标,它从全局出发,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事先预设,较上一层次的目标又具体了,位于第二位;第三位的体育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则是体育教育目标的核心,是第三个层次的,只有它的存在,上位的学校教学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对上起到实施作用,同时,对下,它又对小学中的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我们就不难看出,刚才提到的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就是处于第四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完成的如何,只有通过它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一线老师最容易,也是最直接面对的目标就是单元教育目标与课时教育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每堂课上实现一个或者若干个小的目标,久之,体育教育目的这个最大目标就会得以实现。

[1]韩桂凤,张红.关于体育教学目标层次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尹洁,韩会君.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逻辑与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3]杨闯建.体育教学目标的宏观研究[J].体育科研,2002(4).

[4]李建军.现代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与构建[J].体育学刊,2002(5).

[5]程秋珍.体育教学目标及其价值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2(1).

H09

A

2095-2813(2012)09(a)-0043-02

猜你喜欢

层次性课程目标学段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