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诊治研究

2012-03-30黄小忠刘嗣庭吕波杨华喜

当代医学 2012年36期
关键词:利巴韦口病流行病学

黄小忠 刘嗣庭 吕波 杨华喜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于2008年被纳入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1],其为多种肠道病原菌引起的儿童肠道传染性疾病,病原菌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2]。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收治轻型HFMD患儿的医院,本研究旨在探讨HFMD的流行学特征和临床诊治方法,为该病的进一步更好诊治提供科学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6月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的120例患HFMD小儿的临床资料。

1.2 临床诊断 出现发热症状的有86例,其中67例为不规则型发热。其中62例发热持续在37.2℃~38℃(72.1%),24例持续在38℃~39℃(27.9%);发热时间有42例在1d内(48.8%),16例在1d到2d内(18.6%),23例在2~3d内(26.7%),仅有5例大于3d(5.8%)。患儿先发热后出疹,1d内为周围红晕的圆形、卵圆形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1d后转为疱液清澈透明的疱疹,患儿有轻度痒感,质硬不易破溃。有48例分布于手、足、口部(40.0%),35例分布于手、足、口、臀部(29.2%),26例分布于分布手足部(21.7%),还有11例分布于口腔黏膜或臀部(9.2%)。3岁以下患儿以红斑和丘疹为主,多发生在臀部和手、足部,在7d左右治愈,无瘢痕。其中有49例患儿伴流涕症状(40.8%),23例伴有咳嗽(19.2%),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呕吐(2.5%),2例腹泻(1.7%)。均符合2010年有关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

1.3 临床治疗

1.3.1 实验室检查 为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并避免与风疹、口蹄疫等其他疾病混淆,120例患儿均行外周血常规以及心肌酶、血糖检查,必要时行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1.3.2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做到对症支持治疗)。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入住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治疗药物本院采用利巴韦林(生产商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10~12mg(/kg·d)和双黄连干粉剂(生产商哈药集团中药二厂)50mg(/kg·d)静脉注射治疗2~5d。有细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或头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2次/d雾化吸入利巴韦林和地塞米松。针对呕吐、腹泻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生产商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行止泻止吐治疗。针对患儿的皮疹给予阿昔洛韦软膏(生产商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外涂。对患儿做好常规护理,嘱咐其多饮水,均衡营养,防止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12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其中118例患儿住院时间平均为6d,另外2例重症患儿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均于8~14d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出现。

3 讨论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好发于夏秋季节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流行趋势。以5岁以下(3岁以下居多)的儿童为好发对象,并常在儿童聚居的地方多发,无地域限制,因此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染途径广的特点[4-5]。患儿起初为发热,之后在手、足、口等部位相继出现红疹、斑疹及疱疹样损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多。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即可治愈。

其流行病学特征有:(1)性别分布 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王晓红学者的研究结论(1.68:1)相近[6]。这可能与男性儿童活动力较大,卫生习惯相对女性儿童差有关。(2)年龄分布 研究发现,3岁以下患儿108例,占90.0%。这与该时期儿童的活动范围(一般仅限家中和邻里间)有关,儿童相互之间易传染。(3)地理分布 乡村患儿占多数,多有村庄聚集现象。这与乡村卫生条件较差,父母对HFMD的认识不足,邻里之间经常串门有关。

针对HFMD需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临床治疗也以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虽有一些文献参考,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7-8]。本院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采用利巴韦林10~12mg(/kg·d)和双黄连干粉剂50mg(/kg·d)静脉注射治疗2~5d。有细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或头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2次/d雾化吸入利巴韦林和地塞米松。针对呕吐、腹泻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行止泻止吐治疗。针对患儿的皮疹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外涂。结果12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其中118例患儿住院时间平均为6d,另外2例重症患儿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均于8~14d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出现。可见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HFMD传播途径较广,由于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传播,所以应注意防止病从口入,抓好患儿的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9]。保证小儿饮食清洁,营养充足;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吸收,衣物干净整洁;在多发季节尽量避免小儿到公共场所暴露,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温度适宜。基层医院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需提高警惕,及时配合预防保健部门做好患儿隔离及环境消毒工作,大力宣传HFMD的有关知识,尽量减少该病的传播和蔓延。

[1]王守忠,王建文,安然.392 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1):28-29.

[2]高爱武.手足口病100例临床分析及诊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73-17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OL].2010-04-21.http://www.woh.gov.cn

[4]胡云芝,冯陆.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9):55-56.

[5]孙秀珍.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及保健预防措施[J].当代医学,2010,16(25):51-52.

[6]王晓红.3050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2):96-97.

[7]董翠红,刘昌健.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1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49.

[8]王广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3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2(11):1905-1905.

[9]戴凤波.小儿手足口病60例的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4.

猜你喜欢

利巴韦口病流行病学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