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西方化变异探析——以广智院为例

2012-07-04孙继国刘虔孙琪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西济南传统

孙继国,刘虔,孙琪

(1.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2.齐鲁建筑文化与景观设计研究基地、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济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城中的近代文化建筑,是其一段历史时期的记忆载体,完好记录了中西建筑文化的合璧成果,是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1]。然而,在济南的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拆除或迁移工程,却对这些近代文化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部分历史文化遗产正濒临消失。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延续,同时又能够与地方风俗文化相结合,传承地域文脉,对于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学者对济南近代商埠建筑、宗教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和建筑西方化变异的探索研究较少。为此,文章对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西方化变异进行相关研究[3]。中西结合的文化建筑以广智院最具代表性。从这一面临拆迁的近代历史文化建筑出发,分析其西方化变异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挖掘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存在和延续的价值,为历史建筑的改造扩建以及创新和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支持,已迫在眉睫。

1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1.1 文化建筑的概念

文化的表达形态和传承载体之一就是建筑本体。因此,广义上的建筑都应具有文化性。文化建筑涵盖面较广,像图书馆、博物馆、观演建筑、会展建筑和科研建筑等属于其范畴[4]。而狭义的文化建筑则是特指对人们有更强教化功能的建筑类型[5]。

1.2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和发展兴盛期两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4年济南开埠的这段时间,是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萌芽期;而1904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则使济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达到了兴盛期,此时期大量风格和类型多样的外国建筑涌现济南。

1.3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呈逐步向西方化变异的趋势,传统建筑风格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使得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近代文化建筑上得以体现。近代文化建筑不再局限于单一陈旧的传统文化特色,而是向丰富的中西元素合璧的建筑风格上迈进。

1.4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变化原因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的变化主要是由传统特色向西方化变异转变,受到中西两方面的历史文化影响是其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4.1 西方宗教建筑和国家领事馆建筑修建的影响

来自意、美,、法、英等国的传教士先后21 次在济南建造传播西方宗教的建筑[6]。这种大规模而频繁的建筑活动,给济南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宗教影响,致使西方思想得以大肆传播,强烈地冲击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对济南的建筑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欧美许多国家也先后在商埠区修建了领事馆以及与商,娱,医,邮等行业相关的建筑物[7],这对济南的近代文化建筑风格同样产生了直接影响。

1.4.2 建筑设计行业和施工行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清末年间,济南的建筑营造业主要有五种传统的经营形式。从1926年起出现多家建筑营造厂商,到1935年已发展到105 家。而直到20 世纪30年代,济南的建筑设计行业才刚刚起步,独立设计能力远远达不到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水平。济南的工匠们受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深刻影响,为达到“既要体现传统价值,又要追求西方新潮”的建筑效果,他们凭借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理解,在没有建筑设计机构协助的情况下,对传统建筑样式加以改变,汲取一些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元素,为济南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2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典型代表——广智院

2.1 广智院的概况

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济南的重要性日渐显著,英浸会传教士怀恩光在取得英国浸礼会总部的支持后,于济南南关购地2 万余m2,在此建设了大型展馆[8]。此馆随后迁到济南,并改名为广智院。广智院是中国早期的文化博览建筑之一,也是省城首座博物馆。1992年,广智院被省政府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直到20 世纪90年代初,省博物馆搬迁至千佛山北侧,广智院就停止使用并闲置至今。现存广智院主体建筑群,坐南朝北,整体方正对称,由陈列大厅和纵横连贯的陈列室及休息厅组成,平面呈“出”字形(图1)。

图1 广智院平面图

2.2 广智院表现文化建筑变化的特征

广智院建筑群,气势连贯,空间衔接紧凑,集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和西方博览建筑的功能于一体。整体建筑功能分区合理,展览流线清晰,空间布局适宜,是近代文化建筑在建筑风格、功能等方面开始西方化变异的典型代表。

3 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广智院西方化变异的主要表象

3.1 建筑的外立面

在济南市古代或近代遗留建筑的大门中,广智院的大门形态独具一格。从外形上看,其构造既像中国的庙宇,又像西方的古城堡,设计者既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突出了建筑物的实用性。

图2 广智院大门

广智院的大门造型是中西结合的拱形门(图2)。门楼顶采用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山字形卷棚小瓦顶,大门则是半圆形拱门,拱券上雕有折枝花卉,大门两侧各有一个3m多高的六棱体石柱。两侧沿街平房外墙,则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构造方法,采用充满韵律的六角形漏窗[9]。

图3 广智院主展厅主窗立面

图4 广智院主展厅北门立面

图5 广智院院墙多角形窗

充满西方特色的构图元素,如古典柱式以及劵拱等,在广智院建筑立面上同样得以体现(图3、4)。广智院门窗造型,在继承传统方形或多角形的基础上(图5),同时还使用了圆形(图6、7、8)。在建筑空间处理上,不再特意强调门扇、台阶等建筑构件对空间的划分,而是借鉴了西方府邸建筑中的空间贯通理念,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空间融合[10]。而我国传统建筑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墙身、屋面、台基、踏道等重点部分。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变异,使近代文化建筑的立面形象与之前大不相同。

3.2 建筑的物质材料

传统的文化建筑在建造时通常只选用当地的砖、瓦、石、石灰、木材等建筑材料,而广智院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典型的西方钢铁材料构件(图7)和西方传统教堂中的玻璃材料。门窗上镶嵌的平板式玻璃(因建筑使用功能而异摒弃了彩色玻璃),采用小直线形和弧形的木材来分割(图5、6、7、8)。这种表现形式,促进了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变异,同时还具有中西方建筑物质材料相结合的特征。

图6 广智院西墙上圆窗

图7 广智院钢铁材料构件

图8 广智院主展厅北立面和西立面

3.3 建筑的装饰意匠

建筑装饰的发生,是对建筑空间借以存在的结构、构造的美化[11]。在装饰风格上,传统文化建筑主要从装饰挂落、门窗花格配搭、梁柱雕刻以及彩画等木构件细部上进行修饰和美化[12]。而在装饰表现上,传统文化建筑则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手法,通常以简单的线或线条为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以此提炼并表现自然物象的造型特点,创作出美妙生动却又不失节奏变化的音韵[13]。

图9 广智院木雕花纹

图10 广智院砖雕花纹

广智院的围墙大门和建筑门窗采用了西方古典的劵拱和柱式的装饰风格,在装饰的细微部分中使用了与其相应的构图元素,如门的拱券上雕有我国传统的折枝花卉(图9、10)和偏向西方古典花纹的装饰元素。其他中西装饰风格相结合的特点,还表现在门柱上添加西方花式柱头、劵拱顶部雕刻石雕图案等[14]。这些西方装饰元素的使用,改变了我国传统文化建筑的装饰意匠,完美的展现了中西融合的装饰艺术特色。

3.4 建筑的结构体系

我国传统建筑采用木构架承重的结构方式。由木梁或山墙为主要承重结构,接受建筑顶面的重量,再由柱子负载前两者的重量,并通过柱础承载前三者的总量,最终转化到地基荷载上面。一般采用的是叠梁式木架荷载承重方式,其他还有穿斗式等[15]。

图11 广智院主展厅承重结构

图12 传统木构架承重结构方式

图13 广智院主展厅承重结构

图14 广智院主展厅辅助承重结构的挂落样式

图15 西方古典券柱式承重结构方式

而广智院的建筑结构则采用了西方古典券柱式、柱廊式和砖墙混合式承重,并与传统的木构架承重相结合的方式(图11)。整体建筑运用传统木构架结构设置出木梁架,其梁下采用挂落的方式进行辅助承重(图12、13)。挂落的形式与西方古典券柱式相投(图14、15),结合西方结构体系的特点,是由拱券、柱、砖墙来承载建筑顶面的质量,往下的承重方式则与传统木构架结构方式相同。两者结合运用的结构体系在济南近代文化建筑中并不少见,这不仅改良了传统的只应用木构架的建筑荷载系统,还变革了传统的建筑空间,使之刻有鲜活的中西建筑文化交互融合的印记。

4 结语

西方化变异是近代建筑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体现在历史文化建筑上,其价值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就像根与叶的关系,只有根深,才会叶茂。广智院具备中西结合的显著建筑特色,具有较高文化的价值,在其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济南近代历史文化,记录了济南近代文化建筑变化的特点。济南的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都滋长在这些文化建筑上。因此,加强对这批弥足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势必关系到济南城市文脉的延续,对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济南具有深远意义。

[1]窦玉生.老城不寂寞[J].走向世界,2009(6):124-126.

[2]颜萍.谈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价值观[J].小城镇建设,2009(2):77-78.

[3]Gillesde B.,Rik G.,傅杰.1977~1997:文化建筑20年[J].国外城市规划,2004(5):14-17.

[4]任力之.文化建筑的内涵与表达[J].建筑技艺,2009(4):76-78.

[5]卢峰,龚恺,李文军,等.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J].城市建筑,2009(9):233-235.

[6]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大事记[C].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

[7]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济南市志(卷1)[C].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

[8]张德明.近代山东教会博物馆探究[J].博物馆研究,2009(03):188-190.

[9]张润武,薛立.图说济南老建筑(近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10]张润武,薛立.图说济南老建筑(民居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11]方纪明,赵新周.中西建筑装饰艺术比较初探[J].九江学院学报,2009(1):345-346.

[12]潘古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王强.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0(7):358-340.

[14]焦铭起,高宜生,彭飞,等.济南近代传统民居建筑的西方化变异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1):564-567.

[15]陈波,曾毓隽.古代中西建筑表象的比较初探[J].山西建筑,2010,36(33):99-101.

猜你喜欢

中西济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