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技新闻采写角度探究

2012-06-06

科技传播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科普高校创新

摘要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近年来高校科技工作显露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成果数量攀升、论文质量提高,而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断增强;国内外引入的各怀绝技的高端人才数量增多;国际性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的召开频率明显提高;高校内部科研体制机制的探索也开始变多。这些都对科技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写过程中,科技记者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在宣传工作中服务好创新与科普两条主线,把握好新闻写作角度和体裁,做好“产业推动者”和“翻译者”的角色,推动中国各大产业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技新闻;高校;创新;科普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03-03

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以往,科技记者在科技新闻的撰写中,关注的重点多放在产业领域或者是科研领域的重大新闻的写作上。而对高校中的科技新闻写作的角度往往比较狭窄,多以写人物和重大科技成果为主。作为上海科技报专门负责高校和上海市教委条线的记者,自2007年以来,笔者在高校科技新闻的写作方面开始探索。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较为合适的角度,摸索出了一套采写高校科技新闻的模式,并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借此进行探讨。

1高校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日渐提升

高校是科技工作的一大主战场。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首先,高校是科技成果汇聚地。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往往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先是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中产生,然后进入孵化器孵化,最后产业化走向市场。高校是科技成果产生的源头,处于整个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的起点,这里荟萃着许多高科技成果,每年国家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到这里,但是由于众多科技企业对其中的科研成果不熟悉等客观原因,绝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真正投入产业化。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宣传报道。

其次,高校是科技工作者的聚集地,这里藏龙卧虎,荟萃着各个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涉及到国家各大产业的方方面面,以及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潜力亟待科技记者挖掘。在科技新闻中不仅要注重人物的报道,更加要关注人物背后的科研实力的有效宣传。

第三,高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地方,各种科创活动踊跃频繁,里面蕴藏着创新的力量。挖掘其中的亮点不仅有助于推动大学创新教育的发展,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报道也有助于将大学生的金点子让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知晓,让智慧之花发挥最大价值。

而近年来,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研经费不断攀升,高校科技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科技新闻报道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是科技成果的报道需求量将不断提高,高校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攀升,发表论文的质量也有很大提升,由于近年来产业化思维的提升,高校科技工作者急需科技记者能把这些“香饽饽”介绍给市场和企业,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就要求科技记者要有大局观,并对各类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对于科研团队和青年学者的报道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年,上海和全国很多高校都引进了一批优秀国内外科研人才,很多人身怀绝技,但是众多科技企业和相关单位并不了解他们,急需科技记者深入到基层去挖掘亮点。

第三、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报道需求增加。随着我们科技水平提升和科研经费的增加,在境内举行的各学科高层次国际会议开始增多,国外前沿科研成果的介绍开始增多,也迫切需要科技记者担当传播者的角色。

各种创新体制机制的报道数量会增多。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探索科研迅速发展的新模式,也出现了上海交大医学院PI治系等经过实践检验获得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的报道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这些鲜明的变化都给科技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高校科技新闻体裁的把握

高校的科技新闻可以选择的新闻体裁繁多,包括介绍学校、学院、系工作经验的通讯,人物事迹通讯报道,各种科研成果的消息报道、高规格学术会议的通讯报道,一些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性报道,还有一些大学生创新方面的通讯、特写、消息类的报道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还应对以创新和科普两个重要环节展开采写工作。

3 创新:科技记者要成为各大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3.1要挖掘出高校科技成果的亮点,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进步

任何科技成果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产生的,没有需求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包括基础研究。记者平时应做好知识储备,关心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从一个宏观的大视野来看待一个特定的科技成果。一般来说,记者的视角可以放在科研成果的创新点、对产业的贡献、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等,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比如,记者在2009年3月6日发表在上海科技报第四版上的一篇《地沟油变身除草农药助剂 有望打断“黑心产业链”》。当时在采访时,一接触到这个主题,笔者就感觉是个好主题,因为地沟油是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因此在实际采写中,笔者开门见山,把这一成果的价值引述出来“由于高额利润诱惑,用地沟油非法制成食用油的现象难以根除,还演化为一条的“黑心产业链”。现在一种新技术,将地沟油制成除草剂增效助剂,并产生很好的附加值,有望打断这条链条。记者日前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悉,由上海市重点学科“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学科带头人徐子成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已经把该项创新技术运用到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宣化地区的小面积玉米大田中,并获得试验成功。”在后面的采写过程中,又涉及到了地沟油转变为生物柴油与该成果的经济效益对比、农业助剂的现状、该成果对于农业发展的帮助等。这个报道无论对于地沟油问题解决方式还是对于农业发展都有实际价值,而且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化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稿件刊发后,《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等报纸的记者又陆续做了后续报道,促进了该科技成果的推广。再比如,记者在世博会期间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偶然采访到的世博园区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这一科技成果不仅成功解决了世博会建设过程中巨量建筑垃圾清理运输问题,还创造性地变废为宝,大大节约了世博园区的建设成本。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成功经验在宏观层面上对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写作中,笔者不仅生动刻画了该成果的巨大作用,还根据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基调,在结尾留下了一串关乎民生的未来设想。“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能否也建立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建筑废弃物‘物流转化中心呢……目前课题组正在呼吁上海有关部门在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内增设再生建材利用枢纽,希望不远的将来,变废为宝的神奇历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实现。《建筑垃圾就这样被“吃干榨尽”》的稿件刊发后,被科技日报全文转载,并获得2010年度全国科技报系统新闻奖一等奖。目前该科技成果在北京等城市被推广使用。

3.2科技人物报道的重头要转移到对其科研成果的价值的关注

过去科技记者、教育记者在报道高校的一些科技工作者时,运用十分艺术的手法去刻画他们崇高的形象,展示他们奉献、进取的精神。这固然是对的,可以引导整个社会崇尚科学、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是在一些时候,这种类型的报道会给科技工作者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他们的科研工作。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笔者摸索出了一套报道人物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把他们科研工作中的点滴刻画出来,把他们的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出来。比如笔者在2008年采写的上海市科技精英稿件《“人造骨”巧匠的不了情缘——记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教授》,在采写过程中,笔者紧紧围绕他的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并把艰辛的科研过程融入其中。“1996年是磷酸钙骨水泥研发的关键一年,当时按照理论配比好的磷酸钙骨水泥将投入到动物实验中去。但是意想不到情况发生了,骨水泥一放到动物体内,碰到血全部散架了。原本信心十足的刘昌胜一下子懵了……苦思冥想探索了几个月,总算有了答案。一般水泥都是在无水条件下凝干的,但是骨水泥必须要在血液环境中凝干,这对材料的抗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一年的反复实践,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骨水泥的抗水固化难题终于破解,刘昌胜研制的这种新型人工骨用特制的水溶液调和植入人体后,几分钟就开始凝固,并与伤骨直接粘接,四小时达到最高强度,术后半年材料开始降解,伴随新骨形成,最终与人体融为一体。”这样的描写,既能展现出科技工作者敬业的精神,又能把其科技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清晰地展现出来。而这样的描写,需要记者在采访时更加深入、仔细、耐心地了解的成果的技术要领和研发中的点滴故事。该稿件被新民晚报转载。稿子刊发后立刻引起了一些医疗器械企业的广泛关注。

3.3要多关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为促进产学研对接作出贡献

过去记者一般很少进入实验室采访,里面仪器设备复杂,各种原理甚是复杂。根据各高校的需求,上海科技报于2009年起开始设置副刊《走进实验室》,每期刊发一个实验室的稿件,并配以图片。比如2009年10月14日刊发的《“小稀土”绘制科技绚烂美图 ——记上海师范大学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里,笔者介绍了多个稀土催化剂、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环保材料等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过糖尿病病人使用的‘糖类,这些特殊的‘糖类都带有个‘醇字,比如三梨醇、麦芽醇,虽然这些物质都不是糖类,但是它们的口味都很甜,和普通人所吃的糖没有什么大区别。但是重要的是这些物质不会引起患者体内胰岛素减少和代谢紊乱。而这些把糖类变成醇类的先进催化剂就是用稀土制成的。”这样的介绍让人一目了然,设问、比较写作手法的应用使得枯燥的实验室变得亲切起来。而这样的报道笔者已经写过了近百篇。

笔者主要的心得体会是,科技记者走进实验室,首先要练好内功,认真学习相关科研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与其相关的产业背景和发展状况。这样的稿子既能展现实验室的闪光点,又能在宏观的产业层面上服务科技企业,立意较深。

一系列实验室被报道后都产生了积极效应,中央网络电视台、凤凰网等跟进进行报道,一些企业也主动与实验室联系,产学研对接的势头十分良好。栏目成为了一个众多企业和众多媒体获取信息的窗口。

4科普:科技记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者

4.1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把科技前沿内容介绍给受众

在上海许多高校,每年都会召开很多高规格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里面蕴含着大量的科研信息。过去很多科技记者由于专业关系,都不太愿意涉足该领域。但如果能找好角度,用科普的语言写出其中的精华,则可以把大量的前沿信息传播给国内的学者和相关科技企业,也能发挥这些学术会议的更大的价值。2009年11月,笔者采访了上海电力学院召开的网络信息挖掘与人工智能与计算国际会议。枯涩的学术语言不是一般读者能看得明白的,于是笔者找到了很多专家聊天,把国际会议的亮点用平实的话语展示了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挖掘已经成为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亮点。光依靠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中的传统功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图像和图片搜索一般根据其名称进行,但是,像注册商标和外观设计等方面就很难找到匹配的图片信息……如‘机器人方面论文的搜索,由于分词原因,可能出来的是与机器或者人相关的文章,真正与机器人相关的学术语言方面词却被忽略……而科学家们希望用仿生学、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去攻克这些技术难题。”这篇名为《用技术挖出网络信息中“金子”》的稿件一刊发就赢了广泛好评。2009年2月,上海理工大学举行了“第一届复杂科学:理论和应用国际会议”。如何才能把这门新兴科学介绍给国内的学者呢,在导语中,笔者用一段“2003年,SARS袭来,医学一时难以解决这一传染病的难题,当时政府统筹协调了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生物工程学、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解决了这一危机。”来引出了复杂科学,让人一目了然。之后又十分细腻的点出大会上交流的科技成果。“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让你我心动不已,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让人沉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Gustavo Martinez-Mekler教授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了使用很多数学模型发现许多优秀的艺术品和音乐作品都存在复杂的系统,如冥指数律、小世界现象等。研究数据表明,艺术品和音乐的外在形态和内在节奏都遵守着人体大脑机能的某种特定原则,所以人类会对他们产生美妙的感受。而他接下来的工作是调查研究在艺术和音乐中复杂性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稿子刊发后好评如潮。

4.2要善于观察细微之处,找到促进科普工作的好角度进行宣传

高校的很多学者也是科普方面的专家,如何挖掘他们的工作亮点,推出科普工作的有序进行也是科技记者的一项工作任务。但是这方面需要记者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宏观的思考能力作为支撑。笔者在2011年10月上旬得到一个信息,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推出一门名为《唐诗宋词中的流体力学》的课程,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笔者悄然来到复旦第一教学楼上,全程旁听了该课程,并采访了主讲教授。一堂如此科普的力学课,这是比较少见的,而它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如何改进,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思维定型后笔者采写出了《挖掘文学瑰宝中的科普财富——复旦教授呼吁要建立人文科普课程体系》的稿件,呼吁国内各理工科学科中文学功底比较深厚的教授们能腾出点时间,一起编纂一些国学科普书籍,开设一些人文气息浓的科普课程。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愉悦优美的人文环境中细细品味深奥的科学世界。该稿件获得2011年上海教育新闻奖三等奖。

此外,科技记者还要承担起高校保密工作教育者的角色。科技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形式,它蕴含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而且国内的很多科技媒体也是众多国外机构关注的焦点。一旦把细节性的科研内容报道出去,那会带来仿制、侵权等一系列麻烦,给相关科技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而避免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科研成果的采写中,尽量不要把制备过程、各种材料配方等细节部分展示出来。比如在2009年4月底笔者在采访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环境科学学院某位教授时,她向笔者介绍了自己最近发现的一种能斩杀癌细胞的纳米稀土配合物,她热情地把其中配方比例告诉笔者,笔者十分敏感,询问她如果报道刊发后,是否很容易被仿制。她如梦初醒,连连点头。在实际采写中,笔者隐去了这一部分,既宣传了这一优秀的科研成果,也确保了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在多年的采写工作中,笔者和很多科技工作者成为了挚友和忘年交。他们对于宣传的渴求和盼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的科技工作在发展,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科技记者的社会责任也变得更加突出。作为科技记者,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多学习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多深入第一线发掘,多写出代表科技工作者心声和服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稿件,不能坐以待毙,或者只发统发稿和红包稿,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科普高校创新
科普达人养成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