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0例

2012-06-01简政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通心络罗非班盐酸

简政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一旦发病极为凶险,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般药物治疗包括了强化抗栓、抗凝、降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本研究中,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排除以下疾病患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伴有肝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史、近6个月内急性脑血管意外史、近3个月内严重感染及手术史、药物过敏患者。入选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0~70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1.6±6.3)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6.00%(23例/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4.00%(27例/50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63.2±5.7)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8.00%(24例/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2.00%(26例/50例)。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美托洛尔和贝那普利。②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265),首剂0.4 μg(kg·min)静脉滴注30 min,之后采用维持剂量0.1 μg/(kg·min)静脉滴注2~3 d;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4粒/次,3次/天。7 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给药后7 d内顽固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的病例数。5 d内出血状况[2]:①严重出血:颅内出血、出血导致循环不稳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下降5 g/d,血细胞比容(Hct)降低大于或等于15。②中度出血:由于药物引起的出血,如咯血、呕血量超过100 ml/d,黑便、肉眼血尿等。③轻度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咳血及呕血量小于100 ml/d、镜下血尿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顽固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00%少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无出血率86.00%高于观察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出血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严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终点指标变化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出血状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80年代以来提出的诊断概念,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它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侯朝凤等[3]研究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与影响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认为年龄、糖尿病史、血小板升高及白细胞升高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升高及血脂异常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 d心绞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男性、白细胞升高及血脂异常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 d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药物、外科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常规使用的药物包括:抗栓、抗凝、降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药,可特异地结合血小板表面受体,阻止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4]。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5]。陈章强等[6]认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我们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结果发现观察组顽固性心肌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发心肌梗死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出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及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能增强疗效,但同时增加轻度出血风险,未见明显增加中、重度出血的风险。本研究发现,增加的出血风险是轻度出血,而对于中度、严重的出血风险并未见明显增加。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后,增强抗栓、抗凝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所以临床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需个体化治疗,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同时还要详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耐受情况及出血风险,才可考虑使用。

[1] 陈阵,刘韬,刘亚凤,等.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中国医药导报,2012,09(03):14-15,20.

[2] 宋书江,赵兴洲,王宇,等.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TXB2和CRP的影响.山东医药,2008,48(31):13-15.

[3] 侯朝凤,杨志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06):460-463.

[4] 汪亚芸,陈曼华.3种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11,40(25):2527-2528.

[5] 李军,李向云,张磊.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河北医药,2011,33(12):1892-1893.

[6] 陈章强,洪浪,王洪,等.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04):487-491.

猜你喜欢

通心络罗非班盐酸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盐酸泄漏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