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2012-04-07李化永高双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毒副作用导尿管

李化永 高双友

(河北省开滦医疗集团林西医院泌尿外科 河北唐山 063100;①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医院泌尿外科)

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表浅性膀胱癌3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Bt),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4例,男30例(88.23%),女3例(11.77%),年龄42 ~77 岁,平均(58.28 ±8.90)岁,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单发27例,多发7例。T1期23例,T2期11例,G1 16例,G2 15例,G3 3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行常规泌尿系超声、CT、膀胱镜检查,根据术前检查结果采取TUB-Bt。

1.2 方法 本组34例行TUB-Bt术后行膀胱持续冲洗,冲洗液颜色清亮后停止膀胱冲洗,即刻(24小时内)给予膀胱灌注。用吡柔比星粉针30mg加入5%葡萄糖30mL充分溶解。由导尿管导入膀胱,夹闭导尿管,不断更换体位即仰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时间约30min以后,由导尿管排除药液后拔出导尿管。以后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10次,间隔3月复查膀胱镜,随访时间24个月。

2 结果

本组34例全部完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随访24月,肿瘤复发率2例(5.88%)。复发病例再次行 TUB-Bt,血尿2例(5.88%)、化学性膀胱炎1例(2.94%)、膀胱刺激症状3例(8.82%)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自行消失。尿道外口狭窄1例(2.94%),给予2次尿道扩张术后治愈。所有病例均能耐受,无明显的全身毒副反应。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系统全部恶性肿瘤的3.2%,在其病理类型中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5% ~10%为鳞状上皮癌,2% ~3%为腺癌,还有平滑肌瘤[1]。在移行细胞中大部分的浅表性膀胱癌为高分化的乳头状癌,对浅表性膀胱癌可采用TUB-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但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而且复发者恶性程度增加。膀胱灌注药物是目前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常规治疗手段。术后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可消除残余病变及原发癌,降低和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浸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吡柔比星作为人工合成的新一代蒽环类,其化学结构与阿霉素接近,是阿霉素氨基糖部分第4位羟基上的的一个异构体。这一结构的改变使其抗肿瘤活性明显提高,药物进入肿瘤靶细胞的浓度增高,半衰期(T1/2)缩短,对于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减少。研究表明[2],膀胱灌注后THP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只有极少量通过膀胱被全身吸收,膀胱灌注治疗后血液中CD4+T细胞亚群有显著升高,THP膀胱灌注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提高机体免疫力,THP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肿瘤复发效果良好,且无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

陈梓甫[3]报道,表浅性膀胱癌TUB-Bt术后立即行化疗药物单次膀胱灌注可防止肿瘤复发。本组34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THP即刻(24小时内)灌注+长期灌注,随访24个月,肿瘤复发率仅为5.88%,有效的预防了术后复发,无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仅有血尿2例、化学性膀胱炎1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表浅性膀胱癌TUB-Bt术后行膀胱THP即刻(24小时内)灌注+长期灌注可明显减少肿瘤复发,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为表浅性膀胱癌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4-306,650-655

[2]肖振东,李长岭,马建辉,等.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3(4):271

[3]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5):257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毒副作用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吡柔比星脂质体制备与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