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护生健商理念认知的调查研究

2012-07-05王铁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9期
关键词:护生生理心理健康

王铁梅 林 琳

王铁梅:女,本科

健商(health quotient,HQ)即健康的商数,是由加拿大医学博士谢华真教授首创的一种健康理念[1],以后进一步将健商定义为“个人及一个区域的居民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水平[2]”。从有关调查显示,当代医学生具有普通大学生共有的一些健商缺失问题[3]。大学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而在校护生是未来卫生服务行业的一大主流人群,培养护生的健商理念(包括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生活技能)对提高全民医疗保健意识、普及及推广健商理念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在校护生对健康商数的认知、态度及其运用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护生的健商状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9级护理系50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18名(36%),女32名(64%)。年龄18~22岁。本科生28名(56%),专科生22名(44%)。

1.2 方法 发放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研究和设计的“年轻人健康商数测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处理、生活方式、生理健康等5个部分。对入选的50名护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要求护生就过去2个月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即时收回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96%。

2 结果

2.1在校护生对自我认知情况(表1)

表1 48名在校护生对自我认知情况 名(%)

2.2在校护生人际交往情况(表2)

表2 48名在校护生人际交往情况 名(%)

2.3 48名在校护生心理问题处理情况(表3)

表3 48名在校护生心理问题处理情况 名(%)

2.4 48名在校护生生活方式情况(表4)

表4 48名在校护生生活方式情况 名(%)

2.5 48名护生生理健康情况(表5)

表5 48名在校护生生理健康情况 名(%)

3 讨论

在校护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感觉良好,但存在自我认知缺乏、心理问题突出、生活方式不合理、生理健康状况不理想等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自我认知程度较低 表1显示,45.83%的护生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不是很坚定,62.50%的护生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度低,75.00%的护生认为自己在思维、注意力、记忆力和作决定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58.33%的护生不太满意自己的现状生活,这说明护生的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对健商理念的全面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探寻医疗保健知识、追求健康长寿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健商理念作为21世纪人类最新的健康理念,对全民的健康价值态度和获得健康的信心,并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4],而高校护生是社会的主力军,是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主群,因此,在校护生应当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加强对健商理念的认知并将之推广。

3.2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心理问题是护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正确、及时地解决心理问题是全社会应高度关注的焦点。表3可知,当有困难时会肯定向家人或朋友倾诉的仅占10.42%,有时感到情绪沮丧和郁闷的护生占43.75%,但经常自我责备的高达16.67%,而“我很容易被激怒”这项选项中所选“有时”、“经常”的分别占39.58%和12.50%,这反应了我校护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普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正确、行之有效地处理,致使心理压力增大,这是引起其他身心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最终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负性影响。护生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事者,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心理问题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所谓高情商,即能自我控制、坚定持久、热情积极、心地仁厚和交游广阔,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时代面临的三大问题:焦虑、愤怒和压抑[5]。因此,在校护生应当加强对健商理念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具备应对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医务工作者的职业。

3.3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而表4显示,我校护生存在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能按时进食早、中、晚餐,没有每天食用水果和蔬菜的习惯,有抽烟饮酒的不健康史,晚上睡眠质量不好及早晨精神状态不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保证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商理念的一个基本点,护生应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使自我保健成为每个人主动的行为,用健商理念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用健商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每个人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养护自己,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进行自我调节,改善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6]。

3.4 生理健康状况不理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不合理的饮食导致了如肥胖、高血压、亚健康等问题,而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体能锻炼,导致生理健康指标不达标。表5显示,4.17%的护生有血压不正常的现象,25.00%的护生体重指数不正常。生理健康是一切其他活动的最根本保障,如果生理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的活动则无从谈起。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护生应当首先学会照顾自己,保持生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学会用正确的整体方法来促进自己的健康,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促进健康。

4 结论

我校护生的整体健商指数不高,在自我认知、心理问题处理、生活方式、生理健康方面普遍较低,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应当引起广泛重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校护生普遍认为健康理念很重要,如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5个方面都应该切实履行,但实际行动却远远没有跟上。在自我保健方面,没有很好地遵守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坚持体育锻炼。在健康知识方面,大部分护生对健康的定义了解不全面,认为“健康就是身体的舒适,没有疾病”,缺乏足够的健康知识来源,在患病之后,仍有一部分护生会持“小病多喝水,大病才就医”的陈旧观念,这说明护生的健康知识不足,健康意识还有待提高。在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较常见,如饮食不规律,同学聚会暴饮暴食,晚上睡眠质量不好,早上精神状态不佳,会经常熬夜上网,部分男生和少数女生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此外,不良的体育行为和缺少运动等都是影响健康的直接因素。在精神状态方面,大部分护生还是能保持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但是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比较低,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不强。在生活技能方面,我校护生与家庭成员、朋友、同学关系方面的调查令人满意。通过面谈我们了解到,我校护生与社会各层面的人群接触不多,没有积极参加学校以外的各种活动,在有效沟通与交流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为大多数护生是独生子女,大学以前没有独立生活过,因此进行独立和评判性思考的能力还很欠缺。

5 建议

5.1 提升护生对健商理念的认知,树立健商理念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护生自身应当引起对健商理念的重视,掌握自我保健的主动权,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改掉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不合理的作息时间,及时、行之有效地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心理问题等,落实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5.2 学校应加强健商教育,创造学习健康教育的环境 首先,学校应通过构建护生健康信息系统,全面了解护生身体素质情况,同时定期对护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5]。其次,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护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应提供足够的关于健商理念及其相关知识的来源,拓展护生阅读量,增加对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健商水平。再次,加大对健商理念的教育,积极宣传健商理念,如开展健商知识竞赛活动、宣传活动等。最后,培养具有健商理念的教师队伍,引导和督促护生树立健商理念。

5.3 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或其他相关机构 心理咨询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心理问题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学习新的适应方式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能够自立自强增进心理健康水平[7]。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机构,正确、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确定重点人群,定期分析,重点跟踪,重点帮助,预防护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和突发事件的发生[8],提高护生处理心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4 多渠道健康教育宣传,推广、普及健商理念 加大媒体对健康的宣传力度,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开设关于健康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增加护生的健康知识,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班主任、辅导员在提高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应加强对护生健商理论的宣传、健康意识的培养,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平面和网络资源来集中宣传健康知识、健商理念[8]。此外,开展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讲座,增加护生对健商理念的认知,丰富护生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提高护生整体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健商理念的认知水平。

[1]谢华真.石仁译主编.健商 HQ[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1-3.

[2]李恩昌.一个应该确立的概念——健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2:17 -19.

[3]余文发.医学生健商缺失与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629 -630.

[4]尹水平,赵淑珍,张智育,等.护士健商理念认知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研究,2009,23(11B):2934 -2935.

[5]王旭辉.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一、二年级高职生健商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19 -120.

[6]杨鹏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病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6,4(11B):11 -12.

[7]李 珑.健康评价的新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1-22.

[8]楚新艳,刘宪亮,徐 颖,等.医学生健商状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7,20(3):36 -38.

猜你喜欢

护生生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