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特殊的“休学申请”

2012-04-09蔡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2期
关键词:隔阂休学优点

蔡伟

作为班主任,常常会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落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而大多数中等生却因为既不出类拔萃又少惹是非而常常被忽视,中等生往往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盲区。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陈降的学生突然向我提出了“休学申请”……

陈降来自农村,住校,成绩平平,不善言辞,但埋头读书踏实做事。说实话,我喜欢这种让我省心的学生。当然,因为省心,所以放心,我基本当他不存在。没想到,期中考后的一个晚自习,他突然来办公室找我,更没想到的是,他一声不响,低着头递给我一份《休学申请》。在申请报告里,他先谈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一个词:隔阂。又写到自己常感身体不适,无法集中精力读书,所以想休学一年。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委屈和失望。很显然,休学是一种逃避,而逃避的对象中就有我。

我和他没有什么矛盾,为什么会有隔阂呢?我觉得他一定是误会我了。于是我请他坐下来,并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我故作镇静地跟他闲聊。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初中时,他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老师器重、同学羡慕,班主任对他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所以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到了高中后,他发现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的中等生,于是他憋着一口气努力读书,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闷。他希望老师能帮助他,但班主任却从来没有找他谈过一次话,这种被忽视的滋味更让他难以忍受。“其实,考砸的时候,您就是痛骂我一顿也是好的!”他强调道。这句话让我觉得惭愧,但陈降接下来说的几句话更让我脸红了:“昨天晚自学,我真的没看小说,你却非要冤枉我,还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我觉得你根本就是看不起我。”我想起来了,前一天晚自学,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往抽屉里塞一本厚厚的书,又觉得他和我眼光交会时显出些许慌张,我就怀疑他塞进去的是小说,于是我走到他旁边,用手指敲敲桌面说:“放进去的是什么书?”“化学书!”我觉得他的回答有点紧张,又没有把书拿出来给我看。于是我轻慢地说了句“读书要自觉,不要痴迷杂七杂八的东西”就走掉了。现在想来,当时自我感觉良好的“敏锐的发现”和“克制的处理”都是自以为是,不仅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严重挫伤了一颗敏感而自尊的心。隔阂,就这样不断加深。

他需要的并不多,就是一点信任、关心和帮助。于是我诚恳地向他道歉:我没找他谈话,是因为他的踏实认真让我放心;当然我的工作方式确实过于简单,是不负责的;我以后一定会关心和帮助他。最后还提议第二天陪他去医院检查身体……陈降确实是个诚朴的学生,见我这么坦诚地与他交流,向他道歉,他本来生硬的表情很快就缓和下来,我们之间的谈话也变得轻松顺畅……

之后,我加强了和中等生的交流,并从中发现,类似陈降的心理问题在中等生中竟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他们不断努力却屡屡失败,他们渴望关心却总被忽视,于是内心世界变得更为复杂、动荡而隐秘。这时候,如果教师关心引导得法,给他们以信心和鼓励,他们就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甚至脱颖而出,跻身于优等生的行列;否则有可能变得消沉以致退步,甚至成为一名后进生。我终于掂出了“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的份量,从此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中等生身上,并掌握了一些鼓励中等生进步的方法。

首先是给予信任和关心。大多中等生常常在众人的“视线之外”默默地努力着,希望有一天能获得成功而倍受瞩目,就像前面陈降所说,是“憋着一口气”在努力,不难想象,这种努力往往是孤独的,有时候是脆弱的。这时候,老师的一次想当然的误会,一次不负责的批评都可能导致信任的崩溃,成为对他们的沉重打击;相反,如果班主任能适时地找他们谈谈心,听他们讲讲学习中的苦与乐,给他们一点支持和鼓励,能使他们感受温暖,增强自信。

其次是学会欣赏和激励。中等生往往被误认为平庸,以为没有突出的优点,其实,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和积极的因素。陈降身上那种追求进步,渴望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就是一种难得的积极因素,任何一个学生,只要这一点主观渴求不缺失,就一定有希望。但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中等生内心深处那种追求进步的渴望往往表现得急功近利,一旦失败,很容易造成焦虑甚至颓废的情绪。所以,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慧眼去发现中等生身上“才露尖尖角”的优点,并真诚地加以赞美,热情地予以鼓励,想方设法让这些优点突显出来。在我的赞美中,陈降也确实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努力,终于在一次月考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名列班级前茅。我又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激励他继续努力,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并争取更大进步。

最后是培养他们坚毅的品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确实让人振奋,可种瓜没有得瓜总让人觉得沮丧,在和中等生交流中,我常听他们抱怨自己努力却没有回报,所以常常流露出一种迷茫甚至消沉的情绪。对此,我一般先是倾听他们的抱怨并表示理解,然后坦诚地告诉他们要理性地看待三个问题:一是大家都在努力,要超越优秀的同学本来就很难;二是没有退步就是一种收获,是和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三是要超越就必须加倍努力,并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在他们接受了这三个道理后,我再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只要坚持不懈,以自己的坚毅积累微小的进步,就一定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一天。

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都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我又一次感到,“为了一切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信念。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诸暨中学)

猜你喜欢

隔阂休学优点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休学创业
联通世界里的孤独与失落:对《通天塔》现实意义的探讨
教育部:将对高校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作出规定
晶莹的泪珠
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