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十年考*

2012-04-02刘海鹰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弱势贫困生研究者

● 刘海鹰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新兴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大学毕业生取消毕业分配等各种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的实行而出现的,当时也没有“大学生弱势群体”这一词语。自从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弱势群体”一词后,大学校园中的那些在经济、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才被统称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学界才开始有了以大学生弱势群体为题的相关研究。梳理这些已有研究,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弱势群体,准确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效率,从而促进弱势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乃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

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比较短,只有十年的历史。考察十年来的文献发现,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学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是随着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认识的逐步加深而不断深化的。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率先改革,贫困生问题最先出现,所以最初贫困生就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一些学者就将大学生弱势群体直接定义为经济上的贫困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贫困生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大部分都存有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于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范围扩大了,包含了心理弱势大学生。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扩招、毕业生取消分配自主就业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大学校园中除了经济上,其他如心理上、学习上、就业上等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逐渐增多,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也随之日趋综合化,曾准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定义为,“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1]这种界定包含了大学校园中学生弱势群体的诸多方面,这个定义因其全面性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首肯,成为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

由此可见,当前学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一般基于综合因素的考量之上,基于此必然要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分为多种类型,根据现有文献,经济弱势、心理弱势、学业弱势、就业弱势是几种比较认可的类型,其他如身体弱势、行为弱势、思想弱势,或因数量太少、代表性差,或因可以重新合并归类而只是被个别研究者提及。无论分成几种类型,每一类型的弱势群体都与大学生主流生存状态相脱离,而且研究者也提到许多弱势大学生存在着多种弱势交叉现象。

(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原因的研究

学界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原因的认识比较趋于一致,基本上认为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自身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l.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向发生偏离,其心理和行为背离了大学生的正常轨迹,最终沦为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2]

市场经济的冲击,西方金钱至上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了部分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上的畸形,如贪婪、冷漠和躁动等。这无疑使这部分大学生的成长更加困难,而当其中一部分人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时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的现象。[3]

2.学校因素

现阶段,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实践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缺陷。重智轻德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心理弱势大学生由此而生。[4]重知识轻实践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另一方面也会使一些大学生丧失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而沦为学习弱势群体,这些又可形成新的心理困扰,如若排解不开又会陷入心理弱势之中。

另外,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现行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超越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这是高校经济弱势学生产生的重要原因。[5]

3.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经济弱势学生最直接的原因。[6]经济的困顿还会引发自卑、怯懦、孤独等人格缺陷,这又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缺乏,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就业,从而在经济弱势的同时又附加了心理弱势、学习弱势、就业弱势等等。

除了经济困难以外,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的家庭氛围也被一些研究者用来解释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7]这些带着不良家庭生活烙印的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常常表现出这样那样的异常,而沦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

4.自身因素

一些学生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等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出现适应困难现象;一些学生生理上存有容貌不美、身材矮小、畸形和身体缺陷等,导致他们表现出悲观、伤感、自卑或挫折感等情绪;一些学生的依赖性强,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任何打击,从而沦为弱势群体。总之,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如性格的缺陷、情感的不成熟、自我认知的不全面、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存在生理缺陷等也是导致部分大学生沦为弱势群体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三)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研究

综合考察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于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1.政府救助

在政府救助方面,学者们主要强调政府要加强救助政策的制定,加强法制建设,保护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权益。这方面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弱势群体和就业弱势群体。如在经济救助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政府要构建健全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改进贷款制度,拓展奖学金制度,加强勤工助学政策。[8]在就业救助上,建议政府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促进就业平等,惩戒就业歧视,同时要打破户籍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大学生创造良好环境。[9]

2.学校救助

学校是大学生弱势群体学习生活的场所,国家政府的制度和政策都要通过学校贯彻给学生。目前从学校层面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大学生救助都有相关研究。

对于经济弱势大学生而言,学者们一致认为要完善现有的经济救助体系,加强救助队伍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与专业救助机构的互动,多方争取资源。[10]另外还有学者提出实行“差别收费制度”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11]

对于心理弱势大学生,学者们普遍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他们心理脱贫的重要途径,综合他们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高校心理健康三级保健网,开展常规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学业弱势大学生,学者们根据学业不良的不同原因提出了各种帮扶救助的办法,如转变学习观念,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夯实基础,提高整体素质;进行学业生涯辅导;利用榜样的积极作用;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等等。[12]

对于就业弱势大学生,研究者认为学校的作用重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训练就业技能,同时要为就业弱势学生建立特殊档案,加强就业追踪,积极拓展就业门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提高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限制弱势专业的招生规模对于解决弱势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社会救助

目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救助还比较少见,当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处在倡导和呼吁阶段。蔡亚平认为,社会资源资助应以促进学业导向为宗旨,加大对贫困生的奖优和助困力度。[14]何晓威提出,社会救助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认为当前应着力开拓社会捐赠资助贫困生的渠道空间。[15]童晓晋认为,应大力净化社会风气,缩小当前的社会在学生头脑中及现实中、在校内与校外的巨大反差,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16]谭晞希望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取消就业歧视,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17]

二、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一)取得的成就

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学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高智商、高素质的精英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不可理解的。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高等教育精英化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中存在弱势群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大学生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公平、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影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的必要性、救助的正当性愈加明显。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越来越被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普通民众所认可和接受,为实施救助,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和形成原因的分析逐渐有了共识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已经摆脱了最初等同于贫困生的概念范畴,倾向于从综合因素角度加以认识,基本认同大学生弱势群体就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者比较劣势境况,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的群体,并且都倾向于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分成不同类型,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施以不同的解困方式。

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研究者的看法比较一致,都倾向于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概念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共识为我们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实施救助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3.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

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大部分都提到了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由弱变强。学者们从政府、学校、社会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救助措施,有的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整体而谈,有的根据不同类型弱势大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困办法,包括经济资助、心理疏导、学习帮扶、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思考维度全面,覆盖面广,表现出研究者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这种状况与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存在的不足有莫大的关系。

1.理论探讨多,实践操作少

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助措施,仔细研究却不难发现这些措施的最大不足就是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很多措施太抽象、太笼统,难以在现实中实行。比如很多人提到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如加大救助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疏通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就业制度等等,但是政府究竟应该怎样做、从哪些方面着手、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要求等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就基本没有人谈到。还有一些学者谈到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但基本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不好操作的措施是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救助的结果可想而知。

2.研究视角比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基本上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入手的,研究者大部分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思政教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虽然有其深远的思想背景、存在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形成上对下的、训导式的、不平等的工作方法,教育者为主、受教育者为辅,不重视受教育者的感受。这样的方式方法在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时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大学生中的弱者,心理上比较敏感多疑,自卑心较重,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更渴望理解、平等、尊重,传统的“上对下”“训导式”的救助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适合大学生弱势群体需要的方法与理念。

三、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十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方面学界基本上达成共识,而如何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救助,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由弱变强,还留有较多的研究空白,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完善。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未来的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至少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扩大研究视角,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地研究,强化实验验证。

(一)扩大研究视角

此处所说的扩大研究视角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否定,而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适合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观念与方法。引入的理念与方法要强调对弱势大学生的尊重与共情,帮助弱势大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国家社会给与的资助,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已有部分学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一种是把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都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强调平等与共情,强调助人自助,非常适合自卑又敏感的大学生弱势群体。二者比较又可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而学校社会工作除了解决心理问题外,还包括解除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应用范围更广。从具体工作方法看,虽然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类似于心理咨询中的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工作,而学校社会工作则延伸到校外,有专门的学校社区工作用以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解决问题。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融于学校社会工作之中,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加以运用。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更适合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如何恰当的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面临的具体问题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强化实证研究

研究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典型的应用性研究。当前,由于研究时间短,只对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可操作性不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因此未来的研究要从实践性上下功夫。根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具体特点和问题,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扎扎实实的实践验证,检验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科学精神,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一个方案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弱势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不同,同一类型的学生也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困惑,需要的救助各不相同,因此未来要做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可行之策。

从现实情况看,真正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问题绝不是仅凭研究者的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必须调动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广泛整合社会资源,这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俯下身来搞学问,更要能走出去是天之骄子,协调关系、沟通合作。研究的难度成倍增加,这也是目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实证研究非常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服务实践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现实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注定不能是纸上谈兵,现实的需要必然会促使有良知的研究者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可以展望,实证研究必将会越来越多,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必将能实现质的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象概括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理论体系,更加有效的指导实践,到那时,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就更加成熟了。

[1]曾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成因及扶助[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报,2005,(2).

[2]杨永欣.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理论学习,2003,(1).

[3]王文余,胡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报,2002,(2).

[4]罗丽榕.关于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

[5]郑勇.高校贫困生成因与援助方式选择[J].经济师,2003,(6).

[6]何霭.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

[7]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8]王守猛.大学生弱势群体分类及救助对策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屈朝霞,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3).

[10]王海东.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

[11]董云飞.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教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12]王玲.大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3]邱日梅.试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出国与就业,2011,(6).

[14]蔡亚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方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15]何晓威.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高校对贫困生的扶持思路[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3).

[16]童晓晋.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8).

[17]谭晞.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困境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

猜你喜欢

弱势贫困生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