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炭片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Graves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2-06-01陈珺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药用组内甲亢

陈珺秋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本身功能亢进,持续性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增多,造成血中游离甲状腺素(FT4)或游离3碘-甲腺原氨酸(FT3)升高导致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而发生心悸、烦热、多汗、多食易饥、心率增快等一组临床综合征,称为甲状腺毒症,其中以Graves病(简称GD)导致的甲亢多见[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3例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门诊诊治的初发GD患者单纯用甲巯脒唑片治疗与联合药用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烦热、多汗、多食易饥、心率增快、甲状腺肿大等甲状腺毒症的症状、体征,同时检测 FT3、FT4、TT3、TT4、TSH、TGAB、TMAB、TpoAB、甲状腺彩超、甲状腺摄碘131率、甲状腺核素扫描、心电图等排除桥本甲状腺炎、亚甲炎、药物性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甲状腺毒症的病因,所有患者均符合GD的诊断标准,均为初发首次治疗的GD患者,治疗前查肝功能、血常规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51例,年龄19~62岁,平均(32.8±9.9)岁,病程16 d~12月,平均(6.1±4.6)月;对照组104例患者中男42例,女62例,年龄18~64岁,平均(31.6±11.2)岁,病程20 d~11月,平均(5.8±5.3)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建议适当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给予禁碘饮食、甲巯咪唑片10 mg/次,口服3次/d,排外有哮喘、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普萘洛尔片10 mg/次,口服3次/d,治疗组在服用上诉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药用炭片4片/次,口服3次/d,服用时间与上诉药物间隔1 h,两组患者均每周复查血常规,血常规正常继续服药,治疗4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中的FT3和FT4(排外患者正在服用苯妥英钠、多巴胺、糖皮质激素等可使FT3和FT4降低的药物)、肝功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时记录患者甲状腺毒症缓解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毒症缓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4 周后 FT3、FT4、ALT、AS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的变化。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毒症均有所改善,缓解时间治疗组为19~41 d,平均(32±4.2)d,对照组为27~56 d,平均(41±5.8)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FT3和 FT4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FT3和FT4均下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FT3和FT4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FT3和FT4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肝功能、白细胞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毒症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FT3和FT4变化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毒症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FT3和FT4变化的比较()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缓解时间(天)治疗前FT3(pmol/L)治疗前FT4(pmol/L)治疗后FT3(pmol/L)治疗后FT4(pmol/L)治疗组 89 32±4.2# 16.21±7.3**# 57.54±11.2**# 6.83±9.2**# 31.33±12.1**#对照组 104 41±5.8 15.87±6.9* 59.23±12.4* 10.58±8.7* 46.92±1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白细胞的变化

3 讨论

GD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一种,是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因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出现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是 3,5,3',5'-L-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的 3,5,3'-L-三碘甲腺原氨酸(T3),患者的甲状腺毒症与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相关,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使FT3和FT4下降,呈现治疗作用,但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可不平行,一般先以FT4下降明显,但FT3在治疗过程中的水平与甲亢控制程度有更好的相关性[2],所以本文以患者甲状腺毒症缓解的时间及治疗前后FT3和FT4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药用炭片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炭化物,系由高分子材料经1100℃无氧高温炭化再经活化而成。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电镜观察显示,药用炭片具有大小不同的孔径,可分为微孔、中孔和大孔,具有强大的吸附功能。含有毒素的液体物质,在其内部扩散,由大孔到中孔再到微孔吸附[3]。文献报道:甲状腺激素在肝脏氧化脱氨产生乙酸类物质,T3和T4也可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及硫酸基团结合,结合后的衍生物从胆汁中分泌入小肠进行水解。再生的全部T3分子及部分T4分子被重吸收,成为甲状腺激素可变总量的一部分[4]。体内T3的主要来源是在肝内通过对T4转化而来的,同时T3、T4在肝肝内通过二期代谢转化反应、与葡萄苷酸和硫酸结合后进行肠肝循环或排于粪中[5]。药用碳片可能通过吸附胃肠道的甲状腺激素,阻止了甲状腺激素的肠肝循环,部分控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增多。人体每日平均有150~300 μg无机碘化物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循环,其中30%-50%为甲状腺所摄取,碘化物进入腺细胞后经氧化酶作用,产生活性碘,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单碘酪氨酸(MIT)和双碘酪氨酸(DIT),DIT 和 DIT 耦联成 T4,MIT 和 DIT 耦联成 T3[6],所以无机碘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药用碳片也可能通过吸附正常饮食物中的部分无机碘化物,减少了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从而减少了甲状腺激素的生成,本文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药用炭片还具有不吸收入血、无毒等特点,部分患者服用后可出现便秘的副作用,而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增多使肠蠕动增加,患者可出现大便稀、便次增加,可与药用炭片便秘的副作用相抵消;当药物进入机体后,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本文治疗后复查患者肝功能提示两组无差异也提示药用炭片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治疗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治疗方法毒副作用少,药价低廉,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1] 滕卫平,单忠艳,关海霞,等.甲状腺疾病,2006,22.

[2] 廖二元,莫朝晖 .内分泌学.第 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3.

[3] 王金栋,王俊忠.爱西特的临床应用.山东医药工业,1996,15(4):41.

[4]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41-44,59-60.

[5] 陆翔,李天资.肝脏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6):860.

[6]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04-1005.

猜你喜欢

药用组内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