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探讨

2012-05-23

山东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华法林消融术瓣膜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

研究表明[1,2],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 40% ~60%合并房颤(AF),且换瓣术后多仍持续存在,不利于改善心功能;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AF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3],术后需常规服用胺碘酮维持AF的治疗效果。该药是否对华法林的抗凝治疗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总结了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旨在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合理抗凝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瓣膜病合并AF患者130例,将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设为A组(60例),男21 例、女39 例,年龄(47.6 ±5.8)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房血栓7例,左心房大小为(57.6 ±13.6)mm,LVEF 为 59.2% ±8.5%;二尖瓣病变39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双瓣病变20例;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1例。单纯瓣膜置换术患者设为B组(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44.5±13.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房血栓6例,左心房大小为(50.0±14.7)mm,LVEF为60.9% ±10.1%;二尖瓣病变35例,主动脉瓣病变5例,双瓣病变30例;合并高血压2例。A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冲洗式射频消融治疗,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20例。B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30例。A组与B组术前资料及术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即给予微量输液泵入胺碘酮20~30 mg/h,拔管后改口服胺碘酮200 mg、3次/d,1周后改为200 mg、2次/d,再1周后改为200 mg、1次/d,维持6个月。

1.2 抗凝及效果观察方法 两组术后常规第2天起口服华法林3 mg,预设抗凝稳态 INR为1.5~2.5,根据监测INR每次加减华法林0.75 mg;术后第1个月内监测INR每周1次,第2个月内为每2周监测1次,第3个月后为每月监测1次;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1周后复查INR 1次[4]。患者服用华法林>1个月,2次复查INR达预设抗凝标准,无需调整剂量、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视为达到抗凝稳态。

术后随访3~16个月,记录抗凝期间华法林服用剂量、INR值及抗凝相关出血栓塞并发症情况。抗凝相关出血栓塞并发症包括:①血栓栓塞:脑梗死、瓣膜血栓、左心房血栓和周围血管栓塞等;②严重出血:颅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③轻度出血:鼻出血、肉眼血尿、皮下淤斑、牙龈出血等。INR>3即为抗凝治疗过量,INR>4即有颅内出血危险[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抗凝相关指标比较 术后A、B组各死亡1例,均为非抗凝相关死亡。A组出现抗凝所致轻度出血5例、血栓栓塞0例,INR异常升高(INR>4)4例;B组分别为3、3、1例。两组比较,P均 >0.05。

2.2 两组达抗凝稳态时华法林剂量比较 两组不同术式患者华法林剂量比较,P均>0.05,其中A组AVR者仅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达抗凝稳态时两组不同术式患者华法林剂量比较(±s)

表1 达抗凝稳态时两组不同术式患者华法林剂量比较(±s)

组别 华法林(mg/d)二尖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双瓣置换术A组2.31 ±0.87 3.12 2.74 ±0.44 B组2.59 ±0.75 3.47 ±0.44 2.78 ±0.90

2.3 A组患者术后华法林抗凝剂量及INR A组达到抗凝稳态时,华法林剂量为(2.43±0.58)mg/d,INR 为 1.83 ±0.55。

3 讨论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使心房和心室的肌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常规用于AF射频消融术后巩固窦性心律。其与华法林的药理特性各异,二者合用时,可通过抑制CYP2C9和CYP1A2活性,使R-华法林转化为R-1-S华法林醇,影响华法林氧化成酚类代谢产物的过程,尤其是S-华法林转化成其主要代谢产物S-7-羟基华法林被抑制,导致血中S-华法林浓度增高;另外,胺碘酮还可引起S-和R-华法林清除率降低,从而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提高INR,两药合并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几率[6,7]。

本研究显示,同时服用胺碘酮和华法林的A组患者其轻度出血、INR异常升高比例高于B组;不同手术方式下华法林服用剂量A组均低于B组患者,与文献报道一致,但观察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达到抗凝稳态时,A组口服华法林剂量为(2.43 ±0.58)mg/d,INR 为 1.83 ±0.55。但INR及口服华法林剂量仍存在在较大个体差异,除胺碘酮对华法林的剂量影响外,可能与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及不同个体间基因多态性因素有关[8~10]。今后,我们将针对A组胺碘酮服用不同时间段和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抗凝的分层研究,进一步明确胺碘酮对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后抗凝的影响。

双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AF最有效的手术方式[11,12],但术后抗凝治疗的标准不尽相同,较为肯定的是维持INR在较窄目标范围内的稳定,可得到较好的抗凝效果,这可以通过频繁测量INR和适当调整药量来实现[13]。本研究术后服用胺碘酮合并华法林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INR,注意INR异常升高情况,并减少华法林剂量。为避免出血发生,当INR在3~4时,可暂停华法林的使用;当INR>4时,可输注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等加以纠正[14]。术后2周内胺碘酮剂量调整大,2周后胺碘酮口服剂量维持200 mg/d直至术后6个月。应根据胺碘酮使用情况相应地加强抗凝监测频率,术后1个月内监测INR每周1次,第2个月内监测INR每2周1次,术后第3个月后监测INR值每月1次,且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后1周复查1次INR。通过加强监测,A组维持低强度抗凝标准INR 1.5~2.5时,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取得满意抗凝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以INR 1.5~2.5进行低强度抗凝,近期抗凝效果满意,但需密切监测INR、并根据监测结果适度调整减少华法林剂量以避免出血事件发生,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1]盂旭,王坚刚.心内直观手术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4(1):247-248.

[2]王亮,殷巍,王晓明,等.瓣膜置换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4):758-759.

[3]高荣,朱宪明,刘志平,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外科治疗[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3):290-291.

[4]徐惠玲,张瑛,刘立民,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片给药方案研究与药物经济学评价[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2):102-103.

[5]刁明强,董力,江虹,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的方法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13(1):10-13.

[6]Hi R,Fuster V,Ansell J,et 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guide to Warfarin therapy[J].Circulation,2003,(107):1692-1711.

[7]Naganuma M,Shiga T,Nishikata K,et al.Role of dese thylamiodarone in the anticoagulant effect of concurrent amiodarone and Warfarin therapy[J].J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2001,6(4):363-367.

[8]The InternationalWarfarin Pharmacogenetics Consortium.Estimation of the warfarin dose with clinical and pharmacogenetic data[J].N Engl JMed,2009,360(8):753-764.

[9]杨晶晶,于锋,葛卫红,等.华法林个体化剂量调整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3):269-273.

[10]Singh O,Sandanaraj E,Subramanian K,et al.The influence of CYP4F2rs2108622(V433M)on warfarin dose requirement in Asia patients[J].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linetics,2011,26(2):130-136.

[11]周勇,李莉,徐志云,等.瓣膜置换同时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1):32-33.

[12]Kolek M,BratR.Cardiac rhythm and atrial transport function after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cryoenergy:predictor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dure[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0,154(1):55-68.

[13]钟莉.口服华法林抗凝剂的监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98-199.

[14]李婷,钟磊英.华法林药物应用中问题与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48-149.

猜你喜欢

华法林消融术瓣膜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