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通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2-04-23王进中冉志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丹红丹参脑组织

王进中,冉志军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肿压迫脑组织致脑组织水肿坏死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我院2010年用倍通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患者均经颅脑CT证实,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脑挫裂伤引起的血肿,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有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肝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62岁,基底核区出血30例,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4例;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3~72岁,基底核区出血33例,脑出血7例、小脑出血2例。84例脑血肿量8~25ml,6例血肿量大但经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残余血肿量5~15ml,生命体征均平稳,用药时间以患者发病一周后或根据多田氏计算血肿量,血肿吸收原血肿量的1/2量后,开始使用倍通丹红注射液。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3.2mg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15d为1个疗程。适当用甘露醇125ml静脉注射脱水降颅压以及对症治疗 (降压、通便、预防感染、预防消化道出血、控制血糖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疗效[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增加≥18%。治疗前检查颅脑CT,治疗后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量吸收 (以血肿中心的CT值降至正常以下为准)。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基本痊愈占57.2%,显效19.0%,有效14.3%,无效或恶化9.5%,总有效率90.5%;对照组基本痊愈42.8%,显效14.2%,有效23.8%,无效或恶化19.0%,总有效率8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56,P=0.2123,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血肿吸收比较 丹红注射液治疗组42例,血肿吸收36例 (85.7%),对照组42例血肿吸收28例 (66.9%),两组血肿吸收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42 27.70±2.45 10.40±1.52对照组 42 26.00±2.32 18.21±2.04 t<0.05 <0.05 3.2652 19.8956 P值值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用高。在长期的高压作用下,脑内小动脉很容易产生内膜下纤维样物质节段性沉着,从而使得动脉结构发生改变。粟粒样动脉瘤形成会使得血管壁出现脂肪吞噬细胞及其管壁玻璃样变。一旦高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的自动掉接功能出现紊乱,此时,就会导致微小动脉破裂破裂,从而会使得局部出现血肿的情况,从而使得周围脑组织出现缺血的情况,周围脑组织缺血则会产生很多的有害反应,加重了脑损害,占位越大,周围脑组织缺血的范围就会越重,伴随占位时间延长而不断恶化[2]。

内皮素 (ET)的合成因素是因为患者在脑出血后,受到刺激所致,这些刺激来源于应激反应和血肿中的凝血酶、氧合血红蛋白等。ET是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其在影响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中带来了不良的作用,继续恶化脑缺血和缺氧的问题,逐渐增加细胞外Ca2+内流,并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

脑出血后脑内血肿形成实质是凝血过程,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不仅进一步稳定凝血块,不利于血肿机化与溶解,而且加重脑缺血及脑水肿。所以只有提高抗凝血活性和降解纤维蛋白才能解除血肿占位效应,使血块溶解吸收。血块溶解析出的血液成分及受损脑组织释放的多种生化物质直接或者间接损害脑组织。为了减轻上述生化物质对血肿周围脑组织产生的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必须改善微循环,促进胶质细胞增生,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清除这些生物活性物及坏死组织。有利于神经再塑,侧支循环建立。因此治疗脑出血的根本问题在于脑内血肿的及早液化吸收,脑水肿控制及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害的减轻[4]。

脑出血属中医的“中风”疾病。其病机为风、火、痰、气、血、淤阻不通。清·唐容川《血证论》“凡离经之血皆为瘀血。”“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反而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症总以祛瘀为要。”丹红注射液为中药丹参,根据科学的配方对红花进行提取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色素等。

丹参具有养血活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丹参是强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机体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舒张血管、抑制Ca2+内流。降低血黏度,开放毛细血管数目。改善微循环。属中药活血化瘀药。红花有抗凝降压、降脂、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5]。丹红注射液中丹参为君药,红花为臣药。丹参在抗缺血和免于出血中都具有良好的特性,能够实现均衡凝血和纤溶的不同作用,对于脑缺血性的问题,可以实现缓解减轻对脑的损害,能够增强防感染的能力,保护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助于消除血肿[6]。红花与丹参相辅,驱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祛淤生新之功,并且经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更加明显,并降低了毒副作用。本次研究中,84例患者经过丹红注射液的使用,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够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有良好的表现。提示倍通丹红注射液一方面能改善血肿周围的再缺血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血肿周边脑组织的供血,供氧减轻脑水肿。另一方面又能阻断超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促进血肿吸收,缩小血肿软化灶,达到治疗脑出血的目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丹红注射液治疗量20~40ml,其适应证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在治疗脑出血时未建立标准安全剂量的情况下,量宜在20ml,不要太大,避免产生剧烈扩管的作用,导致再出血;(2)选择的病例均在血肿吸收原血肿量1/2时用,其原因为避开血管破裂、早期出血的急性期。故建议使用丹红注射液在发病1周左右后。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王高强,张峰涛,赵云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61.

3 张春燕,李亚明.还元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4(3):97-98.

4 吴文斌,胡常林,吴碧华.盐源山蛭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6(10):146-149.

5 李家邦,高鹏翔.中医学 [M].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79.

6 于文,沈帆霞,马震东.丹红注射液加胞二磷胆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结合杂志,2000,2(20):94-96.

猜你喜欢

丹红丹参脑组织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