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口普查发展历程探析

2012-05-14李平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人口统计人口普查

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至今一共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次人口普查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关键词:人口统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普查

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人口普查都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而在中国这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情况,更可谓第一国情。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

相传夏禹治水后,把中国分为九州,就着手统计人口和土地。商朝有专门统计人口的官吏“司民”。春秋战国时期以25家立社,按社登记人口、土地。刘邦统军攻破秦宫时,萧何远见卓识,直奔丞相府把秦各种档案先抓到手里,其中就有全国的户籍钱粮档案,说明秦也已统计人口。汉朝建立“算赋法”,规定定期调查人口。《汉书·地理志》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总数为5959万人,户数为1223万户。清朝自乾隆始每年都有全国人口统计数字,中华民族4亿人就是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统计的。

不过我国古代统治者进行人口普查和统计,其目标重在征发兵役劳役赋税,故被统计的人口以纳税人为主,其他人从简或不计。直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才突破这个框框。这年的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对全国人户的“点闸对比”(即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上首书“钦奉圣旨”,次开户主姓名、籍贯及其全家口数,下列两项,分记男子成丁、不成丁与妇女大口、小口的数字以及各人的姓名、年龄和与户主的关系,最后备“事产”一项,详载其户的产业基本情况,并附注“户别”(民户或军户、匠户等)。这与现在所谓的“人口普查”最为接近。它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其体制之完备、内容之翔实,史无前例。故西方统计史学者一致承认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记录。

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新中国建立后,至今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历次人口普查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志着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的开始

1953年6月30日24时,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601,938,035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口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本世纪3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很不全面的调查,从那时起,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便成为中国人口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摸清人口状况,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成为开展新中国建设的当务之急。1953年,全国开始了第一次普选,而选举各级人民代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普选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

1953年4月3日,中国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参加普查工作的人员共250多万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的指示和《全国人口登记办法》。规定: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人口普查的计算标准时间,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应进行登记。由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严密的组织实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准确可靠的人口数字。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这个数字刷新了多年来沿用的四亿七千五百万这个估算的数字,这个数字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有六万万人口。

(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编制“三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1964年6月30日24时我国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0,269人。

为编制“三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摸清人口底数,特别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化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64年2月21日颁发《关于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指示》,在全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普查项目除保留“一普”的年龄、性别、民族等6项指标外,比第一次增加了本人身份、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共9项,普查的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人口普查所得到的很多数据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第一手资料。

(三)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人口统计史上人口普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新开端。

1982年7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正常的户口登记、管理工作、人口统计工作一度中断。1982年距第二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了18年,我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最基本的人口信息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划的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1982年7月1日零时为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普查项目最多的一次人口普查,也是我国第一次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次现代化人口普查。第三次人口普查翻开了中国人口统计史上新的一页,是我国人口普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新开端。

1982年的这次人口普查不仅在我国人口普查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口学家、统计专家等各界人士几百人在普查期间到我国考察交流,并撰文评价中国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取得的组织实施、数据处理等方面经验对于中国以及世界人口普查工作的意义。

这次人口普查,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世界人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普查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处理时效性的办法等,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并被联合国秘书处制订的《人口与住房普查的原则和建议》所采纳。

(四)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同国际接轨的人口普查。

1990年7月1日0时我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 1,160, 017, 381人。

这次普查与联合国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的建议相一致。

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这次人口普查的登记项目增加了“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的原因”两项,旨在查清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原因。同时增加了死亡人口的民族、文化程度、死亡时的婚姻状况和死者生前从事的主要职业等。

1982至1990年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1990年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从1982年的604万人上升为1,576万人,其增长率为160%﹔高中文化程度者的增长率为9%﹔初中文化程度增长率为48%﹔小学文化程度增长率为18%。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5.88%。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5-1990年的5年间,中国人口迁移总量达3,413万人,年均迁移率约为6.15﹪,其迁移规模在不同地区之间极不平衡。在迁入人口中,迁入城市的有2,088.4万,迁入镇的有679.5万,迁入农村的有616.1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五)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文项目。

2000年11月1日0时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

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掌握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统筹安排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次人口普查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情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次人口普查主要的难度有三点:一是人户分离的现象非常严重。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三是遇到了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比如超计划生育的人怕罚款,一些务工的人怕收费等等矛盾。针对这些情况,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了人口普查的准备工作,制定了人口普查的办法,并且划分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绘制了每个普查小区的地图。在这次普查中,培训了五百万个普查员和一百万个普查指导员,加上各种普查机构人员、公安干警、街道,整个参加普查工作的有一千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文项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压力。每年出生人口大约在一千七百万人以上,扣除死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还在一千万左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七十年代的4下降到了1.82,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六十五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了6.96%,比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人口已经开始步入老龄社会。今后,我国的老龄人口还会继续的快速增长,采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把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二是要加强社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三是发展老年人的福利事业,扩大敬老、养老的范围。包括兴办为老年人服务的福利设施 。四是要加强社会教育,大力营造一种全社会的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

(六)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堪称“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07年底进行“人户分离”试点开始历时3年,有6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亿元,全国各地投入或将达到70亿元,全国财政投入或将达到80亿元。投入的人财物力及时间成本甚巨,堪称“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加剧、利益多元化、社会心理变化,都给此次人口普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

作者简介:

李平(1964-),女,四川资中人,副教授,长期从事统计、市场调研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人口统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学问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黑龙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当前经济形势下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大数据时代下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思路探索
基于最小二乘法灰色模型的人口数量预测
人口普查由谁首创
秦汉时期残障人口统计制度初探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