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人缘关系群体差异探究

2012-04-25李保明门志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人缘本科生硕士

李保明,门志芳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学生人缘关系群体差异探究

李保明,门志芳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大学MBA研究生、普研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个群体人缘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三群体的人缘关系差异,分析了影响人缘关系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三群体人际交往问题及改善建议,研究结果对促进高校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缘关系;MBA;普研硕士;本科生

中国社会对人缘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许多西方国家,好的人缘对个人发展和组织沟通都有积极作用。中国人“做人”的行为分为品德、才能、人缘三个要素,而人缘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1]。人缘本质上反映的不是两人之间的关系状态,而是个体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是受欢迎、受重视还是受排斥、被轻视及其程度[2]。目前社会的各个群体中,个体的人缘关系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我国对于培养良好人缘关系的研究还较少。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在校生群体中,比如:运用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对中小学生智力水平、性格类型与人缘关系的研究[3]、使用社会距离量表对中小学生在班级中人缘关系的研究[4]以及对大学新生的人缘关系的调查研究[5]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素质人群,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首当其冲的是在交往中过分自卑或自负、孤僻、多疑、嫉妒等人缘关系不和谐的问题。MBA研究生、普研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群体在人缘关系等级、自我评价以及人际交往特征等方面存在群体差异,研究三群体的人缘关系差异并针对群体的个性特征找出解决改善方法,有助于高校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缘关系。总之,高素质人才是未来社会化大生产的主力军,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心理健康,研究和改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缘关系有助于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也有助于他们立足于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郑州大学在校MBA研究生、普研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个群体。

经过对各个相关问卷的分析比较,本文决定采用《自测交际心理》测量问卷。该问卷曾被彭晓蓓,蒋晓虹等多个学者采用,其信度和效度较高。问卷共36题,每道题有“是”、“否”两个答案,如果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得1分。最高分为36,根据总分,分成5个交际人缘等级:15分以下为很差、15~18为较差、19~24为一般、25~29分为较好、30分以上为很好。另外,在测量时增加一道自我人缘关系评价一题,有三个选项:很好、一般和较差。测量时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76.5%。

采用相关分析描述统计的方法,用SPSS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均值和方差分析研究三个群体的人缘关系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二、研究结果

(一)三群体总体人缘关系状况

如表3.1所示,三个群体中MBA研究生的平均得分最高(29.97),人缘关系最好,其次是普研硕士研究生(28.78),最后是本科生(24.97)。三个群体中女生的人缘都好于男生。MBA研究生群体内学生之间人缘关系差距最低,普研硕士研究生居中,本科生最大。MBA研究生和普研硕士研究生群体中男生之间人缘关系差距明显高于女生,而本科生则相反。

表1:三个群体的总体状况比较

(二)三群体的人缘关系等级差异

如表3.2所示,人缘关系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MBA研究生和普研硕士研究生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处于很好的等级,不到40%的学生处于较好等级,所以这两个群体有90%左右的学生人缘关系良好,极少数存在人缘问题。而本科生群体大部分处于较好(38.10%)和一般(30.16%)的级别,最好级别所占比例不到20%。说明大部分本科生心理还不成熟正处于塑造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缘关系一般。

表2:三群体在不同人缘等级的得分比较(人数/百分数)

(三)三群体人缘关系自我认知状况

自我人缘关系评价中,自我认知较差的同学极少,这里不再分析。如表3.3所示,三个群体自我评价“很好”和“一般”的平均得分差异不大,MBA研究生的学生最接近,其次是普研硕士研究生,差异最大的是本科生。三个群体中大多数学生自我评价都不高,MBA研究生和普研硕士研究生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而本科生选择“一般”的却高达72%,说明本科生对自身的人缘关系还不是很自信。另外,MBA研究生和普研硕士研究生群体自我评价“很好”的平均得分都高于自我评价“一般”的得分,而本科生却出现了异常的表现,自我评价为“一般”的得分高于自我评价“很好”的得分,这仍然是本科生还不够成熟的表现。

表3:三群体人缘关系自我认知得分比较

(四)三群体人际交往问题的集中体现

根据三个群体36道题的评价分画出了图3.1的三群体各题平均得分情况折线图。可以看出,三个群体得分的最小分值大部分处于相同的题目,说明群体人缘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大致相同。比如我们列出三个群体得分最低的8道题目,MBA得分最低的8道题目是:24、12、17、23、21、7、34和14;研究生群体是12、24、34、23、35、17、21和7;本科生为34、24、7、17、11、21、12和20。

根据这三组数据我们发现三个群体中都包含的题目为:第7题.假如朋友们跟你开玩笑过了头,你会不会板起面孔?第12题.和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兴味索然无话可谈吗?第17题.你善于和老年人谈他们关心的问题吗?第21题.当你处于新的集体中时,你会觉得交新朋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第24题.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时,你是否把事情的细节都交待得很清楚?第34题.你是否有时会与别人谈论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人不感兴趣的话题?

MBA研究生和本科生两个群体还包含了第23题:你会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抱负、挫折以及个人的种种事情吗?下面是三个群体的各自独有的得分数量较少的题目,MBA研究生有第14题:你经常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吗?研究生为第35题:你会把小孩逗乐吗?本科生则包含了第11题:你喜欢拿别人开玩笑吗?和第20题:当有人与你交谈时,你是否时常觉得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图1:三群体各题平均得分折线图

三、结果讨论

(一)三群体人缘关系差异原因分析

通过对三个群体人缘关系分值的比较,发现MBA群体总体均值最大,个体间人缘关系差距最低;90%的人处于人缘关系“较好”等级以上,人缘关系自我认知最符合客观事实,总体人缘关系最好。从MBA群体的个体特征来看,该群体成员多为有工作经验的成年人,年龄较大,性格成熟。经过多年的职场打拼积累了一些交际经验,由于不同行业的职场规则大致相同,他们以在职场中的行为反馈结合职场规则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所以大部分人的人际交往水平较一致,内部波动性较小。另外,在较长的人生阅历中他们慢慢培养了自尊自信,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自轻自贱,客观公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使得他们对自我人缘关系的认知较另外两个群体更准确。

普研硕士研究生群体总体得分、个体间人缘差距以及人缘关系自我认知情况都居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处于“很好”的人缘等级,超过35%的学生处于“较好”等级,整体人缘关系较好。普研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是人际和谐思想的欠缺[6],这一群体中大部分的学生是应届本科生,少部分学生是有工作经验的在职生,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大部分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考虑问题比较现实,能对事物客观判断,具有较强烈的主体意识。由于社会经历没有MBA群体丰富,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虽知道大致方向,但具体事宜还把握不好,这可能由于普研硕士研究生在学业、经济状况以及情感问题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总之,硕士研究生群体正处于学生时代和参与社会工作的过渡期,大部分人缘关系良好,个别同学还需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学会自我调控、换位思考等方法改善自身的人缘关系。

本科生群体总体人缘关系相对前两个群体最差,且个体间人缘关系差距也属三群体中最大的;大部分处于人缘关系的“较好”和“一般”等级,“最好”等级所占比例不到20%,自我认知情况较差,自我评价“一般”的平均分高于自我评价“很好”的得分。绝大多数本科生生活阅历简单,集体性人际交往较少,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和确立阶段,所以总体人缘关系较差,且个体差异较大,波动性明显。对于首次背井离乡独自生活的本科生来说,除了学习和生活压力之外,在学校这个集体中人际交往压力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学生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和非理性的看问题倾向,这致使他们自我认知偏差较大,不能客观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本科生应努力克服自身弱点,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逐渐学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三群体人际交往问题及改善建议

在所测问卷的36道题目中,三个群体得分率最低的共有题目中12,17,34题,都是反映在与人交往中,是否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不能仅考虑自身需要,要学会换位思考,满足对方的自尊感,不以自我为中心,找到相互感兴趣的话题,待人亲切随和;24题反映在与他人沟通时表达要清楚、简练,避免我们说的和别人所听到的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沟通技巧;7题反映在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对方,遇事宽宏大量,能够容忍对方的不同意见,切勿对小事斤斤计较。21题反映了在人际交往中封闭自我,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交往对象缺乏信任的问题,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理应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和他人,首先信任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MBA群体的人际交往个性问题存在于14题,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MBA学生都是中低层管理者的缘故。期望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只有自觉的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并预测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对需要实现的目标做出主观估价,才能提高激励水平。在工作中指挥下属应当讲究方式方法,陈述客观事实,不要加入主观感情色彩,尽量用婉转的表达方式,像“有可能是……”或“……是不是会更好”等方式比你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好得多,把下属当合作伙伴有助于良好沟通以及达到高绩效。

普研硕士研究生个性问题是35题:你会把小孩逗乐吗?这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普研硕士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更加注重找相互都感兴趣的话题,包括对老人、孩子等不同群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友爱归属的需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满足对方的友爱归属需求,可以促进彼此良好沟通和友好相处。

本科生个性问题包含了第11题和第20题,这两题都反映了在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别人,相互尊重是平等交往的开端。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他认为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包括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7]。本科生应优化自我人格,培养真诚、热情、自信、成熟、情绪稳定、自律随和等受欢迎的个性[8],真诚地关心身边的同伴,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忍耐和宽容是本科生人际交往奋斗的方向。

总之,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高素质群体,大部分个体已经掌握了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根据本文的分析三个群体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需要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改善交流方式,促进交际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的人缘关系。

[1]彭泗清.中国人“做人”的概念分析[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2):277-331.

[2]沈 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2005,(5):130-136.

[3]宋广文,李寿欣.中小学生智力水平、性格类型与人缘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43-45.

[4]叶泽川.中小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人缘关系的认知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4):8-14.

[5]彭晓蓓,蒋晓虹.大学新生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的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2006;26(3):412-414.

[6]李明霞.“和而不同”——研究生人际关系的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薛 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8]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李文)

Research on Population Differ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Associated Ability

LI Bao-ming,MEN Zhi-fang
(College of Commerce,Zhenzhou University,Zhenzhou,Henan 450001,China)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ssociated ability of MBA,ordinary postgraduates and undergraduates coming from Zhengzhou Universit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it discusses three population'differences and reasons of associated ability,further analyzes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sues and gives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sociated ability;MBA;ordinary postgraduate;undergraduate

G645

A

1008—7974(2012)07—0036—04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GL004)

2012—05—06

李保明(1962-),河南新乡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郑州大学人力资源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门志芳(1985-),女,河北邯郸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缘本科生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情商高,人缘好,很会做人的三大星座
好人缘不是计较出来的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好人缘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