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纳斯县北五岔乡的清代镇西营堡

2012-04-02罗义文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团沙山玛纳斯

罗义文

(石河子公路管理局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玛纳斯县北五岔乡的清代镇西营堡

罗义文

(石河子公路管理局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玛纳斯县北五岔乡乡政府驻地东北约2千米处有一座城堡遗址,解放后被称为西公村堡,它是清朝同治年间,玛纳斯乡民赵兴体为了自卫而修筑的贞义堡营盘,后来以军事单位名称称为镇西营堡。此营堡由赵兴体带领的民团屯垦驻守,保家卫国,坚持七年之久,成为中国近代抵御沙俄、浩罕入侵和防止白彦虎由原路返窜蒙古高原的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战略据点。

赵兴体;清代;营盘;贞义堡;镇西营堡

清朝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四日,玛纳斯南城失守,八月十六日北城又失,玛纳斯乡绅赵兴体率众避居于城北沙山子,在哈济克卡伦附近筑打贞义堡营盘。同治十年(1871)三月十五日赵兴体民团奉命整编成镇西营,赵兴体便以军事单位名称将贞义堡改为镇西营堡了。同治十一年(1872)六月初一日,经清政府批准,又将赵兴体镇西营整编为振武营,而镇西营则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它在今天玛纳斯县北五岔乡乡政府所在地,是新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革命历史遗迹。

一、筑打营盘 取名贞义堡

同治三年(1864)五月,绿营低级军官、玛纳斯协营外委铁福元在玛纳斯起事,率五十余人夺门进入南城,烧毁大十字鼓楼一座,大楼两座,抢夺军械,一路焚掠,驻守在南城的玛纳斯协右营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经制外委、额外外委战死,六月十四日占领南城,率队攻打无粮、无械之北城。副将德祥、知县段桂龄率北城的绿营左营兵丁700余名和民众登城固守,紧接着在西关接仗,兵民战死者五、六百名,八月十六日,烧毁北城大楼两座,乘火势占领北城,德祥、段桂龄殉职。但起事的领导权被黑、伊马木、马生福把持,城乡民众四出避难。“时,赵兴体起绥来(今玛纳斯县)”,[1]“时有北五岔户民赵兴体者,少习技,勇有胆量,报义愤,为该处户民立为团长,以故勇谋之士多归之,凡本境及他境逃难者,无不广为招徕,以壮声势。”[2]他在绥来县北沙山子筑打营盘一座,安置难民,以朴素的封建忠君爱国思想将营盘取名“贞义堡”,将年轻力壮者编为团勇,马队一营、步队两营,保护难民。男女老幼垦荒种地,解决吃饭问题。在与清政府断绝联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了七年之久。

二、以军事单位名称改称镇西营堡

同治十年(1871)正月二十八日,邻省的科布多(今蒙古国扎尔噶朗特)参赞大臣奎昌、帮办大臣文硕奏报清政府:“绥来县民人、六品军功赵兴体,因县城失守后,率众避难于沙山子地方。该军功深明大义,练勇一千余名,力图报效。沙山子民团规划、约束尤称得力,派千总李昶前往宣慰”[3]请求清政府奖励赵兴体。同日清政府批准赏给赵兴体守备衔,并赏戴花翎。

三月,清政府严令出关的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帮办大臣景廉抵达哈密,整编天山以北民团。孔才民团编为定西营;徐学功、赵兴体民团编为“镇西营,”[4]由在哈密的孔才统带。赵兴体民团被编为镇西左营。文麟颁给赵兴体统带镇西左营营官关防钤记,嘱其坚堡自守,以待大军。三月十五日,清政府批准了文麟整编西路民团的建议,赵兴体将贞义堡以整编后的军事单位名称改为“镇西营”堡了。

同治十年(1871)六月,旧土尔扈特南部落佐领额尔德尼由天山珠勒都斯(今巴音布鲁克)北返,路过沙山子。赵兴体请他向文硕报告俄人占领伊犁的军事情报,认为俄人入侵“恐受其荼毒,虑及彼或来占据,”请文硕“亟应早为预备。”[5]同一时间,侵入塔城的俄官差人来霍博克赛里(今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向旧土尔扈特北部落车林拉布坦亲王说:“闻沙山子有赵姓乡约,数年练勇,声名很大,亦欲见其人。”约于六月下旬前来,逼亲王带路。亲王将俄人欲见赵姓乡约的事用蒙古托忒文写成报告,钤印画押,交由沙山子李昶派赴科布多路过霍博克赛里的外委杨登云面呈文硕,并特意告诉杨登云:“且闻彼国现拟派兵二千前往玛纳斯。”[6]请杨登云呈报文硕查核。接到各地关于沙俄入侵伊犁的军事情报后,文硕向清政府报告说,俄人欲见之乡约即守备衔赵兴体。

沙皇俄国原先是一个欧洲国家,同中国并不接壤。由于它极力向东侵略扩张,到十七世纪初,逼近了中国的西北边界,开始了对中国西北边疆的侵略。同治三年(1864)九月七日,以武力威胁、外交讹诈的手段逼清政府在塔城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侵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把边界推到了中国的伊犁、塔城附近,现在侵占伊犁后又要派兵二千到玛纳斯沙山子,要见乡约赵兴体。原来离中国边界甚远的玛纳斯、玛纳斯沙山子成了沙俄侵略的又一目标,也成了沙山子民众抗击沙俄东侵的军事前沿阵地。而天山以北只有总兵何琯坚守的巴里坤、定西、镇西营部分民团武装和旧土尔扈特南、北、东、西、新五部坚守的游牧地。在这武备空虚、外警危急的时刻,文硕担心赵兴体、李昶没有中外交涉经验,不知接待要领,轻重失宜。钞发中俄历次签订的条约条款,庶知区处准绳;另示条教五则,以备接晤俄人;借用库存在科布多的迪化州印,以昭憑信;任命赵兴体为代理都司,以壮观瞻。派科布多绿营经制外委范成举赍印、持剳,于七月十五日驰赴沙山子,交给李昶、赵兴体,让他们以中外交涉程序接待,外交辞令问答。文硕的剳文说:

问其带兵来意。当俄人回答说,新疆各城被贼蹂躏,日久无兵,所以前来相助。赵兴体、李昶可回答说,我们制台(总督)不日遵旨派委文武大员,前来办理恢复要事,“我们这镇西营贞义局良民、义勇在此保守地方,先行相机剿捕,以待大兵前来,无劳贵国兵力,”拒绝俄人带兵前来。如果此来俄官并非说理之人,可与耐心讲理:“贵官此来,非理引诱,非义威逼,是何道理?此营男妇老幼全是大清良民,非义之事,虽死亦不甘从!”[7]同时要注意(以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不与俄国随营妇女握手,犯则谓之无礼;俄人在境,镇西营贞义局百姓五十岁以下妇女不可轻易出门,省却多少枝节。倘俄人有分兵往攻乌鲁木齐之意,可飞禀本城(科布多)和哈密大人(文麟、景廉),并就近传知镇西营营官徐学功知之。

七月十三日,沙俄在占领伊犁近二个月以后,才通知中国。十七日,两宫太后、同治帝在接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报告后,立即命令署伊犁将军荣全由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驰赴伊犁,与俄国带兵官科尔帕科夫斯基交涉,收回伊犁;命哈密帮办大臣景廉由哈密带兵西征,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令文硕檄饬赵兴体、李昶查探荣全赴伊道路。文硕即刻派人询问赵兴体、李昶,俄人近日来过贞义堡没有?要求二人与乌苏西湖乡约刘春元联络,由沙山子向西湖安设台站,转运粮食,接济荣全西进。

九月初四日,荣全奉命带兵一百余人西进,赶赴伊犁。景廉也派孔才由哈密督带马队驰赴奇台、古城一带,查点新收定西、镇西各营营勇。十月初二日,清政府命令文硕,将沙山子未运粮石,饬令赵兴体、李昶立即“提存贞义堡”[8]堡内,藏储慎护,以备荣全提用。

十月初七日,景廉到达巴里坤。十五日,清政府补授景廉为乌鲁木齐都统,带兵收复乌鲁木齐。十一月十六日,清政府下旨,将定西、镇西各营归景廉节制、调遣。

十二月十八日,清政府接到文硕的报告:荣全西进伊犁,惟有塔城苇塘子、玛纳斯沙山子两路可通,而沙山子与伊犁辖境较近,见闻较确,便于筹度。荣全身膺伊犁将军,肩负与俄国交涉重任,身担西北大局安危,带兵无多。已到霍博克赛里的荣全,若就沙山子暂立行营,酌设驿站,徐图进取,方为万全之策。文硕提议荣全应在沙山子建立大本营,依靠赵兴体民团力量组建军队,阻挡沙俄东进。

早在十一月初六日,到达霍博克赛里的荣全向清政府报告,行抵伊犁后“挑选索伦、锡伯、察哈尔、额鲁特等人众内精壮,会合各处乡团,规取玛纳斯各处,先断该俄东去之路。”[9]清政府命令荣全妥为筹划,谋定后动;命令景廉饬催提督张玉春等营鼓行而西,会合沙山子等处团勇扫荡逆氛,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城。

十二月十一日,荣全抵达塔城。由于沙俄派兵威胁,百计阻扰,未能赶赴伊犁,滞留塔城,在额敏河暂立行营。

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五日,清政府通知景廉,俄人又有进兵东路之说,应先事予防。景廉认为,俄人东犯乌鲁木齐,玛纳斯为必经之路。荣全前有挑选索伦等人众,会合乡团规取玛纳斯,先断俄人东路之议,最为上策。果能将玛纳斯城攻克,驻扎官兵,足断俄人来路。景廉飞咨荣全,尽快派拨伊犁索伦等官兵,赶赴沙山子,进攻玛纳斯,檄饬赵兴体筹办粮草。但因荣全未能赶赴伊犁,索伦等众难以调出,无法收集成军。

早在二月十九日,荣全到达俄国谢尔基奥波利(阿雅古斯)谈判收回伊犁。沙俄不但不归还伊犁,还硬逼荣全将额米勒河的塔城地方和额尔齐斯河上游的科布多阿尔泰山割让给俄国,遭到了荣全的坚决拒绝,谈判失败。荣全侦知俄人有潜取玛纳斯之意,五月七日急返塔城,立即派护军参领英廉赴沙山子赵兴体营盘查探。五月二十七日,清政府下旨:荣全赴俄谈判,俄人竟不议及交还伊犁之事,徒以口舌相争,恐亦无济于事。命景廉各营拔赴古城,整顿附近民团,相机进取,务将玛纳斯、乌鲁木齐早日规复,“方能居中控制,以扼西路之冲。”[10]

六月初一日,景廉上奏,西路各营,均系孔才统带,虽经文麟奏明归臣节制、调遣,而事权不一,遇有该营应办之事,孔才巴里坤、哈密两处具禀、请示,稽延时日。且文麟当日设立西路各营,发给关防钤记,数年之久,该营官等亦未亲赴大营谒见,“实属有名无实。”惟有将徐学功、赵兴体、沈廷秀、马兴业、方贤才各营改为振武营,由提督张玉春统带;定西左、中、右三营仍用旧名,仍归孔才统带。以前所发镇西营关防钤记,饬令呈缴;另发统带振武营营官等木质关防钤记,令其执掌,使各营有所禀承,不敢推诿贻误。同日,清政府批准了景廉关于重编西路民团的请求,饬令:“所请将徐学功等分立营名,仍著饬令张玉春等妥为钤束,以资得力。”[11]民团的名称变了,而赵兴体以军事单位名称命名的“镇西营”堡,却以地名名称流传了下来。

乾隆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后,为了严备边防、国防,护卫行人,以备不虞之警,在天山以北山口、河岸、孔道等扼要之区设有卡伦,配备人员、马匹、车辆,建有管卡营房、报警烽墩。玛纳斯以北数十里的沙山子,是天山北路赴塔城及布伦托海(今福海县)蒙古高原的交通孔道,设有玛纳斯协绿营左右两营管理的哈济克卡伦,建有营房、烽墩,安排有守卡外委一名、兵丁七名、马八匹、大车数辆。玛纳斯城失陷后,赵兴体以卡伦营房和烽墩为基地,在墩旁筑打贞义堡营盘,安置难民,编练团勇,保护民众、护卫庄稼。在烽墩上安排岗哨,四处瞭望,数里之内,尽收眼底,观察敌情,调动团勇,垦荒、种地,生产粮食。在与清政府和关内断绝音讯、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持了七年。

三、镇西营堡在收复新疆的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早在同治九年(1870)闰十月,浩罕侵略者阿古柏占领乌鲁木齐后向西要占领玛纳斯和玛纳斯沙山子,镇西营堡有被沙俄、浩罕外国侵略者东、西夹攻之势。同治十一年(1872)八月,哈密帮办大臣锡纶抵任巴里坤,他向景廉建议:“乌垣(乌鲁木齐)贼势,非两路夹攻不破;西路民团,无大员董率,难萃易涣。荣全远在塔城,兵力单薄;布伦托海难民半为(棍噶)扎拉参遣辙,兵勇若招集成旅,会合沙山子兵民扼要以驻,即可夹击乌垣,又可杜俄兵东犯。”[12]景廉十分同意锡纶的建议,认为加强沙山子防务,同时可为塔城屏蔽,稳定天山北麓清军阵线,上报清政府批准。沙山子镇西营堡在当时的军事态势下,成了抗击浩罕、沙俄外国侵略者的重要军事战略据点,也成了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分裂势力重点攻打的目标。

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初六日,徐学功、赵兴体联队在玛纳斯以西石河子至三道河子、泉水地之间,将伪装成商队偷袭玛纳斯、玛纳斯沙山子的俄国人击溃;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初七日,伊尔和布、徐学功将进攻沙山子的浩罕阿古柏侵略军击败于沙山子以东沙枣园;十一月初三日,徐学功、赵兴体将白彦虎击败于沙山子以西、玛纳斯河东龚家龙口;十九日,广州副都统福珠哩与徐学功将准备到沙山子报复的白彦虎击败于沙山子以东上马桥;二十六日,福珠哩将偷袭沙山子的黑击败于沙山子以北的六户地。沙山子的军事战略地位凸显,赵兴体把民团的主要力量放在了守卫重要军事据点镇西营堡方面。十二月二十三日,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扎布率吉林、黑龙江骑兵三百名、定西左营杜生万马队三百名进驻沙山子。十三年(1874)年初,锡纶以原定方案也相继率额鲁特蒙兵、喇嘛兵进驻。将沙山子、上马桥、昌吉北沈廷秀的新渠城堡、吉木萨的西泉与孔才在奇台的定西营连成了一线。清朝同治、光绪初的数年中,正是由于巴里坤绿营游击何琯,由伏尔加河万里回归祖国的旧土尔扈特东、南、西、北、新五部,天山以北汉族民团的英勇战斗和顽强坚守,才为后来关内平定、清廷令左宗棠派兵由河西走廊和蒙古高原两路进兵收复新疆创造了条件,争得了十年的宝贵时间。

光绪元年(1875),清军大队出关,二年(1876)六月二十八日攻克米泉,二十九日收复乌鲁木齐,九月二十一日收复玛纳斯。阿古柏退守达坂城,金顺、荣全派兵西扎精河,沙山子镇西营堡的军事战略地位下降。

光绪二年(1876)九月底,在玛纳斯前线的金顺派孔才督带定西营驻扎玛纳斯,管理城防;派徐学功督带振武营驻防昌吉,饬委绥来县官员谕令镇西营堡民众归业,为镇守北疆和准备进军南疆、消灭阿古柏的清军供应军粮。十一月初十日,清政府同意金顺的安排,下旨,绥来附近民众,著饬令地方官“妥为抚绥,俾各安生业。”[13]沙山子镇西营堡民众被遣返回家,做好明年春耕的准备工作,金顺返回昌吉,荣全西返塔城。

光绪十三年(1887),地方官员在赵兴体率领民团战斗过的沙山子镇西营堡附近“建庙、铸钟、悬匾,”表彰其保家卫国的历史功绩,这个庙就是北五岔大庙。

光绪二十三年(1897),赵兴体病逝,被葬在他的家乡—镇西营堡以东数千米的新户赵家庄。1965年将北五岔公社新户大队划归新湖总场,即现在的新湖四场。

解放初期,国家进行大规模大地测量,在沙山子哈济克卡伦数丈高的烽墩上设置大地三角点,墩顶1.5米以下埋有嵌入铜帽的标石,墩顶架设高大木架,上置觇标,供地形测量和飞行器导航。烽墩在今天玛纳斯县北五岔乡乡政府驻地大门前方,1977年平毁;庙在墩旁数百米,解放后改作商店,文革后期拆毁;镇西营堡在乡政府东北约2千米的位置,解放后,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西公”村堡,后来被当做打麦场,现在北五岔和新湖总场三、四场的西沟村地名就是由“西公”村堡的名称演变而来。墩、堡、庙相距仅2千米,堡与坟茔相距也不过数千米。

玛纳斯县北五岔乡乡政府所在地的清代贞义堡—镇西营堡,在同治、光绪初年成了抗击沙俄、浩罕入侵和防止白彦虎由原路返窜蒙古高原的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战略据点。它为稳定天山北麓清军阵线,为后来清政府命令左宗棠派兵收复新疆的军事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历史遗迹。

[1][12](宣统)袁大化,王树柟等.新疆图志,兵事二[M].卷一百十六,天津:天津博爱印刷局印行,1923:4,11.

[2](宣统)杨存蔚.绥来县乡土志,事业[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铅印,1990.

[4]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M].卷五十三,景廉传.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4161.

[5](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八十三,第三十七~三十八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八十三.第十五~十六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八十三.第二十二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清)王先谦.十二朝东华录、东华续录(同治朝)[M].卷九十二,第一页,台湾: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1963.

[9](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八十四,第三十八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责任编辑:代琴)

K205

A

1671-6469(2012)03-0019-04

2012-03-02

罗义文(1945—),甘肃民勤人,高级工程师,新疆交通厅公路工程技术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新疆北疆地区历史、地理。

猜你喜欢

民团沙山玛纳斯
民族史诗入梦来——歌剧《玛纳斯》观感
图解美国海军RA-5C“民团团员”舰载侦查攻击机
突然来的风
宛西自治中“官”与“匪”
——试述别廷芳的内乡民团建设
九棵树(外一首)
鸣沙山
库木塔格
谈谈“玛纳斯”和“玛纳斯奇”这两个词
新疆玛纳斯河三级电站压力管道改造设计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